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近兩天,Facebook的數字貨幣項目Libra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美國時間7月16日和17日的兩場聽證會上,美國國會議員再次對Libra項目展開了嚴厲的批評。
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政府,Facebook開始施展移形換影大法,直接將禍水東引,一邊表示Libra未來將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展開競爭,一邊表示:「如果美國無法引領數字貨幣創新,其它國家(中國)就會搶先美國去做。」
數字貨幣時代真的要來了嗎?下一場貨幣戰爭難道將會以數字形式呈現?通過分析Libra、比特幣、Q幣等虛擬貨幣未來普及的可行性,我們將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
1
Libra改變世界?
在第三方支付時代,美國已經落後中國,但是在數字貨幣時代,美國的科技巨頭們試圖重新掰回一局。
6月18日,Facebook正式公布Libra項目白皮書。根據白皮書介紹,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展開全文
△ Facebook區塊鏈負責人、Libra之父David Marcus在接受國會質詢
Libra為什麼能引起全球討論?
首先,當然和Facebook這家公司有關,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巨頭,Facebook在全球擁有27億用戶,而且此次Libra項目還得到了visa、eBay、PayPal等27家商業巨頭的支持,因此Libra一旦推廣,很可能就將成為真正通用全球的數字貨幣,影響全球超過1/4的人口。
△ Libra協會創始成員
其次,則是Libra可能會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造成的衝擊。如果Libra真的能夠大範圍普及,毫無疑問全球經濟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威脅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主權貨幣的地位。所以從一開始,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等就對Libra持有保留態度。
7月2日,美國眾議院民主黨議員聯合致信Facebook,呼籲其暫停所有的Libra開發,除了美國之外,歐洲、俄羅斯、中國等國家也表達了對Libra項目的擔憂。
那麼,Libra真的能改變世界嗎?
從原理上來說,確實有這個可能。
首先,和比特幣不一樣的是,Libra並非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盡管同樣是基於區塊鏈的密碼貨幣,但是Libra將有明確的發行機構,即Libra協會的各個成員組織,並且接受各國央行機構的監管。
其次,和比特幣不同的是,Libra並非一款「空氣幣」,其發行必須與美元、英鎊、歐元等一攬子貨幣或實體資產掛鉤,以保障其幣值穩定,真正能夠充當交易工具,而非淪為投機物。
比特幣產生以來,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一直被認為是最大優點,但是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下,完全去中心化的貨幣基本不可能被任何國家所接受。
而Libra正因為在去中心化和幣值穩定性上進行了有限妥協,恰恰讓其可能成為繼比特幣之後影響力最大的數字貨幣。
原理上可行,但是Libra項目要想真正實施,卻面臨著重大的現實阻礙。
首先,美國根本不可能對Libra放行。
從二戰以來,全球金融資源就一直處於極端的不平等狀態,而美元作為真正的世界貨幣,一直是其中的最大獲益者,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融霸權。時至今日,美國GDP占全球比重約25%,但是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卻高達60%。
所以未來如果Libra成為全球通用數字貨幣,首先衝擊的便是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國不會允許一個脫離自身控制的全球通用貨幣產生。
其次,出於國家安全和金融安全考量,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均不會允許Libra進入自己的市場。
目前瑞士是各國監管機構中唯一明確對Libra表示支持的國家,但這極有可能是因為Libra協會總部將設立在瑞士。
得不到各國官方的授權,Libra的推廣將遭受極大阻礙,很可能因此而淪為和比特幣一樣的地下貨幣。這樣一來,Libra不僅不能做到自身「金融普惠」的偉大理想,反而可能加劇洗錢、販毒和軍火交易。
正如美國民主黨議員在前兩天的聽證會上所說,Libra甚至可能比911更加危險,因為「這是給毒販、逃避制裁者和逃稅者的天賜之物。」
仍記得,當年比特幣剛產生的時候,其追捧者同樣做著烏托邦的美夢,可惜最終成就的卻只有暗網的一地雞毛,以及幣圈的烏煙瘴氣。
2
比特幣們將何去何從?
Libra項目提出以後,比特幣的市值一度大漲,並再次成功突破了1萬美元的大關。
然而昨天Libra項目在美國國會山莊的聽證會受挫後,比特幣行情又迎來了一波大跌,目前已經跌破了1萬美元大關,看起來,比特幣和Libra好像是一副生死與共的架勢。
實則不然,如果Libra能成,比特幣的市場反而將進一步萎縮,兩者之間更多的是競爭關係。但是既然Libra很難在未來數字貨幣時代做到突圍,那麼作為目前數字貨幣領域的老大,比特幣又能否擔此大任呢?
