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1張

朱棣的後半生,一直都活在篡位者的焦慮症之中。

1402年,在歷經三年叛變作亂後,43歲的朱棣終於率軍攻入南京城,但朱棣的侄子建文帝卻在宮城大火中離奇失蹤,為此,這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

他疑慮、焦躁,為了探尋建文帝的行蹤,從永樂五年(1407年)起,他延續14年派出建文帝的舊臣胡濙,以尋訪神仙張邋遢(張三豐)的名義,「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陸地上的暗訪一直毫無消息,於是,就在篡位登基的第二年,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又派出宦官馬彬出使爪哇等國,暗中探訪建文帝是否已漂洋出海,到了永樂三年(1405年),他乾脆派出鄭和率領27800多人的龐大船隊正式下使西洋。

此後,在朱棣活著時的永樂三年至永樂二十一年(1405-1423年),鄭和共有六次下西洋,且每次都是率領著近三萬人的龐大軍隊航行。如果是一般的航行,根本不需要規模如此龐大的船隊,對此史書記載,朱棣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而此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朱棣認為建文帝或許已經逃亡海外,並且組織了海上武裝勢力,為此,他需要鄭和率領龐大的軍隊航行,以應對可能遇見的建文帝的武裝力量。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2張

▲鄭和奉旨下西洋,重要目的之一是尋找建文帝

1

一位叛變起家的帝王,最害怕的,就是別人的反攻和清算。

為此,他需要堵住天下的悠悠眾口。

朱棣攻入南京後,先是按照他的謀士姚廣孝的建議,召見被稱為士林領袖和「天下讀書種子」的建文帝主要謀士方孝孺,並要方孝孺為自己草擬即位(篡位)詔書。

方孝孺被帶入宮殿後,當眾為建文帝痛哭失聲,悲慟響徹殿宇,朱棣強忍不悅說,「我法周公輔成王耳。」

方孝孺直接質疑說:「成王安在?」

朱棣只得勉強回應說:「伊自焚死。」

於是方孝孺又以書生意氣逼問說,「何不立成王之子?」

不耐煩的朱棣只得又說:「國賴長君。」

於是方孝孺又說:「何不立成王之弟?」

面對耿直硬扛的方孝孺,朱棣一時理屈詞窮,只得親自起身離開坐塌,向前親自跟方孝孺說:

「此朕家事耳,先生毋過勞苦。」

然後,朱棣又下令強行塞給方孝孺紙筆,要他以天下士林領袖的身份,為朱棣草擬即位(篡位)詔書,朱棣還特地說:

「詔天下,非先生不可。」

沒想到方孝孺卻剛直不屈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朱棣怒了,父親朱元璋遺傳給他的陰賊狠毒終於爆發出來,於是他威脅方孝孺說,若不聽話,將誅九族。方孝孺則怒斥回應說:「便誅十族奈何!」

於是,怒不可遏的朱棣下令用刀將方孝孺割裂其口至雙耳,接著又誅滅方孝孺十族親友共873人,連累之廣亙古未有。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3張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1402-1424年在位)

以方孝孺的死為開端,此後,為建文帝赴死的大臣絡繹不絕。在朱棣看來,盡管建文帝在位只有四年(1398-1402年),但卻如此深得人心,一乾重臣甚至不惜連累十族,都甘心情願為建文帝而死,這種精神的力量,讓這位效仿父親朱元璋、信奉以殘酷暴力治天下、通過起兵叛變奪位的梟雄,內心深處極感不安。

於是,朱棣開始在南京大開殺戒。

為了剿滅建文帝的忠臣和死黨,朱棣在南京先後酷殺、流放建文帝的朝臣及其親友達數千人,其中殺吏部侍郎練子寧,虐殺棄市151人,抄家戍邊數百人;殺僉都禦史司中,誅殺其親族80多人。

在虐殺忠於建文帝的兵部尚書鐵鉉時,朱棣命人將他的耳朵和鼻子割下來,放在火上烤,然後強塞到他嘴裡,還問他「甘否?」,鐵鉉說,「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鐵鉉至死都罵不絕口。

朱棣又殺死忠建文帝的禮部尚書陳迪,他先是將陳迪的兒子捉來殺掉,並將陳迪兒子的鼻子和舌頭割下,強塞給陳迪吃,陳迪唾向兇手,怒罵不絕,最終被凌遲正法,宗族被流放者達180多人。

