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註我們 |
||||
問答 |
音頻 |
探究 |
視訊 |
辟謠 |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字數:3073,閱讀時間:約11分鐘
一、朱元璋嚴打「二流子」
苦農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心中「仇人榜」上都有誰?一群和貪官污吏同樣「拉仇恨」的群體,就是農村裡的「二流子」。
朱元璋有多恨「農村二流子」?他的《教民榜文》裡就專門強調,農忙時村裡五更敲鼓,全村農民都要在鼓聲裡下地勞力。村裡「老人」負責挨個點名,而且「毋容惰夫遊食」。也就是杜絕一切「二流子」。那要是發現了「二流子」怎麼辦?《大誥續編》上更寫得清清楚楚:當地村裡的裡甲和府縣官員,必須馬上給「二流子」們安排活幹。倘若「二流子」依然混日子,那就送進官府問罪。官府不管?就直接送到京城裡,由「朱皇帝」親自管。
那如果放縱二流子呢?只要這二流子犯了事,他的鄰居甚至村裡「裡甲」,都要一並連坐同罪。這「消滅二流子」的決心,真是十分堅定。
如此「重視二流子」,朱元璋是不是小題大做?首先必須說,「消滅二流子」正是朱元璋鐵腕治國的縮影。而且從效果看,明初空前的八百五十萬頃耕地,每年三千二百萬稅糧收入,「宇內富庶」的輝煌成績,也確有「消滅二流子」的功勞。
但更重要的是,身為帝王,朱元璋深知「二流子」的危害性:這幫人可不止是偷雞摸狗的事兒。如果放任這種人不務正業,他們就將「上假官府之威,下虐吾在野之民」,就是最可惡的「幫閒的人」。明朝中後期後,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農村人口分化,明朝「閒散人員」也劇增,這些「遊民」不但攀附貪官污吏,各種魚肉百姓,甚至明末時還混進東廠錦衣衛,花二三十兩銀子就能買個「身份」,別看是「臨時工」,卻能肆意敲詐勒索。
比如著名的明末蘇州「五人墓事件」裡,那些被憤怒百姓打死的囂張廠衛,好些竟都是「花錢買身份」的二流子。比如一個叫李國柱的「東廠校尉」,本是京郊「遊民」,花五百兩銀子買了個「校尉」,原本想著「出趟差」撈點錢,誰知正碰上憤怒的蘇州大眾,錢花了命沒了。
看過這哭笑不得一幕,再參考此時晚明的烏煙瘴氣,不得不說:二流子問題,關乎大明國運。
二、興化「長壽縣」奇跡
明朝萬歷十一年,南京黃冊庫主官盤點黃冊,竟發現雷人一幕:揚州府興化縣上交的黃冊,這些記錄當地人口戶籍資料的重要文件,竟帶來震撼資訊——當地家家戶戶的戶主,年齡全在百歲以上,簡直就是曠古未見的「長壽縣」。
如此「大喜事」,細一扒就來氣:原來,記錄明代人口戶籍的黃冊,往往都是五年一「更新」。可到了萬歷年間,明朝各地土地兼並嚴重,人口流失也成了糊塗帳。但為了應付朝廷,「黃冊」還要造,當地官員「造冊」時就糊弄事,隨隨便便編一下化名字戶籍就應付了。興化縣更過分,一百來年下來,戶主名字都懶得改,每次都是原樣交上去糊弄事,細細一查,就成了全縣「百歲老壽星紮堆」的「大喜事」。
這類「大喜事」,那時自然不止興化縣一家。江南應天府「黃冊」上的人口,竟只有百年前的五分之一。福建福寧州的人口,也比百年前減少三分之二。這都還是比較「老實」的,更多的地方都是虛報,造假黃冊湊數。
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大明官員雖有空前低的薪水,卻也享有空前優厚的「優免」特權。只要帶個「官」字,就能打著「優免」燈號,肆意兼並土地。所以再廉潔的清流,當幾年「清官」,名下地產就滾雪球暴漲。比如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江浙,如「田家」「華家」等「清流」,名下土地都是三五十萬畝,每年僅地租就有百萬兩白銀。外加勛貴藩王們,也是巧立名目兼並土地。動的全是「黃冊」下的「蛋糕」。
關鍵是,朝廷從這些人身上,一粒稅糧都別想收上來。
