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Study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終身學習,向死而生」
我放棄了很多已經得到和即將得到的利益,在29歲時跑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著名的語言與語音處理實驗室讀博士、做研究。在那里,我遇到了很多世界級的大師,見識到了許多過去在國內見不到的技術,眼界才開闊起來。如果沒有這段經歷,我可能就像那只「夏蟲」,自己覺得過得很好,並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抱著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的東西,是因為他們已經很滿足於自身的成就和環境,或者說他們已經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然而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
莊子在《逍遙遊》里講了大和小是相對的,我們自己覺得很大的東西,放到更大的環境中就顯得渺小了。同樣,《逍遙遊》里還講到時間的長和短也是相對的,寒蟬的壽命很短,而大龜的壽命就很長,它把500年當作春,把500年當作秋,但是它相比大椿這種古樹,就又顯得很短了,因為大椿樹把8000年當作春,把8000年當作秋。
很多人做的看似重要的事情,如果跳出自己認識的局限看,其實是可有可無的。
錢鍾書在《圍城》中講了這麼一個觀點,借書有利於男女之間的交往。但是富蘭克林的方法卻很有創造性,他去向對方借書。
當然,如果僅僅是為了交朋友而閱讀,還是有點兒太功利了。今天我們的閱讀,很重要的是為了改變當下的生活方式。特別是當互聯網出現後,我們很容易獲取知識,而對於成為一名閱讀者的需要其實反而超過以往任何時候。
我們每天刷小視頻、刷消息,但是半個月後那些內容我們根本記不住,也對我們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恐懼一生怕自己錯過些什麼。
蘇格拉底臨死前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而審視人生需要有閒暇。
讀書則不同,尤其是在讀紙質書時,我必須有比較長的時間不做其他事情,這樣才能入境。正因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審視人生。但是我們如果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去找一本書閱讀,未必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很多勵志的書籍、快消費的書籍便是如此。讀者們通常會發現里面都是些絕對正確又絕對無用的大道理,不免掃興而去。
(本文素材選編自《見識》吳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