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一個人,一本書,一次行程!
喜歡一個人的旅程,曾經一本《在路上》一直陪伴著我走過很多的路。後來有一次在飛機上認識了一個和我有著同樣愛好的人,他因為工作原因幾乎天天到處的跑。他和我一樣喜歡一個在途中的感覺,他說厭倦了人和人的交流,寧可選擇人和書的交流。分手的時候彼此留了電話,說好經常聯繫,我把《在路上》送給了他,希望能陪他度過每個自己的旅途,就象當初陪著我一樣。以後我們再也沒聯繫,我想我們倆都屬於那種愛獨自旅行的人,旅途中認識的你我,就如外出時突然遇到飄落的小雨一般,會逐漸的被淡忘。現在他的電話號碼早已無法找尋,不知道我的那本《在路上》是否還陪伴著他。再後來,《麥田守望者》、《百年孤獨》這些平日裡根本沒有心情仔細讀進去的書,就成了我行李箱裡的常客。
小學畢業的那個暑假裡,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喜歡上了看書,《兒童文學》、《少年文藝》、《安徒生童話》等等的,也不管能不能看得懂,反正就是開始糊塗的看個不停。上了國中後逐漸發現讀書多的好處,我的作文逐步的變成班級裡的范文,寫起東西來也順暢了很多。剛開始寫的是詩,字裡行間肯定脫不了兒時的幼稚,現在看起來可能很可笑,但當時很認真的,後來把自己國中寫的那些詩整理成冊,起個名字叫《繁花柳絮集》。有一次學校裡要參加一個市裡組織的作文大賽,我的作文被老師推薦上去,後來我獲獎。那是我的文章第一次變成鉛字,記得作文的題目叫《春天》,可惜記錄那段輝煌的作文集卻在多次搬家過程中遺失,再也找不到了。從那以後,我喜歡放學後去一處有樹林和池塘的地方,在那裡背古詩,背徐志摩,背席慕容、然後自認為非常懂得研究普希金,了解莎士比亞。
再後來在家裡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很小,但我很高興。窗前種上一棵青藤,很快綠綠的藤絲就爬滿了窗戶,每天清晨陽光透過青藤照進房間,感覺好得很。一張小床和滿床的書可能就是我的房間最有特點的地方了。起個名字叫「四方書齋」,還為其寫了個《四方書齋賦》,然後給自己起個名字叫四方客,自認為這樣就也算是個文人了。過了沒多長時間,書齋的名字又被我改成了「凌波書齋」取水仙的別稱「凌波仙子」之意,希望自己能在以後的生活和寫作過程中,看清楚世間的污濁,筆鋒能象水仙一樣的秀麗挺拔。仙子自然是沒做成,我也無法擺脫進入塵世的事實。而我的筆名幾經變更,最後落在是守望上。這個名字來自《麥田守望者》,雖然我始終沒有完全弄懂這篇文章的真正內涵,但那種守護在麥田邊,為孩子們做最後一道防線的思想卻和我凌波書齋的初衷不謀而合。所以雖然現在聽起來守望這個名字已經俗的不能再俗了,但我還是一直在使用著。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像我這樣總是不時地寫點東西,但我知道肯定很多,而且是越來越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能知道,記得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總喜歡去書店,那個時候書店裡是真正的冷清啊,幾乎沒有什麼人。可現在呢?雖說是網路已經幾乎能代替書店了,但書店裡的人卻是越來越多,文學的回歸讓我感覺到很欣慰。
兩年的項目組生活又給我帶來了另一個別號「背包客」,因為他們經常在周末的時候找不到我,那時候我或者去天津聽了段相聲,或者去大連吃了頓海鮮,或者去潭柘寺看看古廟,或者把自己泡在書店裡呆上整整的一天。就一個人,背一個小小的包,那麼簡單的行走在路上。現如今,我已無法獨自旅行,生活中太多的規則約束了人,也約束了心。突然很懷念一個人旅程的日子,回想起來,那麼的清淡,象泡了很久很久的茶。
或熟悉或陌生的街道,流水般的人群騷動著時間的脈搏,
我偷樂與無人相識的街頭,回想起兒時家門前的梧桐樹,
這個季節它應該落下了滿地的金黃。
那時我們就坐在樹下,把金黃一片片的撿起,壓在書裡,陪我一個人旅行。
>【原】一個人,一本書,一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