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章目錄[ 隱藏 ]
- 聯商網顧問厲玲:零售應成為國家重大災難救治的基礎建設部分
- 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對政府提出三點期盼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危機也是推動零售業發展最好的動力
- 資深零售專家顧國建:疫情是一次拓展線上管道的戰略機遇
-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上佳:利用好全管道,做好「熬」的準備
-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恐慌性消息被市場消化後,對行業衝擊逐步降低
-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疫情影響下,給零售業四個方面建議
- 聯商網CEO王躍林:對突發事件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緊急應對體系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聯商網資訊 」(ID:lingshouzixun),作者聯商網諸振家,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的庚子鼠年注定讓人難忘。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升級擴散,確診人數的不斷上升,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截至1月28日,15:50,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4597例,疑似病例6973例,治愈人數64例,死亡人數106。
這場疫情來的猝不及防,讓本該熱熱鬧鬧,生意紅火的春節黃金周遭遇「當頭一棒」,對全國零售業以及餐飲業來說,影響巨大,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疫情還處於上升期,何時迎來拐點尚未可知,至少短期內依舊會影響零售企業1月、2月的銷售,甚至中期的業績。
與03年的SARS病毒相比,針對此次疫情對今年零售業會帶來哪些後續影響?對零售企業有哪些建議?《聯商網》採訪了部分行業專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聯商網顧問厲玲:零售應成為國家重大災難救治的基礎建設部分
這次疫情對零售業的影響顯而易見,從短期來看,第一,直接影響零售企業的銷售,人們宅在家里,沒有逛店的機會,同時在心理上也不具有消費的衝動。所以直接影響到來店數、購買力,也阻止很多購買機會,第二,影響零售企業的安排。
有人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的SARS病毒作比較,比較樂觀的認為,我們在2-3個月後也會出現反彈,我認為兩者相比還是不一樣。
首先,SARS病毒發生時,是中國整個經濟和零售的發展上升期,就好比人在健康時候,稍微有點病痛,是比較容易扛過去的。而目前整個經濟和零售業,沒有這麼高速的發展,出現災難以後,它的抗病能力和恢復能力,是不能相比的。
其次,新型冠狀病毒還在高發期,什麼時候會出現拐點下行還不清楚。至少我從目前自己每天統計的數據來看,增幅還是非常高的。假如這種情況持續2個月,乃至3個月,所有零售企業今年的節奏就要做一些調整,所以中期來看我並不樂觀。
如果從長遠來講,我們需要反思,零售行業對這些大型災難如何做好應對,如何保障基本的生活品,和減少消費者的恐懼,穩定供給, 我們從商品的研發,物流的配送,家門口的到達,以及價格的控制,還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
記得我2019年9月去日本,已有上萬家店的7-11提出,要作為全國性災難救治的基礎建設,他們希望能在重大災難的時候,任何災民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能看到7-11,網點的建設,品種的準備,以及7-11的供貨車直接開過去,我當時對這一點感觸頗深。 一個零售企業已經把自己作為國家重大災難救治的基礎建設部分,同樣會對零售提出新的任務和新的方向。 中國很大,一些重要城市里面關於零售的建設,要引起從上到下的關注,重點零售企業尤其是零售人更要提高這方面的意識。
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對政府提出三點期盼
1、期盼政府能制定相應的賑災賦稅減免政策:防疫期間,各項稅費全免,如有征收,一律返還;疫情過後半年,稅費減半。
