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1張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2張

<學堂百科>小知識、多看點

歷史大學堂 出品

文:甪里先生

編輯:莉莉絲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觀點嗎,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君臣關係呢?

「忠」「孝」是儒家的兩個重要概念,包含於我們常說的「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中。對於這兩個概念,我們自以為熟知,幾乎不假思索地認為「忠」便是忠誠,即無條件的忠誠於君主;「孝」便是孝順,即無條件的服從父母。

但熟知非真知。究其原因,是由於我們蔽於流而不知源。後世小說家常說:「君叫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這兩句話在市井中傳播甚廣,以至於有人認為這便是儒家的主張。其實並非如此,儒家恰恰是反對愚忠、愚孝的。我們無論是溯源於先秦還是後世儒學,都可證明這一點。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3張

先秦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在政治上提出「德治」的主張。他認為臣子對於君主並不是一種人身依附的關係,而是一種對等的關係。他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臣子忠於君主才是必要的,因為這符合孔子「君君、臣臣」的原則。孔子一生周遊列國,以求見用於當道便是為了尋求明君來做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是一味的愚忠於自己本國的君主。近年來出土的郭店楚簡有一篇叫作《魯穆公問子思》,魯穆公問道:「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答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這便是說明一個臣子的本分不在於阿諛奉承,而是能夠犯顏直諫,指出君主的錯誤和過失,只有如此,方是真正的忠臣。

到了孟子那里,則提出了「仁政」說,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個只有以民眾利益為重的君主才具有統治的合法性,否則就應該推翻他,正如「湯放桀,武王伐紂」一樣,這是吊民伐罪之舉,具有天道之合理性。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後來的荀子也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認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即認為儒家的王道理想高於現實的政治,應該以王道理想為依據,而不是一味的逢迎君主。

以上便是儒家關於「忠」的主張,我們在儒家經典中也可以看出先秦時期還未出現絕對的尊君觀念。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4張

所謂的「忠」除了強調合乎道義的忠君外,最重要的還是強調對於朋友的「忠」。如《論語》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此外,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悌不僅優先於忠信,而且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更是多於「忠信」,可見在孔子那里,「孝悌」的價值是高於「忠信」的。

儒學發展到漢代,在漢武帝時出現「獨尊儒術,表彰六經」的狀況,儒學獲得了官方認可的正統地位。此時雖然已經由周代的封建制變為郡縣制,但宗法制的傳統還存在,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家國同構」。基於此,統治者意識到,用於處理家庭、宗族內部倫理關係的「孝」是可以被擴充到社會上的,這便是《禮記》所講的「資於事父而事君則敬同」。因此,《孝經》在漢代極為重視,不僅將「舉孝廉」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方式;皇帝的謚號中還含有「孝」字,如漢孝文帝、漢孝武帝等,這便說明了統治者對於「孝」的重視。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5張

《孝經·開宗明義》便說:「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將「孝」倫理政治化,將其視為國家實行政教的根本。又說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里便將孝親與忠君聯繫起來。

在《孝經·事君章》也說道:「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這里的「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便是強調對國君正確有益的政令要積極的奉行,以使其德政能夠順利實行;但同時也強調對於國君的過錯和失誤要及時加以糾正和補救,以使其惡政暴行能夠受到制止。

在《孝經》中最為精彩的便是《諫諍章》,曾子問道:「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孔子則明確對之加以否定。孔子認為:「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諍於父,臣不可以不諍於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6張

什麼是諫諍?劉向在《說苑·臣術》中說:「有能諫言於君,用則留之,不用則去之,謂之諫;用則可生,不用則死,謂之諍。」由此我們可見一個真正的忠臣孝子不是一味的「順」,有時該「逆」的時候還得「逆」。不要一味的無條件的愚忠愚孝,因為父母、君主總有糊塗的時候,如果不加以及時的阻止他們,就會讓他們犯下更大的過錯。如果是這樣,便會毀壞他們的名節。可是後來的腐儒、小說家呢,嚴重的曲解了儒家的本意,提出「君叫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的極端言論。這也不得不讓我們唏噓「經是好經,可惜讓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但是,翻開歷史,我們發現歷史上雖然有很多愚忠愚孝的行為,但也不乏敢於犯諫直諫者。如唐代的魏征,明代的海瑞,他們敢於逆龍鱗,勇於指出皇帝的過失,不僅體現了一個臣子的赤膽忠心,也讓人們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忠」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7張

通過以上說明,我們更加明白無誤的了解到儒家不僅反對愚忠愚孝,還提倡諍子和諍臣。

所謂的忠一方面是指君王的行為符合道義時,要積極的奉行;另一方面則是指君王的行為不合道義時,應該及時諫諍,以使其免於錯誤和過失。所謂的孝也是一方面指父母的行為合道義時,應該積極的順承他們,反之則要做諍子,以及時匡正他們的過失,維護他們的聲譽。

……………………….END……………………….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說,歷史領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8張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9張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10張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11張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歷史 第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