刑部尚書暴昭寧死不願屈從朱棣,於是朱棣命人將他「先去其齒,次斷手足,罵聲猶不絕,至斷頸乃死。」

明史中保留了許多朱棣下令虐殺建文帝朝臣的語錄,在下令誅殺右副都禦史練子寧和其家族共500多人時,朱棣說:「親近的揀出來,便凌遲了,遠親的盡發去四散充軍。若遠親不肯把親近的說出來,也都凌遲了。」

在下令誅殺建文帝的兵部尚書齊泰和翰林學士黃子澄時,朱棣甚至命令將兩人的女眷家屬全部下令輪奸,即使是僅有10歲的女孩也不放過,然後全部永世充為官妓。

在針對建文帝朝臣的殘酷清算中,他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對外,他又自誇斯文地對群臣說:「不得已而用刑,權一時之宜···復為祖訓垂憲子孫,而墨剕宮並禁不用···朕···施仁政,以忠厚為治」,而實際上,殺人、割鼻子、斷人手足、動輒凌遲,乃至下令輪奸忠於建文帝朝臣的女眷,都是他最喜歡乾的事。

經過一番針對反抗者的殘酷虐殺,信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試圖從身體和靈魂上都殘酷凌辱反抗者的朱棣,終於和他的父親朱元璋一起,建立起了一個誅滅人心的帝國,這種影響到後世,就是到了1644年崇禎皇帝上吊、明朝亡國時,當時北京城中,殉國者甚至還沒有當初為建文帝殉難的人多。

對此,明末清初的史學家李清在《南渡錄》中寫道,朱棣的所謂「靖難」叛變和後續針對朝臣正義之士的屠殺,給明朝造成的結果,就是崇禎上吊自殺後,當李自成和滿人先後進入北京時,朝臣全無道義和骨氣,「正氣漸削,故釀為今日獪猾之徒屈膝拜偽。」

2

在殘酷的屠殺中,他內心偶爾,也曾掠過一絲的不安。

為此,他喜歡到佛寺,祈求佛祖的庇佑,因為行大惡者,對宗教表面的虔誠,似乎給人一種寬容的假象。

由於朱棣的父親朱元璋曾經當過和尚,因此朱棣也跟著信仰佛教,但這並不能為他帶來些許的慈悲心腸,但作為帝王,他需要一種假裝的偽像。有一次,朱棣到南京紫金山的靈谷寺祭拜,突然發現一隻蟲子爬在他的衣服上,於是朱棣先是用手將蟲子拂落在地,然後又命令宦官將小蟲子放到樹上,還說:

「此雖微物,皆有生理,毋輕傷之。」

歷經三年靖難之役,朱棣最終叛變成功、順利奪位,為此,他對同樣通過血腥政變、在玄武門之變後奪位的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敬仰,並處處以唐太宗為標榜。盡管對待政治對手殘酷血腥,對反抗者隨意滅族凌遲,但為了樹立「仁政」,他對於死刑判決則要求「五復奏」,通過反覆審查五遍,以此來為自己貼上審慎的名聲。

相比於後世那些萎靡不振的明朝皇帝子孫,朱棣擁有超人的體力和驚人的意志,史書記載,永樂初年,朱棣每天「四鼓以興,衣冠靜坐」,然後「思四方之事,緩急之宜」,在處理完上午的早朝後,朱棣下午還要開晚朝;外朝的事務處理完畢後,他還要處理宮中之事,「閒暇則取經史覽閱,未嘗敢自暇逸。」

由於他天生精力旺盛,加上通過政變奪位,這種得位不正、篡位者的輿論壓力和自我焦慮,也在促使他以加倍的努力和付出,去為自己樹立一個偉大君王的形象,這種表現,在暴力上表現為對反抗者從個人到家族、從身體到靈魂的酷殺和凌辱,從文治上則表現為自我期許,希望通過建功立業以緩解外界的質疑和輿論壓力,從而通過暴力加功業的形式,在震懾朝野的同時建立個人的絕對權威,從而鞏固自身的統治和威權。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4張

▲明朝國界

為此,他命令鄭和六下西洋、五次親征蒙古、下令征討安南(今越南)、籌劃遷都北京,內中盡管原因很多,但都有著通過建立不世功業,來洗刷自己作為篡位者得位不正的名聲、從而達到震懾內外的考慮。

由於朱棣作為藩王時就駐紮北平(北京),經常與元朝的殘餘勢力北元蒙古對抗,這種在長期對戰中培養起來的驍勇,也使得朱棣表現出與其他守成君主所完全不同的氣象,為此,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第一次禦駕北伐,親政蒙古韃靼部,並在斡難河畔大破第22代蒙古大汗本雅失裡軍,使得本雅失裡僅以7騎西逃;此後從永樂十二年到永樂二十二年(1414-1423年)十年間,朱棣又四次禦駕親征蒙古。

