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
||||
問答 |
音頻 |
探究 |
視頻 |
辟謠 |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遠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3597,閱讀時間:約9分鐘
咱都知道一個著名的成語「網開一面」,原意咱不多說了,其實在軍事史上,這一招用好了,那也很厲害。
在名著《三國演義》中,就有這樣的戰例:《第二回》中「朱儁(jùn)引兵圍住陽城攻打……令堅攻打南門,玄德打北門,朱儁打西門,留東門與賊走……南陽一路,十數郡皆平。」這是漢末名將朱儁的經典戰例,圍城攻城這事,你不能把城像鐵桶一樣圍死了,而應該留一條生路給城里人,這就能從心理上減輕壓迫,讓城里人覺得自己還能跑。朱儁這把操作,堪稱教科書一般告訴後人如何攻城。
此外還有《七十二回》:「蜀兵趕到城下:東門放火,西門吶喊;南門放火,北門擂鼓。操大懼,棄(陽平)關而走。」諸葛孔明這把操作,那也是不能再溜,虛張聲勢、咋胡咋胡,在關鍵時刻也是很頂用的。
這是《三國演義》中圍城攻城的經典戰例,雖然是小說,但也屬於完全合理的兵家詭道。一般情況下,這麼打圍城戰,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一、幽雲十六州
然而北宋初年宋太宗,卻沒學會這一招,結果是,他的北伐幽州——就玩砸了。
說幽州,就得說幽雲十六州中。幽雲十六州,它們扼守著太行山、燕山等山脈的關鍵地帶,屏蔽著華北平原,保衛著中原腹地,實際上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一道分水嶺,歷代中原的漢族王朝無不在此設關守險,說白了,這就是從秦漢以來不斷構築經營的長城防線。可是敗家子石敬瑭為了當兒皇帝,就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從此,自燕京往南直至黃河,再無險礙可憑,一馬平川的華北大平原上,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隨意馳騁。
有了幽雲十六州,尤其是遼國人經營幾十年之後,發現這里簡直就是一塊天賜福地,這里不但擁有百萬漢民——堪稱天降財富,而且契丹人可以向南窺伺、中原牧馬!更重要的是,正是以此為奠基,遼國人創造了超越匈奴、突厥等前輩蠻族的文明。
而沒有幽雲十六州,中原文明始終如鯁在喉、如芒在背。所以,從柴榮到趙匡胤,無不想收復這十六州,只是可惜柴榮英年病倒在病龍台,趙匡胤壯年橫死於燭影斧聲,這一時代,漢人最後的兩個大帝,懷著不甘與遺憾,先後辭世。
大帝雖然辭世,但是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執念,卻與帝王的權柄,一同傳承。此時,空懸的泰阿,執掌於志大才疏的宋太宗趙光義。
二、突襲幽州
公元979年五月,趙光義以傾國之力,猛攻北漢,但即便此時的北漢已經如同風中殘燭,可依托堅城與名將,還是給趙光義製造了很大的麻煩。
總算將北漢收入囊中的趙光義很開心,他潛藏的壯志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北方——幽雲十六州,那是他大哥趙匡胤,以及大哥的大哥柴榮都沒能收復的最後領地,而如今,躊躇滿志的他,也想嘗嘗千古一帝的滋味。
於是,趙光義的將馬鞭指向了太行山,十萬未經修整的大軍將翻越莽莽太行山,突襲幽雲十六州。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十分大膽,動員幾十萬人發動奇襲,這堪與後來穆罕默德二世攻占攻占君士坦丁堡的壯舉並論。
而這一計劃的核心便是,兵貴神速的突襲,他相信自己的神兵天降,絕對會威壓幽州,掃平一切。
幽州,它不在上古九州之列,但它卻赫然在十二州之列,說它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文明的領地,那是一點都沒錯。此時,它是幽雲十六州的核心,攻下幽州,就等於在這一帶站穩了腳跟,進而恢復幽雲十六州,重建長城防線,進而重現漢唐的輝煌。
但這一計劃也有致命的缺陷:幾百個人搞突襲可以,甚至幾千個人搞突襲也可以,可是十萬人還想靜悄悄的搞突襲——有沒有搞錯?
還真別說,沒有搞錯!因為此時的遼國上下過得很安逸,自從他們習慣了住城牆之後,再也不喜歡什麼帳篷了,連帶著整個帝國的警覺性都已經逐漸喪失殆盡。當十萬宋軍雄赳赳氣昂昂抵達的時候,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整個遼帝國居然就沒有發現!
所以,這次遠征的初期效果出乎意料的良好,易州刺史劉禹、涿州判官劉原德先後投降,南院宰相耶律沙、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先後被揍得鼻青臉腫,宋軍的兵峰直指幽州城。士氣如虹的宋軍,將幽州外圍的遼軍,掃蕩到看不見的地方。
趙光義的雙手幾乎可以觸摸到幽州堅實的城牆,他很為自己大宋皇帝的天威浩蕩而高興,千古一帝的夢想即將做到,他萬分激動,他下令:包圍幽州城!
於是,十幾萬大軍,將幽州城緊緊地圍了起來。注意:此時宋軍的執行力相當強悍,他們四面圍城,沒給里面的契丹人留半點活路!這是在把對手往死路里逼,強迫對方跟自己拼命。而這是一個愚蠢而又致命的命令,也是趙光義此次北伐大腦的第一次短路。
更何況幽州城,那是有著千年歷史的燕趙故城,光城牆就厚達一丈六,這樣的堅城,砸不爛、挖不透,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而更可憐的是,翻山越嶺而來的宋軍——還是輕裝行軍。
好吧,宋軍的戰略只剩下一個選項——圍城打援。但此時遼國的援軍,還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幽州守將韓得讓必須有變成望夫石的覺悟。
而圍城的另一個好處是,很有震懾力: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相繼率部投降。
更震撼的是:遼國皇帝耶律賢甚至有了放棄幽州、遷都避難的準備。但這被一個人攔了下來,他就是耶律休哥:如果大遼國不想退化返祖,那就在幽州城下與宋人決戰!
