香港「高考」歷史試卷現荒謬考題,港媒刊文怒批:日本侵華殘殺中國人是「利多於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環球網報導】在14日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香港「高考」)歷史科試卷中,出現了立場歪曲、傾向性極強的一道試題: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15日下午的記者會上表示,有關試題有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亦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造成大量喪生的國民感情與尊嚴,因此決定取消這條試題。

香港《巴士的報》14日晚間亦刊發了一篇該媒體創辦人盧永雄的署名評論文章,題為《民族感情. 良心. 血性》。盧永雄在文章中寫道,看著今年「高考」歷史科的試題,隻覺啞然。一句「利多於弊」,實在挖到中國近代史最深的傷口之中。他怒斥,對親歷日本侵華的人來說,這條「1900年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試題,不單沒有民族感情,也沒有良心,沒有血性。當年日本這樣侵略我們的國家,殘殺我們的人民,真是「利多於弊」?

香港「高考」歷史試卷現荒謬考題,港媒刊文怒批:日本侵華殘殺中國人是「利多於弊」? 歷史 第1張

盧永雄表示,做人要有原則,有底線,教育亦然。認同國家民族這個基本立場,就是底線。他反問:如果要以日本人的角度看待侵華戰爭,以英國人的角度看待鴉片戰爭,何不移民日本、英國呢?盧永雄在文章最後直言,香港若忘記了國家民族的基本定位,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國際大舞臺上,只是一條無助的小魚,最後的結局,只會被人一口吃掉。

以下為文章原文:

看著今年高考歷史科的試題,叫學生評「1900年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隻覺啞然。

每個國家,總有其傷痛的歷史,近代中國, 最痛苦的傷痕,莫過於日本對華的侵略。一句「利多於弊」,實在挖到中國近代史最深的傷口之中。

這條試題引述兩段資料,資料1取材自1905年出版的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的一篇文章,文內提到,清國人范源濂請求日本法政大學,提供協助,在大學成立一年課程,讓清朝留學生赴日學習法政學科,為清朝的改革,培育人材。

資料2是取材自革命家黃興於1912年1月寫給日本政客井上馨的一封信。國民革命軍籌劃組織中華民國新政府,並計劃北伐,要求日本三井洋行予以讚助,籌集資金。

香港「高考」歷史試卷現荒謬考題,港媒刊文怒批:日本侵華殘殺中國人是「利多於弊」? 歷史 第2張

看完這兩段資料,合理推論是日本幫助中國很多,「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結論,躍然紙上。

試題問的時段是「1900年至1945年間」,但對1912年以後的歷史卻隻字不提。1914年日本開始入侵山東,1931年發生「918事變」,日本全面進犯東北,1932年日本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中國進入8年抗戰,同年發生南京大屠殺。1941年日本侵占香港,本地展開3年零8個月的抗戰歲月。中國的苦難日子,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才結束,中國至少有900萬平民死於戰火之中,這真是血淚斑斑的歷史啊!

這條問「1900年至1945年間」中日曆史的試題,無片言隻語講述日本殘酷的侵華戰爭,隻引述大家都很少留意的日本政法大學培訓清朝學子和三井洋行借貸給國民革命軍的資料。出題者抓小放大,以偏概全,叫莘莘學子如何作答呢?

我小時候常常聽爸爸講述抗戰的歷史,他先在1937年日軍侵華時,走難到香港這個英國殖民地以避禍(日本初時並未向英美宣戰)。後來日軍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旋即在12月25日占據香港。

爸爸幾十年後講起這段歷史,仍然猶有餘悸。他述說日軍在香港到處抓「花姑娘」(美麗女孩)來強姦 ; 在街上查問路人,一言不及就用槍上的刺刀把人刺死; 日本兵拖著的狼狗,把街上香港人的死屍肚子咬破,把腸也拖了出來吃。幾十年後我和爸爸在街上走,他一見到德國狼狗,仍然會馬上繞道走。

對親歷日本侵華的人來說,這條「1900年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試題,不單沒有民族感情,也沒有良心,沒有血性。當年日本這樣侵略我們的國家,殘殺我們的人民,真是「利多於弊」?

現今的香港,已經泛政治化。有考評局官員在社交媒體上話:「沒有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有些人充滿了仇中情緒,一葉障目,不但會扭曲現實,還會扭曲歷史。將可怕的觀念,傳給下一代。

現今的香港,所有的事情也可以變成通識題。日本侵華的利弊可以討論一下,美國消滅中國的利弊也可以探討,有人認為這樣才是自由。按這個自由邏輯,殺人的利弊,也可以拿出來討論了。

做人要有原則,有底線,教育亦然。認同國家民族這個基本立場,就是底線。如果要以日本人的角度看待侵華戰爭,以英國人的角度看待鴉片戰爭,何不移民日本、英國呢?

香港若忘記了國家民族的基本定位,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國際大舞臺上,只是一條無助的小魚,最後的結局,只會被人一口吃掉。

針對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試卷中出現的這道題目,14日晚,香港教育局發表聲明,稱該試題「具引導性」,「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教育局「要求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嚴肅跟進,向公眾作出合理交代」。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15日下午的記者會上表示,有關試題有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亦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造成大量喪生的國民感情與尊嚴,因此決定取消這條試題。

楊潤雄稱,教育局下周一(18日)會派員到考評局了解出題及審批機制,究竟有否嚴謹按照機制去做。由於事件引起非常大的關註,當局會檢討現行機制,長遠要確保文憑試的試題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