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1張

「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感情專家溫格·朱麗在《幸福婚姻法則》中寫下這句勸慰的話語時,或許沒想到這還可以是一句預言。在日本,平均每個月都有超過13萬絕望主婦會在「老公去死.com」(danna-shine.com)網站上寫下自己最真心的詛咒,《死亡筆記》不只是一個「腦洞」。

最近一部美劇《致命女人》將「why women kill」女人殺人為哪般這一問題直接地拋到了觀眾眼前,三位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女性:60年代的家庭主婦、80年代的社交名媛和2019年的精英律師,處理著婚姻中的不忠行為。一眼可見桃色疊加一點血色刺激的爽劇配方,但如果說僅粗暴地將其定義為「撕老公」的復仇故事,無疑是散發著某種「山頂洞人」氣息的「苦情」濾鏡下對人妻們的最大誤讀:她們不是仇視老公/男性,只是單純地鄙視他們而已。因此,與其說《致命女人》以獵奇向取勝,不如說它的成功在於直視了人性深處的陰影面。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2張

對於海外劇而言,「時代早已變了,談戀愛哪有殺老公好看」。2016年日劇《我的恐怖妻子》演繹了比咖啡豆更黑的婚姻遊戲,《消失的愛人》展示了兩情相悅、天造地設的浪漫故事如何走向一出驚悚案件,《絕望主婦》戳破了世間完美夫婦的謊言。這一次,馬克·切利執導的《致命女人》「復刻」了他編寫《絕望主婦》的故事,不同的是,跳出了家庭倫理的框架,將《大小謊言》中尚披著的一層完美受害者的皮掀去,簡單又露骨地呈現著「殺夫」的事實。

《致命女人》回答了,「如果女人不是為了反抗/報復男性壓迫而殺人,還能為了什麼」?這一提問暗藏偏見地將男人劃為女人生活的圓心,而現實只是因為有時「死亡比離婚更便宜」。劇中從1963到1984再到2019,女人面對的主題依然圍繞著情愛和出軌,倘若追問「到底有什麼進步」,確實不夠有獨立與覺醒的意味。所以說,《致命女人》是一出非典型「女性主義」作品,少了一些精心地加工與雕刻,比起女權,更關注的是女人。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3張

故事發生在美國帕薩迪納的同一棟別墅里,以平行蒙太奇將分別發生在60年代、80年代、2019年的三個故事巧妙地縫在了一起——電影《時時刻刻》的敘事手法。這棟華麗別墅里的女主人,宿命式的走向了同一種命運。「激情可以變成嫉妒,愛可以變成暴力,最偉大的愛情故事,都以死亡收場」。

馬克·切利的鏡頭切換與敘事節奏的運用都十分高效,三人命運相交、時空縫合的點借用了鄰居男孩的「圍觀」之眼。從小男孩長成青年再到耄耋之年,他發現每段看起來完美、令他艷羨的婚姻都以命案結束,這讓人大跌眼鏡,然而他身邊的女人們似乎並不這麼想——60年代時還是小男孩的他見證了一次謀殺,他的媽媽告訴他:「婚姻比想像中難多了」;80年代身邊的未婚妻告訴他:「因為殺人比離婚便宜」;2019年再次見證謀殺案,他白髮蒼蒼的妻子在一旁悠悠地「補刀」:「我也能這麼幹」。

三個故事都深深刻有時代的印記。60年代的家庭主婦貝絲·安,是一位典型的60年代美國選擇回歸家庭的中產階級主婦,端莊的茶歇裙、整齊的金色捲髮、賢惠溫柔的招牌微笑。她的生活完全圍繞著服務丈夫展開,丈夫敲敲杯子,她便自發為他續上咖啡,當熟讀彼時問世的女性主義著作《女性的奧秘》的鄰居指出,「這是對待女傭的方式」,貝絲毫不在意,甚至驕傲地回擊:「我的丈夫是一個出色的養家者,他值得我為他這麼做。」她曾問丈夫,「如果你死了,那我會是誰?」得到丈夫不假思索的回答是:「我的寡婦」,貝絲人生的附庸性一覽無餘。丈夫出軌年輕貌美服務生的事實,突然將她的人生拖進了失控或者說另一種「覺醒」之路。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4張