於是,耶律休哥帶領3萬輕騎,馳援幽州,他們晝夜兼程,一定要在幽州城破之前抵達,攻擊疲憊的宋軍,否則,他面對的將是躲在堅城之後以逸待勞的十幾萬宋軍精銳。
耶律休哥這把操作,也是一場豪賭,不但要賭幽州守將韓得讓的守城水平,還要賭這個漢臣對大遼國的操守。
而這一把,耶律休哥賭贏了,3萬輕騎趕到高粱河的時候,大宋的士卒已經疲憊不堪,盡管他們依然驍勇善戰。
於是,高粱河成為了雙方決勝的戰場,數萬遼國騎兵對陣15萬宋軍混合兵種,宋軍一方由皇帝趙光義領銜指導,遼國一方此時由曾經的敗將耶律沙統帥。這場攻堅戰,盡管遼國騎兵突然覺醒、悍不畏死,可是仍然被彪悍的宋軍摁著不斷後退。戰爭從早晨戰鬥到晚上,遼國軍隊不斷後退,趙光義仿佛看到勝利女神在向自己咧嘴微笑。
可就在遼軍開始潰敗,宋軍開始全線追擊的時候,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的鐵騎突然出現,但幾十年沙場征戰的宋軍,顯示出了自己久經沙場的彪悍本色,他們且戰且退,秩序井然,有條不紊的繼續激戰,這場戰鬥持續了一整夜,直到翌日拂曉。
天亮了,太陽照耀了一切,耶律休哥突然燃起了一個瘋狂的決定——斬首行動。
在大戰中直接誅殺對方的皇帝,這想法很美,可是也很危險,但耶律休哥瘋魔一般,直沖趙光義的青羅傘蓋。身負3處重傷,耶律休哥卻硬是沖破了重重護衛,直達中央。
這畫面與當年柴榮對劉崇的斬首行動如出一轍,簡直就是一場輪回。耶律休哥,一戰封神。
可惜,此時的趙光義早已逃之夭夭,他逃的很徹底,沒有告訴任何人,甚至連核心將領都不知道他的去向。而大宋的軍隊,也在此時開始崩潰。
高粱河之戰失敗,宋軍只能南撤。但,他們始終無法找到自己的皇帝,倉促之下,甚至準備擁立武功郡王趙德昭(趙匡胤的次子)。此時的趙光義屁股中了兩箭,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所有軍隊之前拼命逃跑。直到遇到押運糧草的楊業,而當他聽說有人準備另立皇帝的時候,又派崔翰往傳詔命班師,同時也宣示自己的「仍然存在」。
三、戰後清算
本來唾手可得的勝利,一夜之間全都化為了泡影。
趙光義為防備契丹乘勝南侵,命殿前都虞侯崔翰與定武節度使孟玄喆屯兵定州,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屯兵關南,雲州觀察使劉廷翰為都鈐轄與彰德節度使李漢瓊屯兵鎮州,以上諸軍都由劉廷翰指揮並得便宜行事。
本來這樣的安排,就可以了,可趙光義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他覺得宋朝的戰爭從此離不開自己的指導,但屁股有傷,以後又恐怕無法指導,所以他在養傷之餘,創造了一項「偉大」的發明——陣圖。而且命令邊關守將,如果契丹來犯,必須入圖布陣,交代完之後,他才開始南返。
回到都城,趙光義絕對失敗在於幽州城攻城不力,貶西京留守石守信為崇信軍節度使,彰信軍節度使劉遇為宿州觀察使。同時,連平太原之賞也免了。
武功郡王兼第二順位繼承人趙德昭(第一順位是趙廷美)就上諫道:「當先行太原之賞,再行幽州失律之罰。」趙光義頓時大怒,說:「等你當了皇帝,再說這事吧!」而這句話成了趙德昭的催命符,他退回私舍之後拔劍自刎。
從此,幽雲十六州成了北宋王朝心心念念,但有可望不可及的存在,當一百多年後,宋徽宗以昂貴的價格買回幽州時,他卻不知為此付出的代價,將是整個帝國的覆滅。
結語
生逢亂世,有些人選擇沉淪,有些人甘於平庸,而有些人則成長為英雄,對於帝王而言,有些人只是普通的皇帝,但有些人則會蛻變為千古大帝。
那麼,普通帝王和千古大帝之間差別在哪里?是機遇嗎?
不,宋太宗的幽州之戰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千載難逢的機遇:論天時,他的對手耶律賢是個豬對手;論地利,他突然出現在幽州城下的時候,遼國大軍還遠在天邊;論人和,他不光擁有大宋開國時最優秀最勇猛的戰士,更有曹斌、潘美、王全斌等一大票猛人。歷史給他的機遇,絕對堪稱無與倫比。
但是在面對強大彪悍的敵人耶律休哥時,他沒有選擇勇敢的爭鋒決勝,反而選擇了明智的逃遁保命,我相信如果是柴榮或者趙匡胤,他們寧可自己戰死,也要從敵人身上扯下幾片肉來,決然不會當逃!兵!
所以,趙光義與大哥,以及大哥大之間,其實就差了兩個字——勇氣,面對挑戰的勇氣!而這就是差距。
參考資料:《宋史》、《浴血年代:宋朝戰爭實錄》
往日文章精選: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於兄弟,而不是兒子?
短命的熱血皇帝宋哲宗,給大宋出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