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1張

來源 | 編劇作家聯動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2張

「好作品都是拼出來的」

盧熙京,是韓劇《Live》、《Dear My Friends》、《沒關係是愛情啊》、《那年冬天風在吹》的編劇,從業已有23年。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3張

寫小說出身。據她自己說,不愛見人,一年出來社交的時間沒幾天,但是一旦見人了,一定是帶著目的的深度採訪,不拉著對方聊兩三個小時不罷休,恨不得把對方能采的隱私都采完。

「創作不是憑空想像,編劇只是把看到的、聽到的素材,整理加工,變成故事。」

課上,中國的年輕編劇們提了好多「從自己的創作實際出發」的具體問題,五花八門的都有,恨不得盧編當場解決了,盧編卻困惑了:

「你們是不是把寫作想得太難了?沒那麼難。走出去,採訪你身邊的人,觀察外面的世界,整天坐在桌子前面空想的話,想不出來的。」

她問一個剛從小說創作轉行編劇、對自己感到很不自信的聽眾:

「你覺得你的觀察能力怎麼樣?如果自認沒問題,就已經具備了一個合格編劇80%的條件。」

一直到講座最後,她還在強調,「觀察」和「採訪」的重要性,跟這些相比,「寫」反而變得簡單容易了。

編劇為什麼恐懼?不自信?

「最大的不自信來自對無知的恐懼。」

你對你要寫的東西不了解,不知道該從哪兒入手,自然就慌了。

創作《Live》之前,她也慌,因為對這種底層警察不了解,寫作準備足足用了六個月。

「我自己雖然沒去警察局體驗生活,但我的助手們幫我採訪了幾十位片兒警,我們還搜集了不少相關的新聞和紀錄片,這些素材我們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來討論,每周基本要討論三次,提煉其中的故事。」

「製作人問我,你以前都沒寫過這種題材,能行嗎?我跟她說,我很有信心。因為我已經掌握了很多素材,每天還堅持看一部警察題材的片子,我不慌了。」

一個羨慕韓劇盛產浪漫橋段的編劇,向她討教如何打造這種經典橋段。

雖然盧編以感情戲聞名,但浪漫愛情劇還是寫得少。

經驗跟上面說的是一致的:從你自己身上挖掘,從你身邊朋友的戀愛經歷挖掘。

「每個人的戀愛都是獨特的,但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讓觀眾獲得共鳴。去採訪他們,把素材找到,你的創作來源就有了。」

她也問過愛情戲寫得好的編劇,你的經驗來自哪里?對方告訴她:寫的就是我自己的經歷。

「70%源自生活的素材+30%的想像力=100%成功的經典橋段。」她說。

她每一天都在想如何得到這種金子般的橋段,但很難。有時兩個月,有時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掘到金。

還是《Live》。這個劇的結尾,需要一個主人公的經典橋段,她提前兩個月叮囑助手們幫她想,但大家提交上來的東西總是不理想,她很焦慮,到濟州島閉關,制片人前往探望,看到她的狀態嚇一跳:感覺這人已經被逼到崩潰,這坎兒可能過不去了。

但最後,盧編說她還是想出來了,並且得到了很好的觀眾反饋。

「如果經典橋段是一天兩天內拍腦袋一下就想出來的,恐怕也就沒有現在的效果了。」

韓劇也好,韓國電影也好,它們的創作過程,真是體現了韓國人身上的「拼」勁兒。中國人喜歡講「天分」,誰誰誰是老天爺賞飯吃,言下之意我沒被老天爺打賞,所以我努力了也可能不成,就不努了吧,骨子里透著一股子懶勁兒。韓國人卻喜歡講「勤奮」,不論是導演、演員、經紀人、編劇,沒見過他們公開褒獎什麼天賦,拼的都是「我能不能把這件事幹成」,「為了幹成這件事,我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行」。

這次同來的韓國導演鄭大允(作品有《W-兩個世界》、《不是機器人啊》),2004年入行,2015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當被問到如何能拍出那麼棒的浪漫愛情細節時,這位年近四十歲、斯文內向的文學系高材生說: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4張

