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駕崩,由於在出征返回途中病逝,加上皇子朱高煦、朱高燧一直不老實,張輔和楊榮當機立斷,決定秘不發喪。一個多月後,裝著明成祖的棺槨抵達京城,太子朱高熾出城迎接,並宣布父親朱棣的死訊。又過了十幾天,太子順利登基,史稱明仁宗。朱高煦與朱高燧傻眼了,心有不甘卻無力回天。
客觀來說,盡管朱高熾出生於帝王之家,又是朱棣的長子,爺爺朱元璋活著時,朱高熾就已被立為世子,仿佛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朱高熾不善言辭,而且體型太胖,身體比較虛弱,始終不被父親重視,反而弟弟朱高煦,深得父親朱棣的賞識,甚至幾次想廢掉朱高熾,改立朱高煦,幸虧大臣支持,朱高熾才有驚無險。
朱棣稱帝的第二年,在群臣的建議下,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只不過,他的太子之位並不穩固,一路上坎坷不斷,可以說戰戰兢兢。從永樂二年,直至永樂二十二年,整整當了二十年的太子,朱高熾終於熬出頭,榮登九五。令人惋惜的是,僅做了八個多月的皇帝,一代仁君朱高熾就去世了。
廟號為仁宗的皇帝,兩千多年只有三個,分別是宋仁宗趙禎、明仁宗朱高熾和清仁宗顒琰(嘉慶帝)。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時間比較短暫,但他當太子的時候,經常被安排監國,政績可圈可點,為仁宣之治夯實基礎,配得上仁宗的稱號。明仁宗宅心仁厚,有明君風範,但他卻被一位大臣記恨在心,臨死前還怒吼道:「時勉廷辱我。」
時勉,全名叫李時勉,江西吉安人,明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硬骨頭,性格剛毅,史書稱他:「性剛鯁,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也就是說,只要李時勉認為是對的,必然堅持到底,即使面對的是皇帝,也決不妥協讓步。當初明成祖計劃遷都北京,群臣紛紛表示支持,唯獨李時勉反對,給出「遠國入貢人不宜使群居輦下」之理由。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李時勉因性格問題,得罪了不少同僚,後來被人誣陷,明成祖二話不說,直接把他關入大牢,被釋放之後,在楊榮的大力推薦下官復原職。李時勉好像不懂「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依舊保持原來的做事風格,懟天懟地懟皇帝,就連胸襟寬廣的明仁宗,都容不了李時勉的脾氣。
《明史》記載:「洪熙元年復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脅折者三,曳出幾死。」李時勉只是翰林侍讀,官職從五品,究竟因何事惹怒皇帝,以至於被暴打一頓,還被明仁宗耿耿於懷,至死都沒原諒他?原來,李時勉處於好心,勸皇帝不要沉迷於美色,別整天跟妃子在一起。
忍無可忍的明仁宗,覺得李時勉管得太寬了,竟然敢干涉皇帝的私人生活。畢竟明仁宗熬了那麼長時間,好不容易當上皇帝,應該好好享受生活,況且沒有荒廢朝政。所以,明仁宗徹底被激怒了,命令侍衛把李時勉拉出去修理一頓,給他點教訓,讓他以後老實點。侍衛下手太重,文弱的李時勉被打斷三根肋骨,但他用態度告訴皇帝:我不服。
這一次,明仁宗打算把李時勉往死里整,打過他之後,又把他貶到交趾擔任禦史,讓他出發之前,每天處理一件獄案,並且按時匯報(改交趾道禦史,命日慮一囚,言一事)。奄奄一息的李時勉,竟然忍住傷痛,完成皇帝布置的任務,但明仁宗並不滿意,隨後把他關進獄中(章三上,乃下錦衣衛獄),李時勉簡直太慘了。
幸好李時勉命硬,運氣也不錯,負責看管他的錦衣衛千戶,曾經受過他的恩惠,偷偷請郎中為李時勉治療傷口。《明史》:「時勉於錦衣千戶某有恩,千戶適蒞獄,密召醫,療以海外血竭,得不死。」明仁宗去世後,長子朱瞻基繼承皇位,他從大臣口中聽到父親臨死前的那句「時勉廷辱我」,認為父親是被李時勉氣死的,大怒道:「縛以來,朕親鞫,必殺之。」
李時勉被綁到皇帝面前,朱瞻基問:「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當所有人都覺得,李時勉此次必死無疑。但是,李時勉淡定地說道:「臣言諒暗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意思是說,我勸先帝少親近妃子,多花點時間培養太子您,難道也有錯嗎?聽完這番話,朱瞻基怒氣漸消,不久後讓李時勉官復原職,而後又提拔他為侍讀學士。
不得不說,李時勉確實命硬,幾次被打入死牢都沒事,堪稱奇跡。你對李時勉勸誡皇帝別沉迷於美色之事,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