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走進「草柳編之鄉」濱海縣正紅鎮,50歲的篆河村婦女欒桂林和其他30多位村民正在田里忙著栽植杞柳。「基地就在家門口,我們一年到頭有活幹,栽培、鋤草、打藥、收割,閒不下來。」欒桂林說,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婦女和老人,幫著植柳,搞搞編織,既掙了錢,又不耽誤做家務。
「在已有500畝基地基礎上,今年又流轉了300畝地栽培杞柳。」濱海柳之源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劉安成告訴記者,杞柳一年收割兩季,平均畝產2000公斤,「去年每公斤能賣到2.4元,今年市場行情下跌,但沒關係,我們的杞柳可以留著自己加工柳編制品用。」
「近年來,正紅鎮借力互聯網,積極扶持本地熱愛柳編的創業者和手藝人,挖掘培育了一大批民間工匠,共同打造草柳編特色小鎮。」劉安成說,他2017年從蘇南返鄉創業,利用當地地勢低窪、水源充足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杞柳栽植、加工,公司生產的柳簾、柳筐、柳籬笆等手工藝品遠銷歐美、中東以及日韓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柳編在正紅有著悠久的歷史。「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幾乎家家種杞柳,戶戶搞編織。」賀君村村委會主任袁士春說。早在明朝初年,住在蘇州閶門一帶從事藤、竹編織的劉姓十幾戶人家舉家遷徙到賀君村(原後環莊)境內居住。這批劉氏族人不懂耕作技術,又無土地,僅有一手編織技術,生活難以為繼。很快,他們發現篆河周圍的溝、坎、路、堆邊長著豐富的杞柳,欣喜若狂,便用它來編織柳筐、柳籃、笆鬥等生產生活用品,走鄉串戶叫賣。後來,劉氏子孫又不斷創新,編織出柳箱、提箱和針線匾等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將他們祖先傳下來的柳編手藝發揚光大。就這樣,歷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杞柳編織這門手藝在正紅一代代延續下來。
20世紀70年代,大陸木材資源緊缺,工業包裝箱普遍缺乏,正紅的鄉鎮企業開發出以柳代木的生產工藝,設計了規格不一的柳條箱,銷往上海、無錫、南通、鎮江、連雲港等20多個城市,有力支援了地方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後,正紅的柳制品生產又有了新的發展和擴大,不僅編織人們生產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而且創新設計了若干系列新產品,其品種數量、工藝水準等均在省內領先。
「正紅柳編涵蓋了農用類、家庭類、工業類、旅遊類四大類近百個系列500多個品種。」袁士春向筆者介紹說,那時起,草柳編織漸漸成為該鎮的傳統優勢產業。
20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期,正紅鎮有柳編企業5家,企業的年產值均達到500萬元以上。豐華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產品被上海進出口口岸定為免檢產品。鹽城利濱工藝制品公司是江蘇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柳制品重點生產企業,在義大利與當地的卡狄公司合資成立了分公司,並在德國波恩、加拿大多倫多、義大利米蘭創辦了3家柳制品超市,聘用當地280名外籍華人到超市打工,年創匯達150多萬美元。成達工藝廠的產品造型新穎獨特,其中,掛籃、花籃、果盤、啤酒籃、寵物窩等400多個品種遠銷日本、義大利、美國、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企業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還致力於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鎮里成立了編織協會,以協會帶動村組農戶一起搞編織,形成了「草柳基地、編織戶、龍頭企業、國內外用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當時,正紅鎮有1萬畝杞柳生產基地,18個編織專業村,1萬多個編織專業戶,這些編織戶每年從事柳編的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正紅鎮每年還組織開展能手比賽、新品比賽、造型比賽、編速比賽等系列活動,成為豐富當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形式。舞劇《編織花朵朵》、相聲《葡萄籃與蘋果籃誰酷》、小品《波斯貓和牧羊犬喬遷》等編織文化作品膾炙人口、廣受人們歡迎。
本世紀初,受外幣匯率變動以及大量勞力力外出打工的影響,正紅柳編產銷一度銳減。近幾年來,很多地方重 新髮掘當地的民間文化和手工藝,將其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產業、農村產業興旺的新名片。正紅鎮黨委、政府與時俱進,響亮地提出了全面振興草柳編等傳統產業。
劉安成因為從小對柳編耳濡目染,算是真正的柳編「粉絲」了。現在他在鎮政府支持下創辦了公司,聘請柳編老師傅,將那些熱心柳編的農戶特別是低收入農戶集中起來進行培訓。學員在這里不但不用交學費,還可以拿到70元一天的工錢。在正紅草柳編電子商務經營中心,記者看到,從餐盒、寵物窩到收納箱、成套桌椅等,每一樣工藝品都精美實用,正紅柳編技藝的獨特魅力令人稱奇。
「近年來,我鎮對草柳編等傳統產業進行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形成品種不斷改良、產品線下加工、線上銷售的鏈條效應。」正紅鎮負責人表示,將以兩家龍頭電商企業牽頭,啟用6000平方米電商服務中心,做大做強草柳編產業,打造電商產業鎮,創成草柳工藝小鎮。計劃通過培養農村電子商務創業人員500人、培訓電子商務應用技術人才500人、培育編織能手500人、帶動就業5000人、拓植杞柳5000畝、做到農村電子商務每年銷售額增加5000萬元的「六五工程」,致力創建草柳藤編等農特產品網商銷售品牌,基本形成應用廣泛、保障健全、配套完整、產業相對集聚的農村電子商務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