「韓劇的觀眾有很大比例——幾乎超過80%都是女性,所以我們要更多考慮到她們的喜好。其實我也不是天生就擅長拍浪漫愛情,韓國有句俗語:‘會不會的,先背了再說’,抱著這樣的心情,邊做邊大量學習、研究,女生為什麼想看這個,別人是如何拍的,多次反復之後,也就會拍了。很多男性導演也跟我一樣,為了拍出讓女性喜歡的劇,雖然不懂深情表達,卻付出了很多努力去學習,最終我們也做到了。」

盧編根本不是那種「靈感型」創作者,她很認真地給大家畫她的「公式」——

第一集,角色A,角色B,分別做了哪幾件事。

第二集開始,角色A+角色B,他們又經歷了哪幾件事。角色A+角色C呢。

每一集都要畫這樣一個表格,和團隊一起,圍繞這些內容一再討論。

甚至需要畫一個坐標圖,縱軸是感情發展程度,橫軸是時間,要在斜線上,標註A+B,或者C+D,分別是在哪個階段,產生了什麼樣的感情。

她強調,「這些情感節點非常重要。」

「寫作當然需要公式。只不過每個編劇都有自己研發總結的公式,沒有一定之規。但都得有,否則怎麼寫呢。」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公式?」

「找你們喜歡的一部劇,看它個10遍20遍,自己總結出來,照著創作就行。」

看起來毫不費力,私底下卻拼盡全力,對他們來說,這是事實,並非口號。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2張

「一切從觀眾出發」

盧編和鄭導,都本能地,時刻想著觀眾。

盧編說,當年她入行的時候,老師跟她說:你的台詞,要寫得淺顯,通俗,最好讓十幾歲的初中生,和六七十歲的老頭兒老太太太都能明白。

可她不這麼想。

原因是:時代變了。現在韓國成年人超過80%都有大學文憑,他們是一路看電視劇看過來的,有些學歷還很高,甚至教授也會看劇,台詞得照顧到他們的需要了。

有編劇問:《沒關係,是愛情啊》第15集男女主角就已經治好了病,為何要單獨用16集一整集來收尾?

盧編解釋:市場需要。當時的觀眾喜歡happy ending(大團圓結局),所以需要這麼寫。擱現在未必了。像《Live》就沒有這麼處理。

時刻研究市場,關注市場變化,是他們創作時自發的條件反射。

比如,韓劇的類型,做到現在,單一類型,不管是家庭倫理,還是青春愛情,都不再能吸引觀眾了,於是需要做一些類型的混搭——懸疑+家庭倫理,奇幻+愛情……類型的多元化正是考慮到觀眾的需求。

比如,劇的節奏,《Live》的定位是20-50歲的觀眾群,開場節奏是很快的。而《Dear My Friends》主要觀眾定位在30歲+,因此第一集的節奏故意做得比較適中。

鄭導也是如此。

韓劇為何能產出更多浪漫愛情橋段?這一問題他也研究過。

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各個國家,在「你一生有多少個性伴侶」數據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是美國,超過10個人。韓國墊底,3.3個。

正因為性伴侶少,更得相信天長地久,於是浪漫橋段就變得十分必要了。是維持長期愛情的剛需。

但他同時強調,浪漫橋段也是分人的。

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可接受的浪漫橋段不同。

因此,創作的時候,設計要更加精準才行。

當底下的編劇問:如何看待大數據對創作的指導時,鄭導認為具備一定參考性。

這兩年Netflix(奈飛)大舉進入韓國市場,投資了不少韓劇,《Live》就有他們的投資。當鄭導表示他想做某一題材時,奈飛會調出收視率預測分析給到他,和他的預判基本相符,甚至更加準確。

但,他也只說到具有「一定參考性」,言下之意,數據並不具有決定性。

可能在他們看來,尊重市場、觀眾,不等於盲從,是一條基本常識,連提都不需要提,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與時俱進」是韓流工業的一大特點。

之前在韓國考察時,問過他們的藝人培訓老師,你們師從哪一門學派啊?

