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第三屆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在中國澳門落幕。
周杰倫在盛典上的亮相是他2021年度的首次營業,也是這檔頒獎禮最大爆點之一。當《給我一首歌的時間》等經典歌曲再從他口中唱出時,人們名為青春的DNA動了,「周杰倫yyds」的話題再上熱搜。
與此同時,「華語十大熱歌」也在盛典上一並公布,包含《白月光與朱砂痣》《踏山河》《浪子閒話》在內的多首網路歌曲完成了屠榜。「華語樂壇完犢子」、「重返彩鈴時代」的討論愈演愈烈。
「華語樂壇要完」和「周杰倫牛叉」的聲音在輿論場裡形成奇妙的交織——似乎每每發布類似的榜單,周杰倫和他出道時諸神混戰的華語樂壇就要被集體緬懷一次。大概沒有人能想到,二十年後我們還在聽周杰倫。
「周杰倫還是永遠的神」
在《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我不配》《安靜》《軌跡》等金曲的串燒時間裡,昨晚的TMEA盛典現場仿佛周杰倫的演唱會。
而在互聯網上,相幹演唱片段僅在B站一家當晚就收獲了百萬播放量,即便是第二天下午仍有七八千人同時觀看;各個社交平臺與社區的熱搜熱詞更是不在話下——紅了二十年的周杰倫好像還是「頂流」。
#高光音樂現場 青春從未老去,故事始終繼續。第三屆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 #周杰倫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我不配》《安靜》《軌跡》熟悉的旋律響起,青春的樂章始終彈奏,屬於你的故事永不散場。時光未老、故事繼續,這一次,讓我為所有人的青春唱首歌。
前些日子,蘋果發布了Apple Music 2021年度熱歌,大陸榜單被周杰倫霸榜。排名前10裡周杰倫的歌占了9首,前50裡占了42首,前100裡占了54首;且其中不少歌如《晴天》《七裡香》《稻香》等還是零幾年的作品,對於當下樂壇而言堪稱「降維打擊」——沒想到2021年了,人們還是在聽周杰倫。
好像什麼稱讚也比不上一句「周董牛」直接精辟,回首周杰倫出道的傳統唱片時代,他也常年稱霸專輯銷量榜首。只是在嚴苛篩選機制和實體化傳播的局面下,最後能走到公眾面前的歌手一般都實力過硬,也因此造就了華語樂壇上世紀80、90年代和2000年初的群星璀璨。
展開全文
那時候,年紀輕輕的李宗盛寫出了《凡人歌》,羅大佑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之乎者也》為華語流行樂壇擲下一枚驚雷;再後來,周王林陶、四大三小天後盛世將華語樂壇推至頂峰,為這代年輕人留下了一段輝煌美好的回憶。
在一眾神仙打架中,周杰倫無疑是特別的。在人物文章《一個90後周杰倫粉絲的死心史》裡,作者提到:從《JAY》到《11月的蕭邦》,如今聽來依然驚喜。那時的他,熱衷音樂實驗,把古典樂放進流行歌,把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混搭在一起,編曲上也聰明有趣,用乒乓球打出《三年二班》的節奏,《可愛女人》前奏是一聲口哨和直升機轟鳴。
周杰倫的創作是超前和專業的,正是這種超前和專業讓二十年後的人仍能一遍又一遍聽著少年時的歌。盡管2016年以後周杰倫就沒有再出新專輯,盡管他的上一首單曲還是一年多前的《MOJITO》,盡管「江郎才盡」的質疑時有發生,但兜兜轉轉人們發現,最能打的還得是周杰倫。
華語樂壇又要完了嗎?
當我們在誇讚周杰倫的時候,似乎總要感慨一句「華語樂壇要完」。周杰倫本人、他的歌、這三個字,已經成為這個缺乏巨星的時代裡一枚重要的符號和量尺。
在周杰倫出道第19年時,發生了兩件事——與蔡徐坤的打榜之戰和在演唱會上被粉絲許願唱《學貓叫》。這兩樁在當時引起過軒然大波的事,或許也是華語樂壇變遷的簡明註腳。
2014、15年左右,伴隨商業化造星模式和飯圈文化的引進,中國娛樂圈開啟了流量時代。熱搜、打投數據成為判斷走紅與否的標準之一,唱片時代靠作品質量說話的日子一去不返——粉絲集資買專輯沖銷量成為並不鮮見的操作。
打破了這種「流量繁榮」的打榜大戰,源於網友一句「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的迷惑發問。被激怒的傑倫歌迷成立了夕陽紅粉絲團,眾多名人和企業官微也加入其中,數萬網友酣戰十幾個小時為周杰倫打榜。
最終,周杰倫以「1.1億」的影響力超越了蔡徐坤,並刷新了超話紀錄。這場浩大的行為藝術,讓更年輕的人們見識到了天王的威力。
而當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發展到更成熟的階段,短視訊時代來臨。類似《學貓叫》等憑借十幾秒洗腦旋律占據人們耳膜和心智的短視訊神曲,開始在音樂市場上攻城略地。其音樂性和藝術性在慢慢削弱,創作音樂的門檻也在降低,抄襲、侵權、固定套路、工業化算法寫歌等現象屢見不鮮。
同樣是在昨晚的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上,「華語十大熱歌」榜單面世。包含《白月光與朱砂痣》《踏山河》《浪子閒話》在內的多首網路歌曲完成了屠榜。不少網友和音樂人忍不住評論,「這哪是華語十大熱歌,分明是短視訊十大熱歌」、「15年前的彩鈴只不過換了種方式陪伴我們」。
對此,大V「音樂先聲」感慨:不是青黃不接,是行業努力的方向錯了,都一股腦向下兼容,創作偷懶、粗制濫造,這就是華語樂壇的真實現狀。音樂先聲的話或許並不全面精確,但正是這些因素影響下,人們又聽起了周杰倫、林俊傑、陳奕迅、莫文蔚……
下一個二十年,我們聽什麼
回過頭來看,周杰倫之所以在二十年間長盛不衰,情懷是一部分,作品的質量才是真道理。而人們對「華語十大熱歌」的吐糟更像一種怒其不爭。
大V「盧詩翰」對這場吐槽提出了一個不同觀點,她認為這個榜單反而相比前兩年要進步。「這個榜單的歌曲,好歹是大眾喜聞樂見,真正被市場傳播認可的熱歌。而不是某個飯圈一頓刷,大家都沒聽過的哪個哥哥的歌占領榜單。」「只要不刷數據不搞假榜,就大眾自己選,我相信慢慢會大浪淘沙篩出好作品。」
短視訊神曲流行有其客觀邏輯和市場合理性,就榜單本身來看,這些歌可能就是大眾目前的選擇。但年度十大金曲仍有莫文蔚、蔡依林、徐佳瑩、周深等優秀音樂人的作品,真正的好作品大眾也會投票。
看看電影界,從流量明星成為票房保障到由流量扛旗的項目紛紛慘淡收場,也不過用了三四年。華語樂壇或許也是如此,「算法」、「抄襲」、「假數據」、「固定模式」也非積弊難改。
事實上,我們不妨將被吐槽的熱歌、華語樂壇當下的發展看做音樂市場發展的某個階段。周杰倫是一代人的青春,蔡徐坤是一代人的寄托;賈樟柯電影中的《兩隻蝴蝶》和《老鼠愛大米》,它們也是記錄這個時代的印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