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車全面投入開始經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有誰還記得世界上規格最大的機器人(其所有者如此宣稱)——澳大利亞的那台自動火車!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經營之後,如今開始正式運行。

澳大利亞疆域遼闊,兩地之間的物料運輸可不輕鬆。目前,火車還是最有效的工具。它們來回穿梭,從礦山到港口,重復著固定的路線,似乎是自動化的理想選擇。力拓礦業集團(Rio Tinto )在過去近8年中花費了大約10億美元來達成這一目標。

力拓集體宣布,為澳大利亞偏遠的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開發多年的自動鐵路系統AutoHaul現已全面投入經營。

「在皮爾巴拉這樣的偏遠地區做到這種程度和規模的自動化鐵路網路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程,」力拓的常務董事伊萬·維拉告訴《雪梨晨報》,「但初期試運行的結果顯示,自動化挖掘出了鐵路的運輸潛力,系統具有更大靈活性和更少的瓶頸。」

在鐵路沿線升級基礎設施之後,每個單獨的交叉路口都新添加了錄影頭,力拓集團在2017年初開始讓機車進入自主運行的模式,員工只負責監督。

為了以防萬一,車上必須有人類坐鎮,但基本操作都是在1500公里外的指揮中心的遠程監督下,由火車自主運行的。

18年早些時候,火車完成了遠程監督下的自主運行,這意味著它在技術上更像是一台機器人。或者至少,它現在越過了門檻,擁有了自主權。

他們的意思是,列車在運行中通過自我學習,將對自身性能有更好的把握,完美規劃負載,運用地形的特徵,使它能夠比人類更快更有效地駕駛自己。

似乎最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竟然花了這麼長的時間——現在看,將貨運列車自動化是一個非常明顯的AI應用方向啊。

因為軌道的存在,智能火車無法選擇自己的方向。所有你需要考慮的就是加速和制動,如果傳感器發覺前方有障礙物的話,那就是緊急制動。既然選項如此精簡,那為什麼現在還不把所有火車都變成自主運行的?

一個有點令人沮喪的可能答案是,比起在火車上安裝各種硬件軟件,人類駕駛者似乎更加實惠。而且,新技術帶來的未知風險使人們不願意輕易做出改變。

與汽車和卡車不同,火車上的人與貨物的比例是極端不平衡的,因此通過自動化節省下的效益可以忽略不計。貨船也是如此。我們能把它們自動化嗎?當然。我們有技術嗎?絕對的。它具有成本效益嗎?對此表示懷疑。

礦石運輸只是雄心勃勃的自動化項目的一部分,完整的改造升級計劃還涉及無人駕駛車輛,力拓希望將其用於自動化采礦作業。

自動列車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已順利行駛超過一百萬公里。

為了回應工會的擔憂,力拓承諾,不會在明年取消任何現有的工作崗位——盡管很難想像他們長久不削減人員。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