對方答:觀眾喜歡什麼樣的表演,我們就教什麼。觀眾喜歡男主角「噙著眼淚將滴未滴」,我們就教藝人這個。我們沒有固定用哪個方法理論。我們的老師除了大學教授,還有電視台的制片人、編導、資深演員等等。

盧編自信,但不任性。

當下的韓國年輕人,早已沒了父輩當總統之類的宏大夢想,經濟不景氣,很多普通年輕人的人生目標就是一份公務員的安穩工作。

這是《Live》的創作背景。因為寫了想考公務員、當片兒警的年輕人的生活,找到了與當下觀眾的共鳴點。

她甚至很務實地,在自己的創作團隊里加入了年輕人,聽取他們對年輕角色的意見,並相信未來隨著觀眾對劇的要求愈加地高,以一個編劇總負責、輻射到若干編劇助理參與的團隊式作業模式,會更適合實際需要。

與時俱進更具體來講,就是緊跟趨勢,包括全球化背景下本國的經濟、社會、產業趨勢。

盧編提到,編劇未來的發展,會走向「編劇-制片人」(Writer-PD)。後者不僅自己要能寫,還得成為一個管理者,要善於發現人才,對好故事有敏銳的嗅覺。美劇有幾位一線的編劇制片人,每人一年要負責好幾部劇的開發生產,於是成了編劇團隊的管理者,而不僅僅是單打獨鬥了。

不過她也說,集體創作型項目,成功的案例還是少。原因有二,討論的時候一言堂,不能平等溝通;決策的時候又不能做到一人說了算,互相推諉。應該反著來:討論的時候,不管大編劇、小編劇,應該盡量平等溝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人可以拍板,無論結果好壞,都得有一個人來承擔責任。

鄭導也說,由於韓國本土競爭激烈,收視率不斷在下降(現在已經很難有哪部劇收視率超過20%了),製作經費也越來越緊張,很多導演都把目標放在了「國際化」製作上。比如跟奈飛的合作。後者通過一菜多吃的方式,把在韓國開發的IP,通過全球化發行,或者針對不同國家的多版本製作,來消化高昂成本,獲取回報,同時提升了劇本身的製作品質。

以往韓劇的創作努力都是盡可能地「破圈」,爭取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來看同一部劇。

奈飛的國際化策略,意味著可以不出圈,把亞洲甚至全世界同一種圈子文化的觀眾聯結起來,為他們做精準定制生產——另一條可行之路出現了。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2張

「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回到劇本創作本身。盧編的分享,乾貨滿滿!

1、關於台詞。

台詞不可教——這是她和其他韓國同行探討後共同的想法。創作人物的經驗可以分享,結構經驗可以分享,唯獨電視劇最重要的台詞,很多編劇認為分享不來。

對此,她對此還是有所保留。

「70%的台詞是有技巧的,只有30%的不可言傳身教」。

而分享的經驗基本還是:觀察+搜集。

韓國有個作家,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訓練自己:一個單詞,比如「時間」,找出至少5種不同的表達:歲月,光陰……等等。然後記下來,創作的時候再從中進行挑選,放到合適的語境當中去。

台詞不是複雜就好。要有淺顯的生活智慧。多聽,多看,多搜集,平時準備小本子。

周圍每個人說話的方式是怎樣的,口頭禪是什麼,表情,姿態,習慣性動作……生活中的人一舉一動就是她取之不盡的源泉。而她過往作品中,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她的母親,她覺得母親雖然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但說出來的話,卻比佛祖說的還好。

台詞創作跟個人生活經歷有關,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

「為什麼你們會覺得台詞難?是不是老想著‘編’台詞呢?‘難’就是因為你們老想著‘編’啊。」

「多跟周圍的朋友刨根問底(不要那種淺層社交),只是把他們的故事整合成劇本(就足夠精彩了),對我來說人物的創造沒那麼難。」

「多看紀錄片吧,因為看別的劇會有(下意識)抄襲的嫌疑,但紀錄片都是真實的(更有參考價值)。」

2、關於喜劇。

盧編自認不是很擅長喜劇,而且喜劇要求精準,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對此她也沒有捷徑可走,就是不停地看別人創作的喜劇,「看到吐了也要看」,為的就是總結、學習別人的經驗。

鄭導也說,他認為喜劇劇本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先確認「誰演」,演員對於喜劇是至關重要的。

而對浪漫愛情劇來說,導演是第一位的,因為劇情大多都套路,差別就在導演對細節的掌控和表現能力。

3、關於劇情公式。

所謂劇情公式,也就是編劇用來結構故事框架的方式。

盧編認為,每個編劇都有自己研發出來的公式。

每個公式不一樣。但公式很重要。否則地基不牢。(如果把故事比喻成房子,人物是柱子,地基就是這些公式。)

而隨著觀眾和市場的變化,這個公式也不是一成不變,會不時調整。

4、關於創作流程。

盧編問大家,一般來說,開始一個劇本創作的時候,你們先寫什麼?

