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你的鬼,就不要去祭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如果不是你的鬼,就不要去祭瞭

清明節,是踏青郊遊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今天我不說前者,只說後者。

《論語·為政》最後一則,孔子談到了關於祭祀的問題。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先要弄清楚該句中的若干關鍵詞。

鬼:「人神曰鬼。」人神指死去的祖先,與天神、地祇並稱。「非其鬼」即指「不是自己的祖先」。

祭:現在常常「祭奠」連用。但兩個詞有區別,「祭」是「吉祭」,奠是「兇奠」。也就是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為了祈福,而「奠」則是人剛剛死去,陳設飲食以安其靈魂。所以,靈堂上都要有一個大大的「奠」字,而不是「祭」字。

諂:獻媚巴結,阿諛奉承。諂是一個會意字,從言字旁,意思是用言語討好人。而「臽」就是「陷阱」的「陷」字最早期的寫法。由此,「諂」的意思就很明確了,就是巴結說好話,目的是讓人掉到坑里,進到圈套里。

義:古人有所謂「義者,宜也」的說法,所以「義」就是一個人去幹應該乾的事。

勇:勇氣。形聲。從力,甬( yǒng)聲。從力,與力氣有關。《左傳》中有「知死不辟,勇也」。也就是明明知道要犧牲,但是仍然不躲避,這就是勇。

理清楚了這些關鍵字,這句話的意思也就非常清楚了。

孔老師說:「如果不是你的祖先,你卻去祭祀,那就是巴結奉承。遇到你該乾的事,你卻不去幹,那就是沒有勇氣。」

那「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和「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兩個句子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前者說的是不當祭而祭,也就是不當為而為,後者說的是當為而不為,都和「義」有關。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模仿一下這個名句,可以說做一件合於「義」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合於「義」的事情。

一件事情合於義,還是不合於義,除了有社會的公共的判斷標準之外,也有個體的內心的判斷標準,按說絕大多數情況分辨起來並不難,但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不合於「義」的事情發生呢?究其根源在於一個「利」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見利而忘義的事情可謂多矣。

某些人清明節期間,祭祀的既不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也不是革命先烈,還不是自己的先祖,那祭祀的是誰呢?原來是他要巴結的那些達官顯貴的先祖的墳墓。

《左傳》中有言:「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神不享受不是應分的祭品,百姓不祭祀非本宗族的祖先。當然,不要指望著這些人有這樣的文化,他們只是知道巴結只是知道諂媚,哪里會知道什麼「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呢?只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就好了。可是他們哪里想得到,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前幾天讀《袁崇煥評傳》,看到在大奸臣太監魏忠賢的治下,全國各地為魏忠賢建立生祠,本來死人才建祠堂呢,為活人建祠堂不多見。為什麼,因為要巴結奉承而已。各處建成一祠,都要上表,厚顏無恥地稱頌魏忠賢的功德,不但比之為堯舜,甚至還要讚美他是「至聖至神」。

然而結果如何呢?造神運動熱得快,涼得也快。新帝登基,魏忠賢被賜死,各地所謂生祠也成了「逆祠」,很快就被拆得一乾二淨。

當然,有忘義的,也有不忘義的。

上世紀30年代,何應欽任湖南省代省長時,有一年清明節曾去嶽麓山掃墓。當時據官方要求,各報必須及時配發新聞,指令標題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報卻把標題改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

這是有意為之呢?還是無意為之呢?不知道。但是「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清明祭祀是應該的,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但如果那不是你的鬼,還是不要去祭了,否則早晚要鬧出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