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近《都挺好》這部電視劇爆火,引發全民關注探討,從中也引出了好多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其中父母重男輕女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事例。
父母重男輕女,既有觀念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功利因素——養兒防老。但只是重男輕女環境下成長的兒子,以後真的靠得住嗎?
《都挺好》中呈現出的重男輕女問題,不過該劇通過蘇家三兄妹的成長境遇隱藏的另一個價值傾向則鮮有人提及,即重男輕女的家庭,兒子成人後往往還不如女兒,甚至不少兒子自私且無能,父母的養兒防老最終落空。
重男輕女的家庭,兒子吸取了大部分屬於女兒的資源,怎麼最終卻更不爭氣?
父母如此重男輕女,為的是什麼?重男輕女,真的能夠滿足他們的期望嗎?
兒子的自私與無能
父母重男輕女,既有觀念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功利因素——養兒防老。
目前因種種原因,家庭養老依然是中國養老的基本模式。在過去的鄉土社會,女兒出嫁是潑出去的水,與家庭並無關聯;養育兒子則不然,養兒像是買了一份保險,做了一份投資,你年富力強時養育照顧兒子,當你老了兒子再反過來照顧你。作為一種養老模式,養兒防老所牽涉的問題很複雜,不是簡單是非能夠說清的。我們好奇的是:父母想養兒防老,所以重男輕女;只是重男輕女環境下成長的兒子,以後真的靠得住嗎?
《都挺好》給我們一個答案:靠不住。
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兒子,往往都很自私——他們從小就是在不公平的環境成長,習慣了父母掠奪女兒的資源給自己,並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因此他們往往不懂得分享和付出。這種習慣獲得、習慣占有的個性一旦形成,等父母們老了,你要兒子們拿出資源、拿出愛還給父母,全靠兒子們的自覺了,即使念及父母以前對他們的溺愛,他們也會疼惜父母,這種疼惜卻不一定會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比如《都挺好》中的大兒子蘇明哲。去史丹佛念書後,直接就留在美國工作,娶妻生女,蘇母去世時,他已經10年沒有回國了。可以說,他占盡了蘇家的一切資源,而經濟獨立後,對於蘇家的付出幾乎卻是零。蘇明哲仍表現得像是最有孝心的一個,他遠在美國,隨時打電話給弟弟妹妹,指責他們沒有照顧好父母,提醒他們應該擠出更多時間照顧父母雲雲,從未想過弟弟妹妹照顧父母的辛苦,而他什麼都沒做。他這大哥當得真是既體面又輕鬆,「愚孝」的表面是不曾付出的自私。
二兒子蘇明成同樣自私,他擅長利用花言巧語從父母那里掠奪資源,自己過得爽歪歪,父母過得緊巴巴,還口口聲聲自己孝順父母。蘇父蘇母退休本該頤養天年了,蘇明成還是變著花樣地「壓榨」二老。這究竟是養兒防老,還是養兒啃老?
除了自私以外,蘇明成還是典型的「媽寶男」,一旦脫離母親的羽翼,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情感生活就開始亂了方寸。這也是重男輕女家庭的普遍問題,女兒像野草一般自生自滅,兒子則被嚴重地過度保護,過度保護的結果是各方面能力的萎縮和退化,你想養兒防老,結果一輩子都養了一個長不大的兒子,他自己都養不好,哪有能耐養二老?
作為觀眾,挺感謝蘇明玉在逆境下獨立堅強成長,這給了很多人一種激勵;不過如果據此得出什麼養女防老更可靠的結論,這思路其實就跟重男輕女一樣了,因為它本質上都是在宣傳男女之間的不平等,要麼是男的更好,要麼是女的更好。
這部劇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無論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給予他/她平等的愛。
重男輕女的家庭雖然常常養育出不爭氣的兒子,但與此同時,它也會養育出有性格缺陷的女兒,比如因為從小缺愛而缺乏自信、高度敏感、付出型人格等。像樊勝美,即便成年了依舊習慣忍受家里沒完沒了的「壓榨」,她對家庭的付出習慣成自然,乃至於都不懂得怎麼拒絕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樊勝美急於做到階層跨越,並將這一期望寄托到男人身上,結果走了不少彎路錯路。
像蘇明玉這樣的終究是少數,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像劇中老蒙那樣的貴人。哪怕是蘇明玉,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對她的個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她給人一種天然的距離感,她對人有一種冷漠,她對親密關係有恐懼——因為她從小就是在缺愛、敵對的環境中成長的,她對親昵、友善等感到陌生。再比如她事事要強,也因為過度要強在職場上犯下錯誤,這也與缺愛的成長環境脫不了幹系,因為她潛意識里是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成績贏得母親關注的,她太想通過耀眼的成績證明自己……
因此萬萬不能因為蘇明玉是個成功的女強人,我們就想當然地認為,重男輕女會讓女的更強大。一個人因為苦難而成長,我們不能反過來把苦難合理化、正當化了。我們還是希望每個人能夠在平等、尊重、有愛的環境中長大,成為一個人格健全、平安喜樂的人,哪怕是普通人,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