很多人回:人物小傳。

少數人回:故事梗概/簡綱。

盧編說她都不是。

她先寫「我為什麼想寫這個故事

從這個出發點開始構想,而不是人物或情節。

再一次以《Live》舉例。

她選定了片兒警這個職業(市場背景:職業劇在近兩年的韓劇市場很受歡迎)之後,發現自己首先想寫的是那種來自底層的平凡小人物(區別於《沒關係是愛情啊》那種獨特人物,後面關於人物的部分會提到)。

其次,想寫20歲左右和40歲左右兩個年齡層的男性與社會的衝突。

其三,想寫離婚的人們,於是設計了40歲左右男人跟妻子的故事。

這些思考明確下來後,便成了創作的「主題」,而她認為主題的明確對未來的劇本創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燈塔」、「路牌」一樣限定了故事的行進方向。

如果沒有主題的限定,那故事的發展方向就沒邊了,可以隨便走了,自然也不會是一個好故事。

「美劇的目標就非常明確。比如《CSI》。」

「作為同類題材,《CSI》主要目標是體現美國犯罪調查機構的先進,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是一種英雄主義。但,真實的美國調查機構,確實有那麼厲害嗎?我們不知道。」

同樣是「警察故事」,因為主題、目標的不同,《Live》和《CSI》就發展出了兩個迥然不同但同樣成功的作品。

盧編強調:主題/目標,一定要在故事中間(第3集、第5集、第7集……)不斷體現出來。

「經常能看到有一些人物還不錯,有意思的劇,但因為主題缺失,或者不明顯,也就流於一般了。」

對她而言,(美劇般精巧的)故事情節 +(基於本土國情的)主題體現,兩者需要並行。

她屬於以主題探討為主的編劇。我理解她這里說的「主題」,有點兒類似社會話題,或者說某種價值觀的探討,具有一定的人文性。《Dear My Friends》就很明顯:我們該如何對待老去的親人?他們七八十歲了還會成長,還想活得更好。

在韓國,她因為要在劇里面探討這些較為嚴肅和深刻的話題,劇的收視率可能不是很高,但口碑卻很好,並贏得了業內同行的尊重。

潛台詞是:我不僅要賺錢,還想要精神上的成就感。雖然很難。但我選擇了這條更難的路。

5、關於人物。

盧編的創作從小說開始(據她自己介紹,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所以第一重視的是人物。

創作構思時會先考慮自己感興趣的人物。

她的觀點:人物中心制是未來流行劇集的發展方向。

不再是劇情為主,人物為輔,而是人物為主,人物(和人物關係)在推動劇情走。

這個觀點,跟當下可觀察到的韓劇流行趨勢是一致的。

《舉重妖精金福珠》,男主人公的第一次表白,直到第12集才出現(韓劇70分鐘一集,大家可以自行換算一下到國產劇的出現位置),但完全不影響追看!

看什麼?就是看這倆人物!

這個觀點,跟之前羅伯特麥基前兩年分析美劇的類型時所講的,不謀而合。

麥基說,美劇的類型,大而劃之有兩種:一種是劇情推動,人物不變,比如《24》,傑克鮑爾適中就是那個打不死的小強,沒變過。

另一種就是人物推動,90%的美劇都是採取這種。當時他舉的例子是《Nurse Jackie》(護士傑茜),講一醫院的護士有藥物依賴症,老從醫院偷藥,好幾季了劇情不論怎麼發展,主線始終圍繞女主偷藥的事情,這個秘密會不會被發現,被誰發現,發現之後又怎麼解決的。