2、審視現有商業規制,使用的已有規制要嚴格執行,不適用的要立即廢除,規制的真空地帶要加強立法。
3、希望不要以防疫的名義關閉菜場,因為菜場具有重要的民生價值。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危機也是推動零售業發展最好的動力
隨著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快速傳播,首先對零售業造成衝擊,2020年零售行業的寒冬將會持續下去。
但是,即使在最嚴酷的寒冬中也有頑強發展起來的物種。在疫情的衝擊下,並不是所有的零售業都會面臨困境的,其中百貨店、大賣場、購物中心等線下實體零售業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便利店、生鮮超市等社區商業將保會持平穩的發展,有一些有實力的生鮮超市相反會逆勢成長。
在疫情面前,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業態會繼續快速發展,但是也應該看到其面對突如其來的社會危機面前線上零售暴露出的短板。在國家面臨戰爭、自然災害等社會重大危機,城市被封,交通中斷的情況下,便利店、生鮮超市等實體零售發揮的作用往往會被忽視。
在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發生之後,特別是在福島核泄漏產生巨大的社會恐慌下,7-11為主的日本便利店承擔起了食品供應、穩定民心的重要作用。如何發揮好社區商業的便利性、親民性,在非常時期起到穩定民心,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的作用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們也沒有必要對2020年零售業的前景過分悲觀。經濟和社會危機是推動零售業發展的最好的動力,每次社會經濟危機都伴隨著各種商業機會的出現。 在經濟危機百業蕭條的同時,隨著經營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也為一些成長型業態的擴張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就像1928年美國金融危機催生了連鎖超市;1995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優衣庫和便利店的發展,2003年非典時期催生了京東等一批線上零售一樣,我們也寄希望於這次疫情能成為零售進化的催化劑,催生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業態。
資深零售專家顧國建:疫情是一次拓展線上管道的戰略機遇
在疫情期間線上銷售猛增是一個可以看得清楚的趨勢,但零售業要把這次疫情帶來線上增長的趨勢,看成一次拓展線上管道的戰略機遇,緊緊地抓住了,要做好企業資源的線上轉移,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向線上線下全管道的零售企業發展。
我們再回顧一下歷史,2002年的「非典」疫情催生和促進了淘寶和京東的大發展,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實體零售商再也不能執迷不悟了!不積極拓展線上你的發展之路將會越走越窄,是否還能生存都會要打上一個問號。
大家要記住我的告誡, 零售商拓展線上是消費者的選擇與需要,戰略由消費者需要而定!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上佳:利用好全管道,做好「熬」的準備
一、能力差距體現:應急能力是企業綜合能力的體現,特別是供應鏈的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採購和物流系統高效的組供貨源的企業,可能會因此受益,總體受到波動不大;
二、企業格局體現:不同企業面對社會責任、企業盈利的態度,體現了認知的層次差異,有人乘亂漲價,有人堅守秉性;還包括企業對內部員工、社區服務、政府配合等方面。
三、短期需求異常:基於病毒防范及政策管理產生的囤貨需求,短期是異常的,這個異常會影響本年度總體的業績表現。
四、總需求萎縮:全社會經濟進一步遭受打擊,2020年最終會體現到實體零售領域,但基於生存需求,經濟活力可能在下半年更大程度的被激發。
五、食品安全戰略升級:管理呼籲工業化、專業化、科技化管控,這條路,中國會越走越堅定,而零售業,要越來越重視,質量越來越高,基於食品安全鏈的源頭認證、信息公示、監測技術及過程管控呼喚更多技改資源,這既是政府責任,也是企業責任。
六、業態分化:到店與到家業態結構長期看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到家業務會略有增加,但更多是企業內生質量導致的變化,這場公共事件及其延續性影響可能會擊倒一批基礎差的企業,他體現為應對危機、供應鏈能力及內部食品質量管理等綜合方面。
