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歷史 第1張

朱棣是個很會折騰的皇帝。除了靖難、遷都和改制等幾件大事之外,光是北伐蒙古就有五次之多。臭名昭彰的東廠,便是由他設立。東廠與錦衣衛互相勾結,使得明代的特務政治邁上升級之路。太監通過司禮監掌控東廠,又借助於東廠對錦衣衛加以監視和控制,攫取包括司法權在內的更多政治權力。朱棣忽視並破壞了父親朱元璋所設置的種種規定,給了宦官步步為營、攫取權力的機會。

東廠的成立時間,史學界尚有不少爭論。有學者認為,在洪武朝就已經有類似東廠這種機構出現——比如「繩頑司」這樣的宦官機構,擔負著搜集情報的職能。

從現有史料也能看到,朱元璋很早就使用太監搜集情報,監控官員。比如早在洪武元年(1368)就曾使用太監悄悄偵察浙江省參政郭景祥。在鏟除胡惟庸的過程中,丞相謀反的情報,也是首先由宦官獲得。想必在朱元璋的安排之下,太監早早地盯上胡惟庸,實施了最為嚴密的監控,所以才能奪得告發丞相的首功。朱元璋一貫重視情報,也曾利用各種手段搜集情報,使用太監從事情報工作也屬情理之中的事情。

雖說洪武朝存在著與東廠職能相似的宦官機構,但它最多只能說是東廠的前身,並不代表東廠就是朱元璋所創設。

商傳先生研究認為,東廠的初設時間固然是在永樂朝,但不應晚於永樂七年(1409)。[商傳:《永樂十八年始設東廠說不確》,載《中國史研究》,1983年第2期。]也就是說,在永樂初年,朱棣就已經創設了東廠。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歷史 第2張

更多的學者則認為,東廠是在紀綱被殺之後,系朱棣為限制錦衣衛權力而設,其初設立時間為永樂十八年(1420)。這也是《明史·成祖本紀》和《明通鑒》等史書中的說法,所以影響最大。

在《明史》中,除《成祖本紀》之外,《刑法志》也記載了東廠成立之事,卻沒有確定初設時間,而且措辭相當模糊:「故即位後專倚宦官,立東廠於東安門北,令嬖暱者提督之,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蓋遷都後事也。然衛指揮紀綱、門達等大幸,更迭用事,廠權不能如。」[《明史》卷95,《刑法三》。]

「即位後」這三個字,只是給出了一個非常模糊的時間。一個「蓋」字,更是說明了作者的為難之情,也即對初設時間的難以把握。另外,「東安門北」的選址,可說明東廠初設該是在遷都之後,但是作者給出了因紀綱強勢而導致東廠權勢無法與錦衣衛相提並論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東廠在紀綱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並不是在遷都之後才開始設立。

從《明史·刑法志》的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很難找到確定的創設時間,《明史·成祖本紀》在表述上雖然持有非常肯定的語氣,卻很難讓人完全信服。上述史料的錯亂無序,足令人瞠目。東廠初設時間之所以無法確定,也可以從中找到部分原因。

我們懷疑,東廠的設立在當時就是一件秘密事件,其運行也始終處於非常保密狀態,朱棣存心不讓別人知道,史官也便無從查證。

在以上三種主要觀點中,我們更傾向於認同商傳先生的研究結論:東廠的初設時間是在永樂朝初期,而且不晚於永樂七年(1409)。也就是說,在永樂初期,廠、衛便已經開始並立。只是這個時期,太監地位雖有很大提高,但東廠地位尚且衰微,所以人們只知有衛,而不知有廠。

不管東廠成立於何時,其獲得重用應該是在紀綱案發之後。太監的地位變得越發隆起,也與紀綱一案直接相關。紀綱獲得朱棣信任之後,竟然利用錦衣衛擴展權力,並圖謀不軌,迫切需要對其進行限制和監控。其時告發紀綱圖謀不軌的是宦官。從這一細節出發,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在朱棣的授權之下,東廠很可能早已開始了對紀綱的偵察行動。

在永樂朝,東廠也可能早早就擔負起搜集情報的職能。朱棣相信太監,也將監軍的任務交給太監,派出鄭和遠下西洋,據說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包括尋找建文帝下落之事,朱棣也可能交給東廠。因為有學者研究指出,「設立東廠,也含有偵察建文帝下落的用意。」[溫功義:《明代宦官》,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29頁。]

