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摘要:回溯歷史,西班牙帝國的建立與幾個因素密不可分:西班牙王國的統一、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對世界進行瓜分等等。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西班牙王國的統一為西班牙帝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條件。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歷史 第1張哥倫布歸來

在世界民族國家發展史上,西班牙帝國的興盛不能說是曇花一現,但也只有100多年的時間。史學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西班牙帝國的興起以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為開端,到1588年英軍採用火燒連船的戰術,完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從此,西班牙帝國開始走下衰落,其海上霸權為英國所取代。西班牙帝國一般指西班牙在美洲、太平洋及其他地方的殖民地,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卡洛斯一世時期,西班牙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合二為一。費利佩二世時期於1580年兼並葡萄牙帝國,並獲得了其廣闊的殖民地,把半個亞平寧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和幾乎整個中、南美洲歸為己有,還包括亞洲的菲律賓群島。西班牙語言、文化、法律、習俗等在這些地區和國家,至今仍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回溯歷史,西班牙帝國的建立與幾個因素密不可分:西班牙王國的統一、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對世界進行瓜分等等。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西班牙王國的統一為西班牙帝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條件。

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國做到聯合

13世紀下半期,伊比利亞半島出現了三個基督教國家: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和葡萄牙。1095年葡萄牙是卡斯蒂利亞的附屬國,1143年成為獨立王國。

卡斯蒂利亞在西班牙諸王國中勢力最大,其國土約占半島總面積的3/5。國王和封建領主在收復失地的過程中,將大部分土地占為己有,形成強大的封建專制階層。卡斯蒂利亞擁有廣大的山區,適於牧羊業的發展,封建主組成了「牧主」同盟,而王國則賦予該同盟很多特權,他們擁有自己的財庫、行政機關和法庭。也就是說,當時的牧主同盟事實上掌握著國家的政治實權。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歷史 第2張1210年間的卡斯蒂利亞(粉紅色)和阿拉貢(綠色)

阿拉貢是半島上的第二大國,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內陸部分、沿海的加泰羅尼亞和巴倫西亞地區。最初的阿拉貢內陸地區是最為落後的地區之一,封建領主占有龐大的封地,並享受豁免權,農民由於受領主的剝削,生活十分貧困。1462年,加泰羅尼亞的農民發動了大規模的暴動,圍攻城市、堡壘和寺院,鬥爭持續達10年之久。

尖銳的階級鬥爭和尚未完成的光復運動,迫使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以王室聯姻的方式做到王國統一。1469年,卡斯蒂利亞的王位繼承人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I)和阿拉貢王子費爾南多結婚,為兩國政治統一奠定基礎。1474年,伊莎貝拉繼位為卡斯蒂利亞女王。1479年,費爾南多也登上了阿拉貢王位,兩國正式合併,西班牙做到了統一。但是,這種統一只是王冠的統一,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加泰羅尼亞、巴倫西亞地區依然各自為政,保留著各自的行政、司法、財政制度。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歷史 第3張伊莎貝拉一世和費爾南多

在封建君主制度的廢墟上,聯合王國的君主們尊崇「君權神授論」思想,開始從行政、法律、財政、社會階級等多個方面樹立王室的絕對權威,做到卡斯蒂利亞阿方索十世的君主專制思想,封建君主等級制開始向君主專制方向演變。

統一王國著力改革各種制度,樹立王室絕對權威。費爾南多和伊莎貝拉十分關心對卡斯蒂利亞各種法規的編纂和制訂,1484年法理學家阿隆索·迪亞斯·德蒙塔爾沃(Alonso Díaz de Montalvo)受權編纂完成了《卡斯蒂利亞王室教規》(Ordenanzas Reales de Castilla)。聯合王國議會在1480組織成立了王室顧問委員會(Consejo Real),這一委員會成為國家君主政體的核心,同時重新改組聖兄弟團(Santa Hermandad),整頓社會秩序。1476年在阿隆索·金塔尼利亞(Alonso de Quintanilla)的主管下,統一王國實行了重大的財政改革,1477~1479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財產普查。隨著政治體制的變革,當時社會各階級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高層貴族的特權受到了限制,中產階級變得越來越重要。下層階級的地位也有所改善,加泰羅尼亞於1486年還正式廢除了家奴。