另外在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又命大軍南征收服安南(越南),並改安南為交趾,下轄15府36州181縣,並分別設立衛所,加以控制;在命令鄭和六下西洋的同時,他還在永樂四年(1406年)下令營建北京宮殿,此後他多次北巡,長期住在北京,一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落成,隨後他下令正式遷都北京,從此延續奠定了北京作為中國首都的穩固地位。

通過建立系列的功業,他確信,他已經在威權上,足以泯滅當初天下人對他篡位奪權的質疑,這種通過建功立業來樹立威權的套路,他已經在他的前輩,通過玄武門之變後奪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及通過斧聲燭影上位的宋太宗趙光義身上學到了精髓,而在身後,他的子孫則將他的廟號尊為太宗,一直到嘉靖皇帝期間,他的廟號才被改為成祖

3

但焦慮始終困擾著他。

此前在靖難之變起兵叛亂時,朱棣曾經裹挾自己的弟弟寧王朱權共同叛變,並許諾事成後「當中分天下」,但1402年攻入南京後,朱棣很快就翻臉不認人,不僅如此,即使寧王朱權請求分封蘇州和錢塘他也一概拒絕,只是改而將寧王分封在了南昌。

在以建文帝削藩的名義起兵叛變成功後,朱棣也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削藩奪權,此後,代王、岷王、齊王的護衛先後被削,就連跟朱棣同母的弟弟周王的護衛也被迫裁除,從此,朱棣終於稍稍緩解了奪權後的焦慮。

為了倡導文治,他下令編輯《四書五經大全》、《孝順事實》、《古今列女傳》等書,其中《永樂大典》的編輯,更是讓他的所謂武功文治達到巔峰,但不久,他又將《永樂大典》的總編撰、名臣解縉坐牢拷打,使得解縉從寵臣遽然成為階下囚,三年後,他又指使錦衣衛將解縉正法。

最是無情帝王心,在殘酷的殺伐之中,他一路走向帝位,因而也倍加重視用權力鞏固帝國。

建文帝在1398年朱元璋死後即位,針對朱元璋在世時設立的《大明律》過於酷罰的問題,建文帝開始放寬刑罰,但朱棣奪位後,又開始嚴格執行《大明律》,其刑罰之酷烈,甚至比朱元璋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朱元璋在晚年時,曾經對自己親自設立的錦衣衛表達過懺悔,並下令燒毀了錦衣衛的刑具,並宣布錦衣衛不得私設詔獄,所有案件都由司法機關審查。但朱棣上位後,又恢復舊制,允許錦衣衛可以繞開司法機構私設詔獄,而且刑罰的花樣持續創新;為了鉗制天下,朱棣還任用宦官成立東廠,通過廠衛聯合,從而開創了明代恐怖森嚴的特務網路。

因為只有在嚴刑酷罰中,作為君王,他才找到了絲絲的安全感。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5張

▲劇照:朱棣設立東廠,開啟了明朝的「廠衛聯結」特務政治

但上天似乎在給予他某種警示。

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庚子日。剛剛才遷都立都三個月的北京雷雨交加,隨後在閃電霹靂 中,耗時十多年才營建而成的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個大殿,被閃電擊中起火,最終盡化灰燼。

紫禁城動用百萬民工、耗時十多年才營建而成,其中三個大殿更是耗盡心血,沒想到卻一朝盡化為灰。在崇尚天人感應的古人看來,這或許是對朱棣動輒濫殺無辜的警示,朱棣也內心震撼,於是他頒布《罪己詔》稱:

「上天垂戒,朕甚驚懼,不遑自安。」

然而這種「不安」,或者只是持續了幾天而已。由於重審此前的一起宮人誣告案,和發現宮女竟然私通宦官,朱棣在遷都北京和頒布《罪己詔》不久後,就再次大開殺戒,在皇宮中誅殺2800多人。

由於懷疑部分宮女試圖謀逆,在對宮人行刑時,朱棣甚至親臨刑場,要親眼監督如何將宮人們一一凌遲正法,對此有的宮人在臨刑時當面大罵朱棣說:「你自家陽衰,所以人家才和宦官私通,這有什麼罪?」