如前所述,東廠的職能為「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這與錦衣衛大致相當。既然工作性質接近,同樣富有偵察情報工作經驗,當紀綱坐實謀反之罪,錦衣衛變得不可信時,朱棣自然會改而重用東廠。

在紀綱被殺之後,他手下的一些重要黨羽,如莊敬、袁江、王謙、李春等人,並沒有隨之而全部受到株連。朱棣對他們的懲處明顯地有所保留,而且錦衣衛中的不少力量都被充實到東廠。尤其是其中的骨幹分子,很快就找到了再就業的機會,只是單位變了,上班地點變了。

據《明史》,在紀綱被殺前後,東廠的權力範圍尚且「與錦衣衛均權勢」。但在不久之後,東廠的實際權勢就明顯地超越錦衣衛,不僅分掉錦衣衛的威權和職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實施監控。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歷史 第3張

總之,東廠和錦衣衛,這二者相輔相成,人們習慣並稱為「廠衛」。明代的情報職能由此開始變得更加發達,朱棣希望通過這種設置,既能取得某種疊加效應,同時也可以互相牽制,防止某一家機構獨大。此外,也可由此做到多途搜集情報,可以將各方所得情報互相印證,避免被假情報所誤。這正是孫子「五間俱起」所要達到的效果。

胡濙當初被朱棣派出去尋找建文帝,在他身後,始終另外有人悄悄地跟蹤和監視。胡濙的一舉一動,朱棣便可以全程掌握。一次,有一個少數民族的酋長希望用他的櫻桃和胡濙換書。胡濙爽快地將書送給酋長,卻沒有接受酋長的櫻桃。等胡濙回京匯報工作時,朱棣突然問道:「櫻桃是小東西,路上也可以解渴,你為什麼不接受呢?」胡濙立即明白,自己原來一直是被全程監控,不由得暗暗吃驚。

不只是胡濙,朝廷中的大小官員也都會受到嚴密監控。即便是出門搜集情報的錦衣衛,也會受到多方「關照」。「關照」他們的人,則是宦官。這就是朱棣的巧妙設計。在這種統治模式之下,每個人都是戰戰兢兢,毫無自由可言。

在永樂朝,情報機構的基本局面是廠、衛並立。東廠的屬官沒有專職人員,其中有不少都是從錦衣衛招來。比如掌刑一般由由一個錦衣衛千戶擔任,理刑則由一個百戶擔任。除了部分官員之外,還有大量差役都是來自錦衣衛。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在紀綱死後,東廠實力更加雄厚,宦官完全把持著大局。在司禮監的內部,掌管司禮監印信的宦官被僚屬稱之為宗主,總領東廠的則稱廠公或督主。錦衣衛所搜集的情報往往需要經過東廠,經過廠公之手,才能報給皇帝,所以錦衣衛地位淪落,遠不如東廠強勢。

這種廠、衛並立的精巧設計,可以看出朱棣的匠心獨運。東廠的強勢,似乎不能用「後來者居上」簡單概況。毫無疑問,東廠和錦衣衛都是強權部門,但這兩個部門由誰來主導也很有講究。朱棣的設計思路是,通過沒有軍權的東廠來監控擁有一定軍權的錦衣衛,而不是相反。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紀綱這樣的威權人物重新出現。另外,雖然是由東廠主導,但是東廠的隊伍中充斥著大量的錦衣衛,這也可以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

所以,這已經是東廠獨大的局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並立」。成功控制錦衣衛之後的東廠,也很自然地成為新的威權部門,明朝的歷史也會由此而打上濃厚的宦官印記。

並非所有的錦衣衛都可以隨意進入東廠,而是要經過非常嚴格選拔。選哪些人呢,東廠有個非常獨特的標準:只選那些狡黠和乖巧的士卒,不要那些老實巴交的人。其中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不夠狡黠,便沒辦法完成各種特殊任務;如果不夠乖巧,就不能充分領會太監意圖。

