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張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2張

歷史大學堂 出品

文:三清妙音

編輯:莉莉絲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幾個古都無非是長安,洛陽,北京,南京。其中南京比較特殊,作為金陵帝王都,山水環繞有長江天險,自古就是江南要沖,天下形勝之地。自從東吳開始,南京前後歷經十餘個政權,除東晉剛過百年,其它以南京為首都的政權都沒超過百年(明朝遷都北京之前也沒過百年)。

而且定都南京的政權往往瘋狂內鬥,血流成河,但是為何會這樣?又為何定都南京的政權不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3張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4張

上圖_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時期的名稱,孫吳、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朝六代京師之地

血雨腥風金陵城

南京作為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帝都,前後朝代在這里內鬥拼殺可謂數不勝數。從最初的東吳定都開始,南京就經常爆發內鬥。東吳是第一個在南京爆發大規模內鬥的政權,當年孫權在三國鼎立之後稱帝,東吳發生了著名的「二宮之爭」。所謂二宮其實就是孫權的倆兒子,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爭奪孫權的皇位。

要說孫權這個皇位其實也沒什麼好爭的(畢竟也就天下三分之一,實力還遠不如曹魏)但是整個東吳內部為了這個孫和孫霸爭權可以說兩邊是水火不容,東吳的大臣都分為兩派。當年火燒夷陵讓劉備都聞風喪膽的陸遜居然也被這件事牽連進入,最後抑鬱而終(東吳的都督反正都沒什麼好下場)。最後的結果就是孫權的兒子除了孫休以外,其餘幾個大都死於非命,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可以說是十分淒慘。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5張

上圖_東吳版圖

不過東吳用淒慘形容,其實還算好的,和它後面的繼任者一比,那簡直強太多了。東吳滅亡之後,東晉是緊跟著定都南京的王朝,東晉定都南京實際上是被逼的。當時西晉被北方的五胡打的是抱頭鼠竄,八王之亂以後西晉的國力基本是0,為了能夠茍且偷生,以司馬睿為首的貴族南下到了金陵。

不過這幫人到了南京以後,就沒停止過內鬥,整個東晉期間,瑯琊王氏和司馬氏鬥,瑯琊王氏內鬥,王謝兩族都龍亢桓氏(代表人物就是那位北伐的桓溫),可以說東晉歷史就是一部內鬥史,不過東晉的內鬥大部分都是不流血的,只是朝堂政鬥而已。到了南朝那可就大為升級了。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6張

上圖_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

南朝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是所謂的南朝第一帝劉裕,上來就給所有人上了一課。他一改當年司馬氏善待曹魏與西蜀東吳後人的傳統,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司馬氏斬盡殺絕。劉裕為了保證劉宋的安定,大封親貴子弟坐鎮地方。要說劉裕確實英明神武,但是他死了以後劉宋可以說是血雨腥風就此開啟,各地諸侯王紛紛起兵造反,割據一方,殺得是天昏地暗,整個劉宋宗室死於內鬥的不計其數。等到南齊的高帝蕭道成繼位的時候,更是殺光劉宋的殘餘宗室,可以說是血腥非常。

但是以後的齊梁陳等南朝的王朝,凡是定都南京的,卻根本就沒吸取什麼教訓,反而內鬥的更加慘烈。甚至這一問題還延續到了後來定都南京的南唐,明朝前期,南明,甚至太平天國。這些朝代無一幸免都陷入內鬥,南明僅僅一年時間居然搞出了三大案,內鬥的將領甚至紛紛起兵,可笑的是北方的清廷此時剛剛入關,根基未穩,如果南明出兵北伐是大有可為,卻陷於內亂無法自拔。

至於說太平天國更是非常有名,本來大好河山,形勢一片光明,結果韋昌輝拿著洪秀全的密詔去誅殺楊秀清,天京城內就殺了三萬多人,屍骨如山,當時外面的曾國藩差點沒笑死。轟轟烈烈的天國運動也就這麼完了。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7張

上圖_太平天國首邑南京天王府

這就不由得讓人產生一個疑惑——為何後世王朝不吸取經驗教訓呢?

