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1月14日,Nature上線兩篇很有意思的研究論文,都是關於負電容的,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熱門話題進行了詮釋。這兩篇文章從近一個世紀的經典理論出發,殊途同歸,再發兩篇Nature妙文,對比閱讀,頗有啟迪。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要了解負電容的意義,首先要了解所謂的波爾茲曼暴政,「Boltzmann tyranny」,即電子器件功耗下限受Log(kT/Q)制約,源於Fermi-Dirac統計,其中k即波爾茲曼常數,T是溫度,Q是電荷。十年前,Salahuddin and Datta 提出用鐵電材料負電容提升鐵電介電異質結構電容,從而降低電子器件功耗,推動其進一步微型化。問題是,負電容如一現的曇花,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一窺其真容,只能偶爾看見模糊的影子。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美國小組論文圖一:鐵電材料雙勢阱能量結構和負電容區

困難在什麼地方呢? 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兩個研究小組不約而同地從Landau-Gingzburg-Denvonshire (LGD)經典的唯像理論入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雙勢阱能量結構,有圖有真相。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德國小組論文圖一:鐵電材料雙勢阱能量結構和S形PE曲線

這個雙勢阱能量結構,與通常介電材料的平方曲線,顯著不同,很多做鐵電的研究者,尤其是理論工作者,翻來覆去不知道玩過多少花樣。有意思的是中間能量勢壘部分,二次導數為負的區域,對應的正是負介電常數。問題是,這個區域就熱力學而言,是不穩定的。這也是人們難以窺得曇花一現的原因。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提出來了共同的問題,兩個小組就此分道揚鑣。美國團隊憑著Ramesh和陳龍慶的拿手好戲,生長出漂亮的STO/PTO超晶格,在TEM下展現出楚楚動人的渦旋結構,如下圖所示。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不過,這個渦旋結構已經發過Nature了。這篇最新文章的賣點,是以新的透視電鏡技術,同時測量出原子尺度的極化和電場分布。這樣通過積分,即可求得能量分布,進而分析其導數,如下圖所示。的確,在渦旋中間高能區,存在明確的負電容,而且這樣一個結構是穩定的,也可以用相場模擬和第一性計算完美重現。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美國小組的工作,可以看作以空間換時間,在微納尺寸,找到宏觀稍縱即逝的負電容區域,可謂四兩撥千斤,用的是巧勁。當然這巧勁背後,是純TEM技術活,關鍵在於對極化和電場的原子尺度測量。不過,一般人即使看到這樣的渦旋和電場,又如何能聯繫上負電容,講一個漂亮的故事呢? 技術還是需要功底和領悟引領。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德國這個小組,則是簡單粗暴,正如標題所宣示,就是要找到雙勢阱能量結構那曇花一現的不穩定部分。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做一個通常的HZO鐵電電容器結構進行測量,看到的是下圖這樣的典型鐵電回線,不穩定區域被直接跳過。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因此,他們做了一個如下圖所示的鐵電介電異質結構。這個構型無論是材料還是結構,其實並沒有過人之處。亮點在圖d的脈沖電壓和圖e所測定電流,達到了100ns的分辨。這樣就可以積分出圖f的電荷,粗看也沒有什麼特別,但可以從其中分析可逆充放電荷Q(圖g)。將這個可逆電荷Q隨HZO上電場變化曲線畫出來,Bingo, 一段漂亮的S曲線躍然紙上! 再積分一次,人們夢寐以求的雙勢阱能量結構勢壘不穩定區域,終於被實驗所測量(圖h)! Denvonshire可以含笑九泉了。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德國小組這個工作,可謂Brute Force,你變化快,我要比你更快! 前幾個月,這個小組還在JAP發過一篇關於鐵電負電容疇動力學的文章,基於PZT的,奠定了這篇Nature的基礎,對鐵電負電容也有更詳細的敘述,大家可以參考。

昨日Nature背靠背:反擊波爾茲曼暴政,負電容是個什麼鬼?

兩個小組殊途同歸,都窺得難得一見的鐵電負電容的真容。巧勁也罷,蠻力也罷,背後都是精湛的技術和深刻的領悟。讀後一點淺見,與大夥分享,並以此文獻給賞大家飯吃的Denvonsh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