麥基說,第一種,人物不變的情況下,事件就得特別極致了,比如炸白宮,綁總統,拯救世界、拯救地球之類,否則觀眾不愛看。

極致的事件和情節少,自然做的劇就少。

現場的編劇也問了好幾個關於劇情設計的問題,盧編有些無奈:

更重要的是人物和敘事結構,你們不覺得嗎?極致的劇情無非就是那些,早就被前人挖光了!」

在電視劇的發展早期,或者在電視劇創作沒那麼發達的國家——比如東南亞一帶,劇集是以劇情為主,說白了就是狗血劇。

「分辨什麼是狗血劇,很簡單:看人物是有理由的壞,還是無理由的壞。如果是後者,狗血劇無疑了。」

「還有另一種分辨方式:看男女相愛。只看錢的,要麼就是性的,狗血劇。」

非狗血劇的人物創作要更細膩、更現實化。

比如關於人物轉變,需要有理由,充分地、能說服觀眾的理由。

「昨天這個人你還說喜歡她,今天就說討厭了。觀眾當然不接受。」

盧編舉了一個例子:我通過觀察一個人,漂亮的臉蛋,從豪車上下來,1)很有禮貌地跟我打招呼,2)比約定的提前5分鐘到達,3)對我遲到10分鐘表示了諒解和寬容,我建立了對這個人的好感。

但是為什麼第二天就討厭她呢?

設計了這樣的三個「說服觀眾的理由」

1)約好第二天辦的事,沒辦。

2)打電話問她,她說忘了。

3)要她道歉,她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把電話掛了。

那麼至少這時觀眾對「我」這個人物對「她」態度轉變,可以理解了。

為什麼需要三次情境設計來說服觀眾呢?

「如果只有第一次,觀眾會覺得有時遺忘也不是故意的,是人之常情啊。你光憑一點就討厭對方,是不是氣量太小,小題大做了。」

因此,關於人物轉變,「編劇需要至少寫出三次人物為什麼轉變,觀眾才能信服。」

「但很多編劇往往只寫一次。」

關於人物,盧編說了自己的喜好

1)喜歡新鮮的人物。

2)不喜歡用別人寫過的人物。

3)觀察比寫作更重要。

「我寫的不是想像出來的劇,是觀察總結歸納出來的。」

「每個人都有很多內在的自我(不同面),把每一面跟外在觀察的結果相結合,就能創作出各式各樣的角色。」

人物塑造,首先創作的是「人」,要寫出人物的豐富性

這是第二個跟麥基契合的點。麥基就說,人物推動的劇,能做成長壽劇集的關鍵,就在於編劇能從主人公身上挖掘出多少個對立統一的dimensions(維度),挖掘出越多,你可以往下開發的季數(seasons)就越多。

比如《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男一號身上據說有18組對立統一的維度(類似「這個黑幫老大既殺人不眨眼,同時又特別愛護小動物」之類),最後這部劇集開發了6季共計86集。

而她創作人物的方法也很樸素,幾乎是老生常談:人物通過事件得到成長。

有編劇問:如果我選的是平凡無奇的咖啡店小職員,應該怎麼創作呢?

盧編認為問題很好。她說自己創作過兩類人物:獨特人物(《沒關係,是愛情啊》)和平凡小人物(《Dear My Friends》)。

小人物會讓我們產生共鳴,觀眾看的時候會聯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

獨特人物,像趙寅成飾演的精神病人,可能在人群中的比例連0.1%都不到。

但當時為什麼還要選擇這麼一個題材來寫呢?

盧編並非心血來潮,一個是她的姐姐,也有類似的精神疾病,她對此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30%的家庭都有這樣的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但是很多人選擇了諱疾忌醫,不說而已。

為了打破人們的偏見,她特意選了帥得不行、為觀眾熟悉的趙寅成來演。

「孔孝真和趙寅成這兩個角色,在這部劇中都完成了成長,角色之間發生了‘調換’,一個從病人變成了‘醫生’,醫生也被治愈了‘病’。兩性關係也是如此,不時要經歷角色的互換,才能保持一段良好的關係。90%這樣的劇都能成功。」

關於人物塑造,盧編的小標準

1)人物得有意思;