要說吸取經驗教訓,那我可能南齊的高帝蕭道成是第一個不服了。作為南齊的開國之君,蕭道成非常清楚自己這個皇位怎麼得來的,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宋氏若不骨肉相圖,他族豈得乘其衰弊?」要是劉宋不內鬥,他蕭道成可能還是個「布衣素族」的普通人,所以蕭道成表示我要吸取教訓。

怎麼吸取教訓呢?——蕭道成把他的所有的兒子都分封成各地的藩王,讓他們鎮守四方。

原來您是這麼吸取教訓的呀?蕭道成表示,只要我的兒子們都相親相愛,這就算吸取經驗教訓了。結果就是後面上台的齊明帝蕭鸞即位以後的第一件事——殺光蕭道成和蕭賾(齊武帝,第二任皇帝)的子孫,南齊皇室幾乎是被一網打盡。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8張

上圖_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達

搞笑的是,後面篡位南齊的梁武帝蕭衍也表示自己吸取了經驗教訓,蕭衍之前和蕭鸞也就是齊明帝是鐵哥們,親眼見證了齊明帝是怎麼殺光自己的宗室。所以蕭衍決定吸取一下經驗教訓,齊明帝殺光宗室是因為中央太強,地方太弱,蕭衍把兵權全部分給地方,他認為這樣諸王就會安心。

結果當侯景進攻南京的時候,各地諸侯王寧可看著蕭衍被殺(真是一群大孝子),也不來救援,一代雄主文才武略的蕭衍就這樣在80多歲被活活餓死,如果他不死,可能能突破大陸君主的壽命上限也說不定。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9張

上圖_侯景(503~552年),本姓侯骨,字萬景,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羯族

到底為什麼會不斷內亂,為何這些君主的改良措施都一再失效呢?

要說為何定都南京的王朝一再內鬥,改良措施又一再失效,其實主要就是三個原因:

  • 1. 地理原因

南京作為天然帝都,形勝之地,東邊是蘇淞地區的天下糧倉,所謂「蘇湖熟,天下足。」其實最初就是指的蘇州常州地區,南北則是江南核心腹地,控制天下命脈,整個朝廷的賦稅根基都在南京。有長江天險保護作為屏障。所以南京的最大問題就在上遊。

作為南京的上遊地區,安徽的安慶和湖北的武昌襄陽等地都是南京的真正要害,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南京在下遊,自古滅江南政權都要從四川出發派出一支水軍順流而下進攻南京,所以控制住武昌等地至關重要,只要武昌等地卡住對方,南京就高枕無憂。所以南方政權往往處於由低向高打的不利情況。

所以為了控制上遊就不得不派出心腹鎮守,這也是定都南京的政權為何屢屢分封諸侯王的原因,畢竟外人不放心,但是這樣一來就難免引發內亂,畢竟給予地方諸侯實權是十分危險的。可以說地理原因讓定都南京的王朝一直危機四伏。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0張

上圖_明朝南京城

  • 2. 先天不足

在大陸歷史上,強大的王朝一般都定都在北方的長安洛陽,一般定都南京的都是一些偏安南方的政權,這種情況其實是迫於無奈。很多王朝往往定都南京的時候已經是危機四伏了,比如南明,定都南京實在是無奈之舉因為北方的京城已經陷落。比如說南宋最初也曾遷都南京就是這個原因,窮途末路又有強敵環伺自然容易產生變亂,所以實際上定都南京也是個無奈而又悲壯的選擇了。

  • 3. 經濟壓制

定都南京的王朝往往在經濟上靠近核心區,但是這樣一來各地藩王難免蠢蠢欲動,因為靠近核心區一旦承平日久,難免出現文恬武嬉的情況。所以那些皇帝們才迫不及待屠戮宗室,要不然他們起兵造反咋辦,所以說經濟上太過於安逸實際上也很容易導致國家處於危機,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1張

上圖_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可以說定都南京的王朝終究難逃內鬥的原因多有無奈,畢竟中國歷史就是充滿了無奈與苦澀,正因為如此能夠從南京奮起北伐的朱元璋才顯得尤為可貴,朱元璋北伐成功打破魔咒堪稱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了。

參考文獻:

【1】蕭子顯 南齊書

【2】王夫之 讀通鑒論

【3】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

……………………….END……………………….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說,歷史領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2張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3張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4張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5張

古代有十多個政權定都「南京」,為何基本都沒超過百年且內鬥不斷 歷史 第1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