4

朱棣老了。

盡管雄才大略,平安南、五次親征蒙古,但這位同樣疑慮焦躁、兇狠殘暴的帝王,也終於像被宮女所罵的一樣,走到了身心「陽衰」的地步。

到了晚年,朱棣很喜歡吃方士進獻的「靈丹仙藥」,有一次朱棣人不舒服,太醫診斷後說,近來皇帝你的「痰火虛逆」,估計是吃了道士的丹藥所致,朱棣對此勃然大怒說:

「仙藥不服,服凡藥耶?」

就像每一位試圖建立不世偉業的君王一樣,他渴望戰勝一切,包括戰勝生命和死亡,而這,偏偏是每一位君王的阿喀琉斯之踵。

晚年身染重病後,朱棣吃了很多「仙藥」,卻一直沒有效果,他內心或許是孤單寂寞,以致於吃飯時,也要求宮人要在一邊陪伴,這在明朝是很特殊的案例。臨死前幾個月,已經65歲的朱棣,還要求朝鮮進獻美女來「服侍」他。

他仍然愛折騰、不服輸。就在第五次親征漠北,卻不見蒙古人蹤影、無功而返後,回師途中,有一天,他對身邊的近臣楊榮、金幼孜說:

「昨夜三更我做了個夢,有個像畫中神人模樣的告訴我:‘上帝好生’。難道上天有意保護他們(蒙古人)嗎?」

行軍途中,朱棣看到往年用兵時,死在塞外的兵士白骨累累時,不禁心生惻然,於是命人收拾路上的遺骸,並親自寫了祭文,悼念歷年北伐陣亡的軍士們。

就在朱棣臨死前一年,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他再次禦駕親征蒙古韃靼部,當走到宣府鎮(今河北宣化)時,奉朱棣命令、秘密暗訪建文帝行蹤的胡濙突然在半夜到訪,當時,兩次外出暗訪的胡濙,在外時間已達14年之久。

史書記載,當時朱棣已經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於是胡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出。」在這次談話之後,篡位已經整整21年的朱棣,似乎是獲得了有關建文帝生死去向的某種重要資訊,於是,「至是疑始釋」的朱棣才下令胡濙停止暗訪,此後也是在這一年,當第六次下西洋的鄭和回國後,此後一直到死,朱棣都沒有下令鄭和再次下西洋。

對於朱棣來說,胡濙帶來的某種資訊,極大緩解了困擾他心中多年的焦慮症,那就是建文帝或者已死,或者已經出家、完全放棄抵抗、遁身世外了。

他最重要的心事悄然落地,他的生命也即將接近尾聲。

於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他再次踏上了北伐蒙古的征途,當年七月庚寅日,沒有捕捉到蒙古人的明軍無功而返,當大軍行至榆木川(今內蒙古海拉爾)時,不可一世、戎馬倥傯的永樂大帝朱棣終於在殺伐屠戮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朱棣去世後,隨行的內臣馬雲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密商,用軍中的錫器熔鑄成一具棺槨裝殮朱棣,然後殺掉錫匠,對外則讓人照常上膳,營造出朱棣仍然在世的假象,並派人密報太子朱高熾,隨後,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而朱棣則下葬北京天壽山長陵。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6張

▲朱棣畫像

朱棣死後,依照他生前的遺願,30多位宮人被要求殉葬,他最寵愛的愛妃韓氏在被迫上吊自殺前,一直呼喊著自己的乳母說:「娘,我去了!娘,我去了!」話還沒說完,宦官們便將她腳下的小木凳給撤掉了,留下韓氏在繩索上掙紮了小一會,最後才氣絕身亡。

而我們從歷史教科書中得知的那個「強大昌盛」的永樂朝,實際上在朱棣駕崩時,整個大明國已經「人民流離,餓殍盈路,稅糧逋負,鹽賊橫生」,由於連年用兵、六下西洋,大明朝國庫實際上早已虛空,其中朱棣在位時,全國更出現了多達40起「民亂」和「強賊」。

到了朱棣統治晚期的永樂末年,大明國內甚至連向來號稱富庶的蘇州、常州、嘉興、湖州等地,都出現了成批的「強盜」和「流民」,如果不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和孫子朱瞻基恢復治理、力挽狂瀾,或許,朱棣也是一個亡國的隋煬帝。

在建功立業與焦慮狂躁之間,在聖君與暴君之間,他時而A面時而B面,歷史不斷反覆,他有幸成為了創業者,而不是毀滅者。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記得隨手點個在看以示鼓勵呀~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版

王天有等:《明朝十六帝》,故宮出版社2010版

張宏傑:《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版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7張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8張

焦慮症患者朱棣:他像隋煬帝,仰慕唐太宗,卻活成了趙光義 歷史 第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