西葡兩國對大西洋島嶼的爭奪與調解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占領後,西班牙與中東之間的貿易被迫中止。與地中海地區的其他港口城市一樣,巴塞隆納經濟進入蕭條時期。君主們逐漸將目光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由此引發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在大西洋上的領土之爭。早在1425年,葡萄牙亨利王子就派出了一支2500人的遠征軍去征服大加那利群島,遭到了土著人的抵抗而未獲成功。卡斯蒂利亞國王得知這個消息後,次年派出以布爾戈斯主教為首的代表團與葡萄牙交涉,提出卡斯蒂利亞對該島嶼擁有主權,禁止葡萄牙人占領該島嶼。對此,葡萄牙不予理睬,繼續向該島派出遠征軍,並設法說服卡斯蒂利亞國王放棄對大加那利群島的主權要求。

為了解決兩國之間的嚴重糾紛,從1493年起,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從中多次進行調停和仲裁。1494年6月7日,西葡兩國終於簽訂了「索爾德西利亞斯條約」。條約規定,在佛得角群島以西370里加(1里加約為5.92公里)處劃定了一條界限,即所謂的「教皇子午線」。這是殖民列強第一次瓜分殖民地,最終確定了兩個國家擴張的分工:葡萄牙向東、西班牙向西。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以及殖民擴展

在收復被穆斯林占領土地的同一年,1492年10月2日,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意外發現美洲新大陸,成為西班牙歷史上最具深遠意義的大事,為統一王國推行海外擴張政策,建立龐大殖民帝國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哥倫布(1451~1506年)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的一個紡織工人家庭,曾先後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他從小熱愛航海事業,喜歡讀《馬可·波羅遊記》,對前往東方國家的探險懷著濃厚的興趣,堅信地圓學說,認為從歐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可以達到中國和印度。為了做到這一願望,他於1483年向葡萄牙國王請求資助,但遭到了葡王的拒絕。1486年,他又求助於西班牙王國,但因當時西班牙國王正忙於攻克被穆斯林占領的最後一塊土地而未予理睬。此後,他尋求義大利、法國、英國等君主的資助,但均未能獲得成功。1492年春,在一位西班牙牧師的引薦下,伊莎貝拉女王召見哥倫布,在聽取了他的詳細計劃後,女王采納了他的建議,並給予了積極的資助。1492年4月17日,女王制訂了約定書,封哥倫布為海洋艦隊司令,授海軍大將軍銜,預先封其為 新髮現土地的世襲總督。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歷史 第4張哥倫布畫像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1492年8月3日凌晨,哥倫布帶著國王的國書和兩名阿拉伯語翻譯、87名水手,分乘三條帆船,從南端的巴羅斯港出發。經過70多天艱苦的海上航行,終於在同年的10月12日凌晨看到了陸地。哥倫布最先跳到了這塊 新髮現的土地上,並插上了西班牙國旗,以西班牙王國的名義宣布此地為西班牙領土,並把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這塊新「發現」的土地就是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的華特林島。哥倫布誤以為這塊地方就是東方印度的一部分,於是稱當地的土著人為印第安人,其實這個島上的印第安人為泰諾人。隨後,哥倫布繼續向西航行,到達了幾個小島,最後抵達古巴和海地。此次探險中,哥倫布並沒有發現傳說中的黃金和白銀,只發現了吸煙的土著,這些人用捅火棍狀的木桿吸食一種野草燃燒的煙。1493年,哥倫布開始返航,他帶回的東西非常有限,只有少量的黃金和幾個印第安人。

在此之後,哥倫布又在1493年春至1504年期間進行了3次西航,陸續「發現」了牙買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加勒比海中的一些島嶼,以及南美洲東北角的厄里諾科河口和中美洲的洪都拉斯與巴拿馬。

哥倫布航海大發現,激起國內對新大陸的探險和征服熱情。1513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Vasco Núňez de Balboa)探險達到了太平洋;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西班牙探險隊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參加這次探險活動的水手為267名,分乘五條帆船從塞維利亞港口出發,他們橫渡大西洋,沿著巴西海岸南下,於1520年10月底駛入了南美洲南端的一條非常狹窄的海峽(後來被稱為麥哲倫海峽)。麥哲倫的探險隊在太平洋上經過了3個多月的艱苦航行,於1521年抵達了菲律賓的薩馬島和宿務島,4月27日又登上了馬克坦島,麥哲倫遭到該島居民的伏擊而去世。隨後同伴埃爾·卡諾接替他按照既定的航線繼續探險活動,經印度洋繞過非洲,終於在1522年9月7日返回西班牙。這支探險隊伍飽受饑餓、瘟疫、土著人的襲擊等各種困苦,完成環球探險後,生還者僅18人。