說實話,更加不可能。
比特幣誕生之初,許多人都認為它將慢慢取代主權貨幣,成為真正全球通用的數字貨幣。但是時至今日,比特幣除了在暗網、洗錢等領域全球通用以外,比特幣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主流的支付手段。
究其原因,無非是三點。
第一,由於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導致比特幣不受任何監管機構控制。
極端隱蔽和無法追蹤的去中心化特性給予了比特幣交易極大的黑色空間,使其非常容易淪為洗錢、地下軍火、恐怖組織交易的支付方式,導致其為大部分國家的監管機構所不容。
第二,由於比特幣數量恒定,導致其具有天然通貨緊縮的特性。
但凡通用貨幣,必須要能夠保持幣值穩定,而比特幣由於數量恒定,所以使用的人越多,價格就會越貴,同時幣值波動也就越大。
去年比特幣的市值就曾突破1萬美元,今年年初又一度跌到了4000美元,前不久再次漲到了1萬美元,比玩雲霄飛車還刺激,但是坐在雲霄飛車上的貨幣只適合投機,而不適合作為通用貨幣。
△ BTC今日價格
第三,比特幣本身並不產生價值,也沒有信用擔保。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如今雖然金本位已經漸漸成為歷史,但是各個國家發行的紙幣,依舊是以主權為擔保的,其背後的價值支撐其實就是一國的經濟,大家對紙幣的信任,其實是源於對一一國主權的信任。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缺乏信任的紙幣,真的只是一張紙,而幣圈多年來的亂象同樣證明了,缺乏信任的數字貨幣也只是一串數字。
作為目前數字貨幣領域的老大,比特幣尚且不能通用,更遑論幣圈各種招搖撞騙的空氣幣了。
為什麼李笑來說傻瓜的共識也是共識?因為很多空氣幣其實就是靠忽悠更多的人來維持幣值,進場的人越多,幣值也就越高。如今比特幣市值兩千億美元,可能恰恰代表了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龐氏騙局。
當然,比特幣是龐氏騙局,不代表就一定會在某一天崩盤,只要源源不斷地有韭菜進入,比特幣的市值就能一直維持下去。
畢竟所有崩盤的龐氏騙局,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韭菜不夠了。
總而言之,一個去中心化的、天然通縮的、並且沒有價值擔保的數字貨幣,絕對不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的通用數字貨幣。
如今數字貨幣浪潮漸起,我看微博有不少比特幣追捧者呼喊:數字貨幣時代即將到來,紙幣終將成為一堆廢紙。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下一句是:數字貨幣時代必將到來,但是卻與比特幣沒有半毛錢關係。
3
Q幣或成最大贏家?
Libra項目提出以後,有不少人聯想到了Q幣。作為一款15年前推出的虛擬貨幣,Q幣除了不是基於區塊鏈產生以外,確實具備了某些通用數字貨幣的特性。
首先,從幣值穩定性上來說,Q幣雖然不是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但是一直以來與人民幣保持恒定匯率1:1,發行15年來從未出現過大規模貶值。
即使與人民幣掛鉤,但是要想做到幣值穩定其實並不容易,這至少需要Q幣能夠保證極高的安全水平,同時保證每一個Q幣背後都有1塊人民幣作為擔保。
從這一點上來說,其實Q幣已經具備了通用貨幣的某種特性。
其次,從交易屬性來說,Q幣很早就已經可以在騰訊生態內做到通用,可以用來購買遊戲裝備、充手機費等等,如果監管允許的話,其應用範圍還能進一步推廣。
Libra項目曝光以後,國內各個大佬曾紛紛表態,其中馬化騰認為:「技術都很成熟,並不難,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
馬化騰說這個話,其實並非沒有把握,Q幣改個名,引入區塊鏈改變一下記帳方式,一款試點了15年的數字貨幣儼然已經成型……
更重要的是,騰訊還有15年的安全經驗,比起屢屢因為信任問題被釘在恥辱架上的Facebook不強多了?
當然,如果要說Q幣有何不足之處,主要在於中心化的發行機制讓騰訊能夠完全控制Q幣的發行,所以如果Q幣成為通用數字貨幣,騰訊也就成為了類似於央行的組織,因此監管不會允許。
這一點不管是Q幣還是Libra協會,其實都是一致的,中心化意味著再造一個央行,去中心化則意味著監管盲區,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不會為各國監管機構所允許。
畢竟一個國家不可能出現兩個央行,尤其是這個央行還是被企業控制的。
其實除了Q幣,支付寶和微信作為第三方支付手段,同樣具有一定的數字貨幣特徵,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馬庫斯表示未來Libra將與支付寶和微信展開競爭,部分原因便來源於此。
為什麼這麼說呢?