那「黃冊」上該有的百姓們呢?要麼淪為佃農,要麼流離失所,成了「流民」。就連天下腳下的北京郊區,以《西園聞見錄》的形容說,到了萬歷年間已是「京師土闊人稀」,普通的一個縣,在冊的農民就剩下「百無一二」,種地的都沒幾個人。一邊是豪門大戶瘋狂兼並土地,一邊是人口大量流失,明王朝農業賦稅銳減。結果就是「生民之凋敝,國計之虧損」。表面繁榮的大明,朝著「國貧民弱」的大坑急劇下墜。
未來那場席卷大明北方,活活把崇禎逼上吊的大亂,看過這「長壽奇跡」,已是可以想。
三、窮死的「大明藩王」
明朝三個世紀,出名「很有錢」的一幫人,那當屬「藩王宗親」。這幫人不但占有大量土地,河南等省甚至「地半入藩府」,每年還享受優厚待遇。嘉靖年間時,京城每年「歲供」糧食不過四百萬石,養活這群「藩王宗親」們,竟需要八百萬石糧食。明末藩王們占有的土地,更已占明朝耕地總數的十分之一。晚明農民戰爭裡,一批批「被俘藩王」的巨額財富,也一次次給李自成們大補血。財富之驚人,叫多少後人瞠目。
但事實是,即使在這群「寄生蟲」裡,竟也分三六九等。比如還有「貧宗」,比如嘉靖四十一年時,就有許多「宗室」向嘉靖帝泣血哭窮:別看這些人頂著「將軍」等爵位,每年卻是望穿了眼鏡,都拿不到俸祿。全家老小喝西北風。有的人每天早晨只吃一個面餅果腹,還有人在窩棚裡過日子,更有人女兒長到四十歲,竟連嫁女的嫁妝都沒有。簡直是「名雖宗室,苦甚貧民」。
更有很多「宗室」,為了弄口飯吃鋌而走險。比如萬歷年間時,靖江的「王府中尉」就經常打劫平民。泰昌年間時,褒城王府的「宗室」不但殺人越貨,還「窩盜」,直接把「王府」變賊窩……
為何會有這種事?一來養宗室太花錢,大明再有錢,明末宗室膨脹到二十多萬,真是養不過來。除了幾個親王外,其他「實在親戚」的開銷,都是能欠就欠。二來明朝更加腐敗,官員們吃拿卡要成風,本該「宗室」的俸祿,被官員們層層扒皮弄去一多半,直接叫大明皇家的龍子龍孫們,窮到吃不上飯。
連「龍子龍孫」們都被卡了脖子,晚明官員膽「肥」到這地步,大明就算養得起「宗親」,也遲早要被「蛀空」啊。
四、葡萄牙人的「超級待遇」
說過了「苦難事兒」,再說樁「繁華事兒」:明朝中後期火熱的對外交往。其中一樁大事,就是「葡萄牙殖民者租居澳門」。
說起這事兒,近代不少學者一把鼻涕一把淚,大罵葡萄牙人在澳門的「殖民罪行」。但要讓明代「殖民澳門」的葡萄牙人聽見,那肯定得大聲喊冤:明朝嘉靖年間時,葡萄牙殖民者在中國沿海挨了好幾頓揍,這才乖乖掏腰包租下了澳門。從此直到鴉片戰爭前,澳門一直由中國廣東香山縣管轄,放在明朝年間,澳門的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關稅權,都牢牢掌握在明朝手裡,葡萄牙殖民者?不過是租客。
而對這些租客,明王朝更是給予「禁私通,嚴保甲」的「超級待遇」,在澳門駐紮近兩千水陸兵馬。葡萄牙人哪怕擅自加蓋個「違章建築」,都會第一時間被明王朝「執法」。直接管轄澳門的廣東香山縣,更多次行使主權。明朝萬歷三十六年(1608),有葡萄牙「悍夷」在澳門鬧事,香山知縣蔡繼善「單車馳往」澳門,把鬧事葡萄牙人抓到香山縣大堂依法一頓胖揍,打得這群房客「貼然服」。只要葡萄牙人鬧事,基本就是這「超級待遇」。
那這「超級待遇」下,澳門發展怎樣?正是明朝中後期這近百年裡,隨著「隆慶開關」打開國門,澳門也成了明朝對外貿易的黃金窗口。以澳門為樞紐,斷掉其他念頭,老老實實做生意的葡萄牙人,陸續開通了「廣州——澳門——果阿」和「廣州——澳門——長崎」兩條航線,中國的絲綢瓷器鐵鍋沿著這航線暢銷出去,換取大量海外白銀。以中外學者估算,明末僅日本就有七千噸白銀經澳門流入中國。中國東南經濟,從此紅火近百年。
這繁榮景象,來自「航海時代」的大勢,更來自這強硬的「超級待遇」,換來的合作共贏。
參考資料: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商傳《走進晚明》、十年砍柴《晚明七十年》、陳梧桐《明史十講》、張國勇《晚明宗室制度變革研究》、朱亞非《明代中外關係史研究》
往日文章精選:
80年代初「月入百元」,到底有多少購買力?
宋太宗真的是 「北宋最大的敗家子」嗎?
有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