這一時期出現如此狂熱的探險和擴張行動,主要是受國內各種需求的驅使。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均加入了擴張的行列。國王具有擴張的野心,因為擴大了疆域就意味著國王可以擁有更多的財富;貴族們也非常喜歡擴張,與西歐其他國家一樣,中世紀大多數地區實行長子繼承制,家族的財產一般只由長子繼承,其他兒子一旦成年,必須自謀出路,特別是光復運動後,貴族們熱衷於通過海外擴張進行掠奪;商人大力支持擴張,西班牙與中東地區的貿易被切斷之後,商人迫切需要開辟新的貿易航線,開辟新的市場,追求更高的商業利潤。至於普通民眾,他們也希望通過擴張來改變社會地位,擁有自己的土地。

對東方產品的需求也是推行擴張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自十字軍東征以來,東方的物質對西班牙人具有相當的誘惑力。在他們看來,產自東方的各種物產,例如香料、甘松香、檀香、樟腦、肉桂、丁香、辣椒等調味品,特別是辣椒,可以為許多醃制肉類制品起到調味和去除異味的作用,因此對這些東方調料品的需求量很大。

除了國內的各種需求之外,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和技術的發展,也為地理大發現準備了各種必要條件。

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地理大發現提供了科學理論與工具。13~15世紀西歐人的造船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普遍用於航海船上。在此基礎上,葡萄牙人開始使用確定緯度所必須的象限儀。中國發明的尾舵、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多桅桿和雙層船殼等造船技術,也廣泛地應用到了西歐造船業,使得他們得以製造重達600~800噸、技術裝備先進、快速靈活、經濟實用的多桅快速大海船。這種能夠適應不同風向和海流的船只,適於遠洋探險活動。

其次,地理學的發展為探險活動提供了實踐指南。15世紀的西歐地理學已經開始打破中世紀聖經地理學的界限,地圓學說普遍流行,地圖繪制技術也相當發達,早在14世紀就已經繪制了標明海岸線和港口位置的航海圖。在15世紀後葉,義大利著名科學家根據地圓說和地理知識繪制了一張「世界地圖」,這張圖雖然在很多方面並不準確,但是向世人展示了在球體面積上的世界地理面貌,激發了人們大膽探險的興趣。地理學知識的進步,以及哥倫布對這種新思想的接受成為探險活動的理論工具。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歷史 第5張

胡安德拉科薩地圖(1500年),這是已知最早的歐洲人繪制美洲的地圖,現藏於馬德里海軍博物館。

再次,推行重商主義的歐洲專制王權為地理大發現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物質上的支持。當時西班牙女王的遠見卓識為探險活動提供了物質上的保障。哥倫布及其他航海家的多次探險活動均是在女王資助下進行的。

16世紀是對外擴張的重要時期。對外殖民擴張以「新大陸」為中心目標,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前往美洲大陸,標誌著西班牙開始向美洲大陸推行全面的殖民擴張計劃。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對美洲的殖民擴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占領海地和古巴;其次,征服阿茲特克王國及中美洲地區;第三,征服秘魯及南美洲的廣大地區。經過前後幾批征服者的入侵,到16世紀中葉,中、南美洲的廣大地區(除葡屬巴西以外)均被劃入到西班牙龐大帝國的版圖之內。殖民者按照羅馬人治理和同化伊比利島的方式,從制度上推進美洲大陸的拉丁化進程。

君主制和中央集權制逐漸地被移植到美洲殖民地,並借用了拉丁美洲古代文明中的政治統治機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統治制度和行政體制。

(文/張敏,編輯/毛乃高,圖片來自網路。未完待續,敬請關注。原標題:西班牙帝國的興盛與衰落)

作者簡介

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為何曇花一現? 歷史 第6張

張敏,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西班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特聘教授;曾在荷蘭蒂爾堡大學、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馬德里自治大學、英國皇家科學院、德國弗萊堡大學、比利時科學院、芬蘭科學院、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等大學與智庫機構進行訪問與研究。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科技創新領域首席研究員,先後主持和主要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研究項目:《歐盟國家經濟改革理論與實踐》、《西班牙政治與經濟研究》、《歐洲國家政黨研究》、《歐盟國家低碳經濟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

參與撰寫《歐洲國家藍皮書》(年度系列報告,從1996至今),主編之一《葡語國家藍皮書》(始於2015),《中國對外援助》(合著)、《歐盟國家經濟改革理論與實踐》(合著)、《歐洲資本主義的未來》(合譯)、《當代西班牙經濟與政治》(獨著)、列國志《西班牙》(獨著)、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科英布拉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方)、中國歐洲學會理事、對外經貿大學葡語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

這里是每天帶給你驚喜的小石頭

微信公眾號:yimeishit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