要搞懂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比特幣、Libra和微信支付寶的區別。
比特幣其本質上其實還是「空氣幣」,並不產生任何價值,同時也沒有信用擔保,因此其實算不上嚴格的貨幣。
Libra與比特幣的區別在於,其依靠一籃子貨幣和實體資產作為信用擔保,它的幣值其實代表的是背後的主權貨幣和實體資產的價值。
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雖然名為支付工具,但其實它們的餘額,也是某種形式上的數字貨幣。
設想一下,我們充值支付寶的過程,其實就是進行現金擔保的過程,而當我們產生交易時,對於支付寶和微信來說只是一串數字的變動,不管是從商家到用戶,還是從用戶到用戶,只要我們不進行提現操作,作為擔保的人民幣其實就一直在支付寶手里。
所以其實,你支付寶餘額里那一串數字,就是某種程度上的數字貨幣。
在Libra推出以後,360創始人周鴻禕曾經表示:「未來很多政府的權力會被互聯網公司拿走……佐伯格會建立自己幾十億人口的網上國家」,但是周鴻禕忽略了一點,就是各國央行的作用。
數字貨幣很簡單,會點區塊鏈的企業都可以搞,但是動蛋糕的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Facebook步子邁得太大了未必是好事,畢竟美聯儲也不是吃素的。
4
數字貨幣時代展望:來路已長,前路尚遠
自從比特幣產生以來,關於數字貨幣代替紙幣的設想就一直沒有停止,但是這一天將於何時到來,又將以何種形式到來,卻一直沒有定論。
但是在我看來,其實數字貨幣時代早就已經到來,不管是信用卡、支付寶、微信支付、Q幣其實都是數字貨幣的一個雛形。
如今Libra搞數字貨幣,其實搞的不是數字貨幣,而是「世界貨幣」,想要在全球的互聯網行業一統江湖。
但是未來不管是Libra還是比特幣,一定都不能做到全球通用數字貨幣的夢想,原因不是關乎經濟,而是關乎政治。
因為金融比的不是科技水平,也不是財富水平,比的是拳頭,只有拳頭最硬的人,才能主導全球金融秩序。
就在上周,美國眾議院接受了一項名為” 科技巨頭遠離金融法案(Keep Big Tech Out of Finance Act)” 的草案,這個草案的目標就是為了防止科技巨頭成為金融機構,尤其是類央行機構。
所以如果未來真的會出現一種真正通用全球的數字貨幣,盡管不能完全預知其形態如何,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預測:
首先,未來的全球通用數字貨幣,必定不是完全去中心化和完全加密的。
一直以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將去中心化視為最大優點,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容忍自己失去監管貨幣市場的權力。
所以未來如果出現真正的全球通用數字貨幣,不管它是通過何種方式發行的,但一定會在去中心化和加密屬性上進行妥協,以配合主要市場國家的央行或央行類機構監管。
其次,未來的全球通用數字貨幣更可能是由某一國央行發行,而不是由科技企業發行。
這一次美國政界之所以強烈反對Libra的發行,其實反對的不是Libra本身,而是反對由科技企業/企業協會來掌控Libra的發行權。
一國政府控制國家經濟,很大一定程度上靠的就是貨幣及貨幣政策,而金融霸權作為美國全球霸權的核心之一,很大程度也是靠著美元中心制來維持的。
央行作為國家機構,和企業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完全執行國家意志的,因此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將通用貨幣發行權下放到企業。
最後,全球通用數字貨幣的做到不依賴於科技水平,而依賴於政治影響力。
其實美元已經具有超主權貨幣特徵,在很多國家都擁有流通貨幣的地位,只不過美元尚未數字化。
而美元霸權的做到,並不代表美元的科技含量比其他主權貨幣更高,而是依賴於美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
所以未來如果出現真正的全球通用數字貨幣,這種數字貨幣很可能還是由某一在全球經濟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超級大國發行的。
總得來說,其實我們距離真正的數字貨幣時代已經不算遙遠,我們總是認為,數字貨幣時代離我們很遠,殊不知其實我們已經是局中人。
而在浪潮來臨之際,我們與其探討迎來的是Libra還是比特幣,不如探討一下,是數字美元,還是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