其中,差役長也叫檔頭,專管偵伺。平常戴著一頂帽子,帽子的頂端尖銳,穿的則是青白色帶著衤旋褶的衣服,上面系著小布條,腳下則穿著一雙白皮靴。

檔頭的手下,有幾個聽差的,叫番子。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番子,正是他們承擔了基本的偵察任務。京城的那些亡命之徒,騙財的,挾仇的,都視番子為窟穴。因為平常刺探情報也都大量依靠他們,所以番子也可以稱為「準特務」。他們四處打探情況,每打探到人家一件隱私,就秘密地通過番子報告給檔頭,檔頭再根據事情大小和情報的價值大小,付給他們相應的報酬。這就形成了一條灰色的產業鏈,很多無賴和土匪都賴以寄生,其中既有黑吃黑的情況,也卷進去不少無辜的臣民。無論是誰,一旦被卷進去,便墜入萬丈深淵。

番子執行任務時,都有一套「黑話」,外人完全聽不懂。比如,他們將每一個事件都叫「起敷」,花錢則叫「買起敷」。當探知有犯禁行為發生時,檔頭便率領番子趕到,在其門外左右派人把守,這叫做「打樁」。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歷史 第4張

當外圍安插完畢之後,其它番子就會迅速地闖入室內,開始抓人,並當場進行審訊。這期間並不需要掌握充分的證據,也不需要出示符牒。如果當事人按照要求給足賄賂,番子自然就會徑直離開。如果拿不出錢,或者不能讓番子和檔頭滿意,就會遭到嚴刑拷打。至於所用刑名,可稱「幹醡酒」,又叫「搬罾兒」,其痛楚比官家規定的刑罰要厲害十倍。

為了滿足私欲,番子有時候還會授意那些挨整者牽連出一些有錢的財主,再對這些財主進行敲詐,逼迫其行賄。如果能夠得到足夠多的金錢,那就可以彼此相安無事。如果這些財主愛惜錢財捨不得行賄,或所給不多,滿足不了特務們的要求,就會被栽贓並立即報告皇帝,隨即就會被抓捕並關進鎮撫司監獄。接下來,財主的命運就會完全由不得自己掌握,在各種酷刑之下,隨時都會命喪獄中。

每月的第一天,幾百個廠役便會圍在一個庭院中抽簽,然後各自受領任務,分別出發監視各級官員。其中,監視內府諸處、會審大案和北鎮撫司所審訊重犯的,叫「聽記」;到其它官府和各個城門搜訪的,叫「坐記」。某官做了某事,某城門發現某奸事,胥吏一條條地記下來,再告訴坐記,再由坐記報告廠公,這叫「打事件」。這其實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情報工作流程。即使是在深夜,如果有情報傳遞到了東華門,也可以從門縫中及時塞進去,再有人及時地報告給皇帝。所以,事情無論大小,天子都可以知曉。有時候,就連某些家庭柴米油鹽之類瑣事,也會被皇帝知道,有的竟然在宮中被傳為笑料。

皇帝之所以會將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抖露出來,倒不只是為了戲耍朝臣,而是希望起到某種震懾作用。朝臣的一舉一動都在皇帝的嚴密監控之下,隨時都被皇帝所掌握,他們不能不因此而惴惴不安,都對特務充滿畏懼。

錦衣衛的情報情報工作流程也和廠差不多,需要完成搜集到傳遞這個過程,但是所得情報必須寫出疏條上奏,這才能讓天子知道。這樣一來,他們的情報傳遞就必須要通過廠公完成,所以也會就此處於廠公的監控之下,錦衣衛的勢力也因此而遠不及廠。

總之,自從朱棣重用太監之後,太監專權的局面在明朝時有發生,司禮監地位日隆,成為不折不扣的權力部門。而且,這一現象幾乎延續了整個明代,尤其是明代中晚期,在大太監劉瑾專權之後,司禮監更加顯出其強勢。因為東廠、西廠和錦衣衛等緝事廠衛,全部都由其掌控。趙翼曾對明代皇權之外的權力機構情況進行過總結:「明代首輔權雖重,而司禮監之權又在首輔上。」[《廿二史劄記》卷33,《明史》。]首輔是類似於丞相的職位,但其權力仍然不如司禮監。司禮監在明代的權勢之大,已經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歷史 第5張

(本文根據《錦衣衛——畸變的國器》部分章節改寫,屬中華網軍事原創,作者熊劍平。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為何設立東廠,明代特務政治的升級 歷史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