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事變:與其說司馬懿塚虎惡毒,不如說曹爽群狼誤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本文系騰訊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歷史大學堂團隊 文:計白當黑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2月5日),魏國爆發了高平陵之變。事變的雙方分別是以司馬懿為代表的士族勢力,以及曹爽為代表的宗族集團。後人給前者取了「塚虎」的外號,契合司馬懿陰狠毒辣,隱忍老練的做事風格。後者也不簡單,曹爽糾集一批親信死黨,追逐權力,索取無度,稱之為群狼,並不為過。

事變主謀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成事,既是必然,也是偶然。他出生官宦世家,「少聰達,多大略」,才兼文武,深諳權謀。曹操識人無數,對司馬懿採取了既用且防的原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司馬懿出仕,任文學掾。

高平陵事變:與其說司馬懿塚虎惡毒,不如說曹爽群狼誤國 歷史 第1張司馬懿劇照

曹操和司馬懿同屬羊,曹操大整整兩圈,抵不過時間的侵蝕。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上台執政,任命司馬懿為尚書,後升任侍中,參與國家重大事項的商議決策。在曹丕的扶持下,司馬懿只花了12年就爬上了權力巔峰,為高平陵之變埋下了伏筆。

這種火箭式提拔,與曹丕個人經歷不無關係。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長子曹昂征張繡時死於亂軍之中,次子曹丕這才迎來了繼承大統的曙光。他和曹植之間展開冷漠的奪嫡之爭。雙方各自結黨,製造輿論,爾虞我詐,相互傾軋。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在司馬懿、吳質等人的策劃下,曹丕成為奪嫡長跑賽的贏家。

經過奪嫡之爭,曹丕感受到來自宗室的巨大壓力和威脅。繼位後,他感嘆道:「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曹丕這番話說的很有自知之明。他一方面投桃報李,著力提拔奪嫡功臣,培植以士族為主政治班子,另一方面採取徙封、奪兵的方式,削弱宗室的存在感,起到打壓宗室的目的。

曹植、曹據、曹彭祖等諸王屢遷封地,避免親王與地方勢力勾結,壯大實力,威脅中央,啟用疏宗參與軍政事務,杜絕親宗參政議政。由此,魏國形成了宗親和士族兩股政治勢力,爭權奪利是雙方對抗的焦點和常態。

高平陵事變:與其說司馬懿塚虎惡毒,不如說曹爽群狼誤國 歷史 第2張高平陵之變,司馬懿的絕地反擊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叡繼位後,司馬懿是輔政大臣之一。他受命出兵江夏,先後擊敗了進犯的東吳勢力,升任驃騎將軍。曹丕父子拆毀了曹操精心構築的「防火牆」,司馬懿染指軍隊,為其積累聲望,提供了便利。

士族和宗親的矛盾,需要一個強勢的帝王從中調和,相互制衡。老天爺調快了曹氏皇帝的生物鐘。曹操死後,曹丕執政七年,終年40歲,曹叡執政十三年,終年36歲。魏國二十年內兩易其主。司馬懿不過一甲子,已是四朝元老。婦弱子幼,無疑是高平陵之變中一個偶然變量,導致皇帝無法控制的局面,高平陵之變成為必然趨勢。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八歲的齊王曹芳繼位,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受命輔政。相較司馬懿,曹爽是大司馬曹真的長子,以宗親的身份上位,手握軍權,又有年齡優勢。宗室集團底氣十足,復起有望。

曹爽作為一顆政治新星,逐漸挑戰司馬懿的權威。他先將司馬懿升任沒有實權的太傅,任命曹羲、曹訓、曹彥等兄弟擔任軍中要職,魏軍搖身一變,成了曹家軍,提拔親信丁謐、何晏、鄧颺、李勝、畢軌等人占據要職,操縱尚書奏事,掌控朝政。經過一系列措施,司馬懿實際上已經被邊緣化了。可以說,曹爽手里拿著一副好牌。

事實證明,有好牌和打好牌完全是兩碼事。以曹爽為首群狼,以追逐權利為目標,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曹爽趕走了司馬懿,又嫌「垂簾聽政」的郭太后礙手礙腳,「用何晏、鄧颺、丁謐之謀,遷太后於永寧宮」,這等於軟禁了皇太后郭氏。

