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版權申明:本文為@影吹斯汀 獨家原創稿,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襲or轉載,違者必究!】
張藝謀第一次加入了春節檔。
在這個以「熱鬧」為主基調的檔期,他的這部戰爭新片,頗具「冷感」。
茫茫雪原,近乎黑白的色調,不知名的戰役,不知名的新人主演們,構成了這春節檔第二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狙擊手》。
印象中,這應該也是張藝謀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純粹」的戰爭片。之前的《金陵十三釵》只是以戰爭為大背景,《長城》《英雄》之類則是披著戰爭皮的權謀爭鬥。
最初聽到這個片子,張藝謀與女兒張末聯合執導,想當然以為不過是又一部牛逼老父親力捧「星二代」,順便完成一個主旋律任務的「職責」之作。期待什麼的,真沒想過。
作為春節檔所有新片裡,唯一敢在年初一上映前大規模公開放映的片子,看片之後,不得不說,竟然還真不是「想當然」那樣。
圖片來自@奇愛博士
展開全文
《狙擊手》首映那天,北京降下了2022年第一場大雪。同樣白茫茫的天地,讓感性的人更加難以「出戲」。想到同樣以雪為主視覺元素的《懸崖之上》(攝影趙小丁、美術林木,《狙擊手》延續),更想到冷冷清清刺痛人心的《一秒鐘》。
張藝謀再一次用「最冷的槍」,揮灑出了「最熱的血」。
96分鐘的片長,故事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式的。神槍手班長劉文武(章宇 飾)帶領「狙擊五班」幾位年輕戰士,完成了一場漂亮的雪地狙擊戰。短暫休整之後,他們接到了連長(張譯飾)下達的重要任務:去帶回被美軍俘獲又「丟棄」的,生死未卜的通訊兵亮亮。
戰爭的大背景交代也是簡潔明了的。幾行字幕:1952-1953年間,抗美援朝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對美聯合國軍,發起了以狙擊戰為主的「冷槍冷炮運動」。在戰備、戰力與敵軍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以出其不意的狙擊戰術,高效對敵軍予以打擊。
這種戰術,效果是顯著的。片中的表現就是狙擊五班的靈魂人物——神槍手班長劉文武被美軍視為「戰爭死神」,必欲除之而甘休。「丟棄」通訊兵亮亮,實則是美軍一方的狙擊強手,給劉文武和他狙擊五班的戰士們設下的一個大圈套。
不到二十分鐘背景交代完畢,接下來一個多小時,便是對這場敵我雙方狙擊對抗戰,細致入微的步步推進、層層解析。
《狙擊手》的敘事風格、影像風格,同「狙擊手」的職業特性高度一致、高度關聯。
他們進行的,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孤獨的戰鬥。
如果你之前看過《長津湖》,不知道是否還記得韓東君飾演的狙擊手平河,所有角色裡話最少的那一個。每次戰鬥打響,他的任務就是抱著自己的槍,尋找到一個最合適的狙擊地點,瞄準那些最關鍵的人物,射擊。
不需要近距離貼身肉搏,更不可能出現嘶聲竭力的激情吶喊。狙擊手最需要的品質,是:沉著、冷靜、專註。
和那些充斥著激烈大場面、濃烈情感宣告和滿當當助燃、煽情配樂的戰爭片比,《狙擊手》也是足夠「冷」「靜」的。這種冷靜,反而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真實沉浸感。
空山,鳥鳴,匍伏在雪地裡的狙擊戰士,聽得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隨著他們呼吸節奏和心跳頻率穿透大銀幕的清晰變化,觀者也仿佛穿過銀幕,匍伏在他們身旁,緊張觀戰。
看不見對手,更加強了對抗的緊張感。
每一次槍彈出膛之前,是對對面情況足夠長時間的觀察、判斷、醞釀、等待。結果也更加直接和殘酷異常:比快比準,瞬間你死,或我亡。
冷和狠,造就的是,戳心。
狙擊手們沒有一句多話,全片唯一的幾句閒聊,來自戰前休憩時難得的輕松話家常:誰的老家要修房子,誰家的媳婦剛生了孩子,誰一直渴望能用一用班長脖子上全班唯一的一架望遠鏡……
當死亡迅雷不及掩耳來臨,這些操著四川方言的青澀娃子們,最樸素的渴望和念想瞬間化為泡影……情感的暴風沖擊,很難不到來。
在最殘酷、慘烈、無能為力的犧牲面前,張藝謀沒有讓煽情泛濫。
和《一秒鐘》一樣,《狙擊手》再次用最隱忍的方式,翻滾出最濃烈的情感。
張九聲為看膠片上的女兒一眼,歷盡千辛萬苦,再難再委屈也沒有一句怨言;狙擊五班的戰士們為了勝利,再痛苦再悲傷也只有寂靜裡班長章宇的一句低沉嘶吼:「給老子憋到!」
這是國師傳統老道的功力,也是他難能可貴的初心。
活生生的人性和情感,不需要口號和決心背書。
而讓「毫無人性」的美軍狙擊頭領喊出「別打孩子」的命令,讓他們由衷敬佩讚嘆死在眼前的對手「勇敢的年輕人」,則表現出了國片創作中難得的寬容與客觀。
如張頌文對本片的評價:「尊重事實,尊重戰爭,尊重實力」,這在極端小粉紅們的評價標準下,不夠政治正確的總結,恰恰是《狙擊手》難能可貴的品質。
在這片冰雪中灑下熱血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這是戰爭電影,最打動人的東西。
(文/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