80年代劉玉玲出演的名媛西蒙尼更「女權」一些,「我的人生就是很完美啊」,美貌、魅力、地位、財富,她擁有一份屬於自己完整而獨立的人生與價值,甚至在家中占據更主導的地位與話語權,可以隨時選擇將不忠於婚姻的丈夫掃地出門。然而,盡管不受制於某個具體的人,可免於被拋棄、被摧毀的命運,但她依然受困於抽象無形的男權社會所帶來的壓抑。一方面,虛榮的她不能允許公開兩人離婚的訊息;另一方面,她仍舊感受到真實的挫敗:「我總認為自己是個非凡的女人,但如果沒人想愛我,我能有多非凡呢?」

當視角轉換到2019年,女主角是踐行開放式婚姻的女性主義者。然而丈夫支持的背後卻是以愛之名的不勞而獲,他不付出、只索取,在享有妻子養家的福利後,仍舊會對一個清潔房間、會做飯洗衣服的女人癡迷。相應的,在時代的前行中,她們的丈夫亦各有特色:60年代的丈夫相信,「愛照顧人的女生最性感」;80年代的丈夫選擇魅力,「她的出場太驚艷了,你能從她的走姿看出來,她知道她美若天仙」;2019年的丈夫會對泰勒在女性遊行中所作的廢除父權制演講而心動。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5張

時代雖然在變化,但人對於感情的追求、對於親密契約的渴望,並不會發生從有到無的質變。女性的魅力與衡量價值被更多樣地發掘,然而她們終究要面對同一個問題。貝絲的故事線最易被「女性主義」所識別,她的抗爭與覺醒都顯得更加「合情合理」,當她改變自己迎合丈夫、努力修復關係只換來又一次的謊言,丈夫對她的開心無動於衷:不影響給我做可口的晚餐,隨你幹什麼。她終於覺醒:並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相較之下,西蒙尼與泰勒的故事總顯得有些「膚淺」和肥皂劇味,她們復仇的動機不那麼站得住腳,似乎讓故事流於表面獵奇與刺激。先不提後面故事會如何展開——主創曾透露殺人者並不全是主婦們,這些「抓馬」橋段真的廉價嗎?換種問法,這一問題的核心在於:女人可不可以從完美而苦情的受害者身份上松松綁呢?戲外更諷刺的現實是,當海外劇在反思婚姻制度、女性的力量與價值時,我們在追劇時看到片頭投放的卻是號召「女人美了才完美,女人美了才完整」的整形APP廣告。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6張

《致命女人》片頭漫畫呈現的種種「殺夫」場面,很有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的既視感,監獄里六名女囚因殺掉自己的丈夫或情人而獲罪,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丈夫與妹妹偷情、情夫想要與自己分手,甚至是丈夫嚼口香糖太大聲……這里面的女性當然並不無辜,但「她們跟男人一樣,有愛、有性、有欲,有自私、有痛苦、有罪愆,也有可堪同情之處」。

她們出於人性與欲望所做出的選擇,能否被正視呢?或許,只有當道德的準則不只要求女性這一性別時,女人作為整體而複雜的人,她的欲望才能夠真正被接受。至少,《致命女人》給出的示範是,除了追問why women kill,還需我們更深地去感同身受,去反思婚姻制度,或許這正是不夠出彩的2019年的故事被填上去的意義所在,「只有那時你才能明白她做出的選擇」。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作者:韓思琪 編輯:羅皓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女人為什麼要殺人?從「絕望主婦」到「致命女人」 情感 第7張

匿名評論|脫掉舞鞋的嚴歌苓為什麼沒有變得更自由

林克歡先生悼童道明先生:輕若鵝毛的微笑

神劇紛紛崩盤,使女也不例外:虛構的花園里,蟾蜍在逐漸失真

賈樟柯開拍《一個村莊的文學》,餘華、賈平凹等友情出演

《痛苦與榮耀》:阿莫多瓦的「精神自傳」

.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