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更令她意外的是,她跟這幾個朋友的關係不但沒有因為「麻煩」而疏遠,反而因為「麻煩」更加親密了。面對一個12歲孩子的請求,比爾沒有拒絕,他為喬布斯耐心解答完問題後,給了喬布斯頻率計數器的器件,並且為喬布斯提供了來自己公司實習的機會。
在我們從小的教育體系中,接收的信息總是:獨立、堅強、不要麻煩別人。
於是我們奉行著這種處事原則,跌跌撞撞至今,才發現我們的「不麻煩」是一種禮貌的疏離,替我們阻隔了與他人親密的可能。
約翰·那恩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我們所存活的世界,人際關係交織出一張巨大的網,我們如果把周圍的線剪斷,我們的世界中就會破一個洞,洞中站著孤單的自己。
君子於世,不是與世隔絕便是最好,而是如水如玉,潤澤著別人,也接受著別人的善意與援手。
學會麻煩別人,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前段時間,我有位女性朋友,因為生了寶寶後一直在家里照顧孩子,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有機會出門工作,幾年的事業空白讓她在找工作上沒有什麼自信,而且也不太了解行業與行業,崗位與崗位之間的內情和差別。
她一開始的時候,不敢麻煩別人,更怕給別人出難題,到時候影響關係。自己悶著頭到處碰運氣,但一個好機會都沒碰上。她婆婆勸她,可以找朋友幫幫忙。
她向關係不錯的幾個朋友開了口,表達了自己的難處,朋友們都很積極的支持她,給她提供了很多門路,而且把自己這些年的職場經驗都分享給她,讓她對回歸職場這件事,重拾了自信。
更令她意外的是,她跟這幾個朋友的關係不但沒有因為「麻煩」而疏遠,反而因為「麻煩」更加親密了。
當她再三向朋友表達:給你們添麻煩了。朋友卻說:「這是哪里話,朋友之間哪能叫麻煩呢。」
當我們相互幫助,相互體貼,共進共推去解決一個難題時,我們只會更貼近。
喬布斯曾說:「許多人從來都不願意拿起電話,從來不求助於別人,有時這就區分了行動者和做夢人。」
12歲的喬布斯,在設計一個機械裝置時卡在了一個環節上。喬布斯直接撥通了大名鼎鼎的比爾·休利特的電話:「你好,我叫喬布斯。我12歲,是個中學生。我想做一個頻率計數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多餘的器件可以給我用?」
面對一個12歲孩子的請求,比爾沒有拒絕,他為喬布斯耐心解答完問題後,給了喬布斯頻率計數器的器件,並且為喬布斯提供了來自己公司實習的機會。
其實,遇到難題時敢於麻煩別人,本身就是一個積極開放的態度。給我們自己一個向外界取經的機會,也給外界一個認識我們的機會。
那麼,你為什麼不敢麻煩別人呢?
知乎上曾有人提過這個問題:「不想麻煩別人」和「不願被別人麻煩」的心理是不是很好?
有一個高讚回答是這樣的:
「在求助的過程中,並非單純地找別人要東西。
求助者在此過程中付出了:自尊心、信任的風險;施助者也不是單純地付出,他獲得了尊嚴、人際信任感。
不願麻煩別人,其實是你不願意付出這些心理代價。或者說,在你的價值體系里,尊嚴面子很重要。」
說白了,你不願麻煩別人的背後,內心深處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真的怕別人麻煩,而是你害怕,害怕被拒絕,害怕自己不配,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缺愛,缺安全感,不配得到感。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的自卑作祟,在給自己設限。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是值得的,在別人眼里也是值得的,我們值得被愛,值得被幫助,我們值得朋友的付出。
我們要相信我們的身邊人,他們不會因為我們有「麻煩」而疏遠我們,他們會用他們能做到的最好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同樣的,如果是他們遇見了「麻煩」,我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親情,愛情,友誼。就是在這樣的來來往往中越來越親密,越來越牢固。
但我們也需要明白:不要害怕被拒絕,如果對方真的拒絕了,也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幫助我們,他們不是否定我們本身,而只是因為他們的處境讓他們沒有幫助我們的能力。
比如你借錢的時候,他剛好沒有錢可以借;
比如你需要對方陪伴的時候,他那天剛好有事脫不開身……
他們不是因為不喜歡你、不認可你,所以才拒絕你,而僅僅只是你需要的東西他們提供不出來。
別因此而責怪他們,也別因此而否定你們的關係,甚至否定你自己的價值。
而考驗我們情商的地方,也恰恰在這里——麻煩別人是需要尺度和界限的。
別把對方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的,要學會感恩,即使你們關係再親密,都要記得,幫助你是情分而不是義務。
麻煩別人,也需要審時度勢。如果你明明知道對方最近缺錢,還要對方借錢給你,如果你明明知道對方最近雜事纏身,還要求對方擠出時間陪伴你。
這些都是綁架,是對感情對真心的消耗。
除此之外,還要始終記得「禮尚往來」。就像我們之前說的,感情都是在來來往往的「麻煩」中升華的。若是只有「來」,沒有「往」,單方面的付出必定不會長久。
胡雪巖曾經說過:
「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願意為你打傘。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吧。這也是我下雨時即使不帶傘,也不會被淋濕的妙法啊。」
人類,是群居性、社會性的動物。因為單人的力量太渺小,太有限,所以想要更好的生活,就需要學會求助。
這不是弱勢,而是智慧。
>學會「麻煩」 別人,是幸福生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