2)人物得有新的「情報」(直譯,可能是信息,information之意);

3)有特殊點(比如喜歡紅色浴缸)。

6、關於翻拍(Remake)。

盧編的《那年冬天風在吹》,翻拍自日劇。

盧編的《Dear My Friends》,也被中國公司翻拍並在湖南衛視播出過。

她對翻拍是這麼看的:

1) 改編是一種全新的創作。

因此,沒必要拘泥原劇,但需要盡量保持原劇的精神。通過本土化觀眾調查做一部適合本國的劇。

《那年冬天風在吹》創作的時候,她跟日本原劇的編劇見過一次面。但當對方要求給她一些創作指導的時候她拒絕了。後來韓版播出,日本編劇非常滿意,倆人也成為很好的朋友。

2)但是總體來講,翻拍鮮有成功之作

像韓國也翻拍了美劇《金裝律師》和《傲骨賢妻》,但都不是特別成功。

既然失敗的例子很多,那麼總結這些翻拍失敗的經驗教訓,也就相當於找到成功的訣竅。

3)一定要有超過原作的野心,否則做不好。

7、關於懸念。

有編劇問:這種以人物推動的戲,不是強情節,怎麼保證懸念性呢?

還有人問:第一集,往往存在這樣的矛盾,想要認真仔細交待人物,就會影響敘事節奏,怎麼平衡這兩者呢?

第一個問題,盧編覺得「太初級了」。

製造懸念的方法明明很多啊。

她舉了美劇《我們這一天》(This Is Us)作為例子。

第一季第一集,一上來,就告訴觀眾,孩子們的父親已經死了。

可是往下看的時候,父親不斷出現。

那麼懸念就是:父親到底是怎麼死的?

這個懸念一直勾著觀眾。

這劇也是人物推動的,非強情節劇。

至於第二個問題,盧編沒有正面回答,只說這跟每個國家的觀眾欣賞習慣有關,要根據國情來。

這里也補充一下鄭導談到大家普遍關心的「開場」和第一集的重要性。

鄭導認為開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包含了預告片的素材,在一年200-300部劇的激烈競爭中,如何吸引觀眾來看,是很重要的功課。

第一集如果要成功的話,必須包含以下三點:

1)創新性(新的主題和內容,比如《W-兩個世界》,漫畫和現實中的人可以來回穿梭)

2)戲劇性衝突(劇情上的緊張感)

3)普遍性(角色和劇情要接近普通人的理解,比如具有超能力的人也有弱點,這點Stan Lee老爺爺談到 蜘蛛人的時候也提到過,視頻觀看鏈接:http://t.cn/RT4eAVq)

關於普遍性,鄭導認為《W-兩個世界》的普遍性先天較弱。但他還是努力去貼近觀眾。

比如,漫畫中的世界,跟現實的首爾是一樣的,並不存在人飛來飛去等跟現實首爾差別很大的情景,這樣讓觀眾感覺親切,方便代入。

比如,編劇原本希望把這個劇做成「懸疑推理驚悚」類型,但在三年前,這種類型還是太小眾了,他極力說服編劇加入溫暖的愛情元素,前期關於類型走向的討論就足足進行了兩個月。

最後雙方各讓一步,最終劇集呈現為前半部分「溫暖有愛」+後半部分「懸疑推理」,前後有一些分裂。

直到今天,鄭導仍認為他的堅持是正確的。

而普遍性或者說共鳴點,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十年前的共鳴點跟現在的共鳴點又不一樣,這就需要創作者緊跟時代,盡管可能怎麼追也追不上時代的變化,但還是要通過不斷學習、觀察、研究周圍的世界,盡量追趕。

最後我覺得盧編的結束語很有意思,她提到了作為編劇,要有一顆愛國心,並笑著叮囑大家:

「一定要愛國啊。」

很多編劇都笑了。

「作為編劇要幸福,你幸福了才能去幸福觀眾。」

「作為編劇要愛自己,愛自己才能愛作品,愛觀眾。」

註:本文為盧熙京(和鄭大允)2018年北京編劇講座聽課心得分享。

精品韓劇編劇口述秘訣:「我是怎樣寫劇本的」 娛樂 第7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