七、零售大戰略:我們唯一能做的還是堅守業態本質、本真,踏踏實實的做好價值供應,優化消費者關係,技術上,一定更加利用好全管道,做好「熬」的準備。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恐慌性消息被市場消化後,對行業衝擊逐步降低
疫情主要影響社交性需求。 對購物中心餐飲娛樂板塊造成衝擊較大,餐飲娛樂占比越高,受疫情衝擊越大。 百貨類購物已經過了高峰,進入淡季,受到衝擊較小。超市類大宗購物基本在節前完成,補充性購物受到一定程度抑制。恐慌性購物,源於消息面的短期爆發性衝擊。隨著消息面進一步趨於緩和,采買趨於溫和,消費者囤貨在後期逐步消化。
武漢封城時,零售市場進入淡季,社交性產品短期受到較大衝擊,對於利潤過於依賴春節檔的影院、KTV等產品全年利潤都會受到較大衝擊,部分囤貨較大、未來得及釋放的供應商、管道等資金鏈也會較為緊張。恐慌性消息逐步被市場消化後,疫情對於零售業衝擊逐步降低,前期壓抑的需求會出現跟去年錯峰爆發。重災區武漢零售市場恢復預計是晚於其它城市。
疫情階段,非剛需產品可以暫停營業幾天,等待市場明朗。同時,可節省一定的人工、水電成本等,對於春節期間留下來的員工給予一定的補貼以示肯定。購物中心對於相應商戶給予租金上的減免扶持,共度難關。保留超市、醫藥零售、快速餐飲等滿足消費者基本需求,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疫情影響下,給零售業四個方面建議
此次疫情主要影響實體零售行業和餐飲等服務業態。在零售業內具體影響的範圍,將根據消費者需求的強度和生活快速消費的程度來決定。
一是影響最大的業態,可能是消費者可去可不去的商場。目前大家議論比較多的是傳統百貨,有專家分析說,傳統百貨店逐步轉向補充類業態,就是因為替代性產品比較充分。還有一些場景集中的購物中心,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二是綜合類的大超市。從五年前開始,就有業內人士評論說,綜合大超市將會被一般性的生活超市和食品超市及專賣店細分替代,可以通過這一社會應激事件,檢驗這一假說。
三是非必需品類的專賣店,對於生活快消強度來說,不一定要去這種場所購買的,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四是生活快消品類業態門店,與生活消費關聯密度較高的商業場所,可能影響不會那麼明顯,比如食品超市,餐飲店,日用生活雜品店等等。
按照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商場的應對手段經驗以及日本在核泄漏事件以後零售商業應對的經驗綜合判斷,我給出四個方面建議。
一是,加快數據化升級,開展會員或潛在社群網路行銷。用社群線上行銷代替實體店顧客面對面高密度接觸。目前很多實體店開展了社群行銷業務,但是很不平衡,可以加快推進此項業務。
二是,改進或創新團體購物卡,集中辦理業務。可以通過線上辦理預訂,在實體店通過前置店倉優勢,快速配貨,直接將顧客購買的商品宅配到顧客指定的位置進行交易。可以在線上做到交付,也也可以選擇見面交付,大大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三是,適時採用AI技術,運用機動車流動售賣。集中在相對空曠的廣場,小區門口指定區域。採取快閃短時交易,或者預約定制服務項目的交易,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做到高效率的售賣。
四是,打造定向精細化定制服務產品。根據不同類型社區或者團體的消費特點,以及定向購買需求,形成一定規模的定制化的服務產品,或者大批量單品,可以彌補實體店鋪本身定制化服務不足的缺陷。
通過上述手段,即是補償特殊時期業績,也是利用客觀戰略時機積極改進現有行銷短板,化消極因素為主動活力,加快業態跨界升級。
聯商網CEO王躍林:對突發事件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緊急應對體系
疫情短期內影響了人們的整體消費支出,後續可能會引發反彈消費,帶來一波消費潮。同時也會引發消費者對健康的更為關注,運動類消費以及相關商品銷售有望進一步提升,會帶動如運動服飾、營養健康類等商品的銷售;商場超市在業態或品類結構上可以做一些應對調整。
而商場作為人流密集場所,在平時就應該更加強衛生安全環境工作,如確保洗手間的洗手液不間斷供應,空氣環境加強持續監測和優化,注意賣場衛生死角的清潔維護,從而建設一個更綠色安全的消費環境。同時,對突發事件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緊急應對體系。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com)
>疫情對中國零售業有哪些影響?多位專家支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