沒有郭太后的挾制,曹爽作為頭狼,率先恣意妄為。他的飲食、車馬和衣服與皇帝類似,私自使用太樂樂器,擅自調動禁衛軍,甚至笑納了曹叡的才人。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親信大肆侵占田產,竊取宮中財物,勒索州郡錢財,打擊報復異己。

高平陵事變:與其說司馬懿塚虎惡毒,不如說曹爽群狼誤國 歷史 第3張曹爽劇照

對於魏國的元老功臣,曹爽同樣咄咄逼人。他架空了領軍將軍蔣濟、廷尉高柔、少府王觀等人,同時,插手地方軍政,他用夏侯玄奪取西線軍權,安插文欽監視東線主帥王凌。曹爽無形中擴大了自己的對立面。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領兵七萬西征伐蜀,意圖通過建立軍功,鞏固自己的地位。事實卻重重地打了曹爽的臉,蜀軍據險固守,魏軍糧草不濟,撤退途中遭到蜀軍伏擊,死傷甚重,曹爽掃興而回,虛耗曹魏國力。曹爽的所作所為,激化了士族和宗族的矛盾,高平陵即將成為群狼的墳場。

看著魏國這台國家機器,被曹爽跑偏了,司馬懿並沒有袖手旁觀。在西征伐蜀和防守祖中(今湖北襄樊南漳)時,司馬懿試圖勸諫曹爽,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狼為了生計,對待獵物不會趕盡殺絕。曹爽政治鬥爭的經驗明顯不足,對待司馬懿斬草不除根,留下了後患。

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馬懿稱病休假。曹爽不放心,派了李勝前去試探。司馬懿假意病重,成功迷惑了曹爽和李勝,使其放鬆了警惕。其實,司馬懿緊張謀劃政變,暗自聯絡親信,組織三千死士,充分體現了陰狠本色。雙方一松一緊之間,正是形勢逆轉之時。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先往高平陵(今洛陽汝陽縣大安鄉工茹店村),祭拜先帝曹叡。曹爽率領骨幹成員一路隨行。司馬懿見洛陽空虛,決定起事,列舉曹爽罪狀,上奏郭太后。隨後,占領武庫,封鎖洛水浮橋,派高柔持節奪了曹爽的軍權,王觀代理中領軍掌握禁軍。曹爽的敵人用腳投票,站在司馬懿一邊,對曹爽進行政治清算。

為了瓦解曹爽的鬥志,他採取了懷柔政策。他先後派了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的親信尹大目等人,前往誘降曹爽,傳達司馬懿以洛水為誓,承諾用權力換爵位。為了增加遊說的力度,還帶去了蔣濟的親筆信,保證曹爽的生命安全。

反觀曹爽,他安置好皇帝,調遣了數千屯田兵作為護衛。從洛陽跑出來報信的高參桓范向他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道義的制高點,以大將軍的身份,號令天下兵馬勤王,與司馬懿分庭抗禮。而桓范身為大司農,掌管魏國農業,能為曹爽反撲提供充足的後勤供應。如此看來,曹爽並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經過一夜的考慮,曹爽決定放權求生。這不是曹爽第一次不顧勸阻,他的親弟曹羲屢次提出驕奢淫逸的危害,曹爽充耳不聞。

桓范聞訊,大哭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也。」事情發展正如桓范預料的那樣,司馬懿有「塚虎」外號,並非徒有虛名。他取得政變勝利後,無恥地食言了。他對曹爽及其黨羽連根拔起,夷滅三族。這場宗族和士族的角力,士族笑到了最後。

更為毒辣的是,高平陵之變中受到牽連的曹氏宗族勢力,多達五千多人,士族勢力迅速填補魏國政壇的權力真空。曹氏政權基本被架空。司馬懿的心腹親信遍布朝廷內外,曹操夢見的「三馬食槽」果然應驗了。蔡東藩評價:「曹爽一庸奴耳,不度德,不量力。」與其說司馬懿塚虎惡毒,不如說曹爽群狼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