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讀:作為中醫學重要體系的孟河學派,即發源於斯地。自清代道光、鹹豐年間的費伯雄算起。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期間名家湧現,難以盡述。本文介紹了5個來自民國時期孟河名醫的處方。
/活動預告/
醫館界上海論壇將於8月12號在上海舉行,匯聚多位華東地區一線醫館大咖,共話2020中醫館經營趨勢。誠邀您參會,詳情點擊☞「醫館界上海論壇」
武進之西北隅,有一區名孟河。作為中醫學重要體系的孟河學派,即發源於斯地。自清代道光、鹹豐年間的費伯雄算起。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
期間名家湧現,難以盡述。費伯雄、馬培之、巢峻、丁甘仁,號稱「孟河四家」,支派紛紜。其中, 丁甘仁於民國六年(1917)在上海創立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請其同裡名醫謝觀任校長,辦學成就極佳。
桃李滿蹊,香馥人寰,遂後來居上,為四家之冠。通過該校及1956 年景立的上海中醫學院, 這一地區對近現代中醫藥事業之貢獻其實無可比擬。
當年上海中醫學院院長程門雪,所書處方, 甚為珍貴(圖1)。
圖1 程門雪處方
丁濟民為丁甘仁之孫,是孟河嫡派。其同輩中, 還有丁濟萬、丁濟南。丁師不但教我醫道,尚啟發我從事醫史研究及收集名醫處方。筆者今日之能於這三領域均略有小成者,丁師之功實莫大焉。
丁濟民由於醫史之收藏與研究,建國後曾任中華醫學史學會副會長,他所藏之金陵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秘不示人,但曾讓我觀兩函。他所藏之清初名醫薛生白之名硯,在「文革」時期被紅衛兵砸碎,而他將唯一精拓本交我保存。
丁師於年輕之時,曾高價收藏其祖之方。積十數年,也不滿百數,其他名醫之方,也略有所藏。後以中年人事紛紜,就無暇及此了。後來他勉勵我:「即今開始,積以時日,必有所成。」我以自己財乏力告,恐不易就。他當即寫贈一方(圖2),為示鼓勵。
圖2 丁濟民處方
本文擬以先論孟河學派的費、馬、巢、丁四家,然後及於武進之惲鐵樵。費伯雄,字晉卿,孟河人。生於清嘉慶5 年(1800),卒於清光緒5 年(1870)年。費氏世以醫名,至伯雄而名聲大噪,為嘉、道間之名醫。
曾以數十年心得著成《醫醇》24 卷。刊印期中, 毀於太平天國之戰火。費氏單身逃至揚州,醫名益盛。求醫者頗多貴人巨賈,故處方多以清潤平和為主。
因痛《醫醇》之失,乃憑記憶再作簡本, 更名為《醫醇賸義》4 卷。同治四年(1863)出版, 流傳至今。後人及弟子待考[2]。
馬培之,字文植,孟河人。生於清嘉慶25 年(1820),卒於清光緒33 年(1907)。馬氏亦出身世醫,內外科兼修,每以奇方治疑難重症而為世所稱,為同、光間之名醫。著有《醫略存真》《外科傳薪集》《醫論》《醫案》等。
馬培之弟子中,以丁甘仁最出名。另一系之徒孫張澤生為「南京中醫學院八老」之一。筆者於1957 年末在南京實習時曾跟過張師,並求得處方真跡一則(圖3)。
圖3 張澤生處方
費、馬二公均清朝禦醫。費伯雄曾兩度治愈道光帝之疾,蒙帝賜聯「著手成春萬家生佛,婆心濟世一路福星」。馬培之曾治愈慈禧太后之疾, 蒙賜匾額。費馬兩公之事跡,以亡友陳夢賚所編之《中國歷代名醫傳》為最詳[3]。
巢氏亦孟河世醫。見之於典籍者唯巢峻,見於陳玉堂之《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巢峻(1840,一作1843-1909),江蘇武進孟河人。字崇山(亦以字行),晚號臥猿老人,室名玉壺仙館(有《玉壺仙館醫案》)。
世業醫,承家學。初在孟河行醫,後懸壺上海五十年,擅長內外科, 弟子頗多,有貝頌美,黃曉初等。子鳳初,侄松亭, 繼其業。」[3] 民間,則以巢渭芳最著名。筆者卅年來, 曾集其子巢少芳之真跡處方卅來則,其箋紙之形式亦有多種,今擇其一發表(圖4)。至於巢渭芳與巢峻之關係,待考。
丁甘仁及其次子丁仲英、長孫丁濟萬等,均有傳於陳玉堂之《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茲摘其要如下:丁甘仁(1866-1927),名澤周, 以字行,武進孟河人。馬培之學生,為發揚中醫, 獨力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女子中醫學校,廣益中醫院。
在孟河四家中,若論對近現代中醫事業之發揚光大,自以丁甘仁為第一。如上文所述, 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上海中醫學院雖非丁甘仁所辦學校之延續,而其關鍵人物(如院長、附院院長、內科主任)卻多出於丁氏門下。
此外,如秦伯未、章次公等,新中國成立之初即調京任衛生部顧問, 各有顯赫之功績。
其他武進醫,在中醫事業上亦有極為重要之地位。即以陳夢賚之《中國歷代名醫論》論,該書在清代僅載68 家,而屬於武進者竟有鄒澍、費伯雄、馬培之、張聿青、過鑄、曹禾等6 家,占8% 強。
我國之縣,市近兩千個,而武進一地竟占如此比重,可謂十分顯赫了。該書未收民國醫家。
他年如有續集,武進之惲鐵樵與謝觀以及上述之巢、丁等自是必當大書特書。惲鐵樵與謝觀,在陳玉堂之《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中均有傳。
惲鐵樵(1878-1935), 武進人。惲氏一生,在文學與中醫兩方面均有重大業績。文學方面,因他曾在南洋公學專攻英文, 故多譯著。在他任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主編時,曾發表魯迅的第一篇小說《懷舊》。中醫方面, 他創辦鐵樵醫學事務所,在全國范疇內進行中醫函授教育,實屬首創。
民國時與餘雲岫的中西醫論爭,亦以他為中醫方面之主將。當時,惲氏應診時,許多在滬中醫爭著為他抄方。其入室弟子章巨膺,後任上海中醫學院教務長,江陰人。(惲氏處方真跡見圖5)。
綜筆者五十多年來之研究,認為孟河、武進之中醫實具雄偉之貢獻。單從孟河學派論,即有以下6 大特點:①名醫輩出,派系繁多。一般均稱孟河四家,如加上謝氏,實為五家。②醫道高超, 多內外兼修。③各有所著。④清朝之時,多見禦醫。(如費、馬兩家)。⑤熱心中醫辦學,培養出大批名醫與學者。⑥孔子雲:「志於道」「遊於藝」。
既醫道高超矣,又每遊藝於詩、書、畫、印等。自費伯雄至丁甘仁,陳耀堂等均兼藝名。而程門雪與秦伯未則更能治印。寒舍曾藏一成扇,一面為秦伯未之畫,一面為程門雪之書,上款為陳耀堂。
編者:最後補一張任應秋老先生的處方,小編初見時驚為天人,不愧是十三經能倒背如流的任應秋先生。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醫藥文化》2015年第2期”,作者/林乾良,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編輯|車前子 視覺|花椒
-商務聯繫-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號)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