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轉載自公眾微信號: 老汪 作者:汪建
我是華大基因汪建。一名親歷03年非典疫情的老兵,當年我們在國內最早完成SARS病毒測序、最先研制出診斷試劑盒,我本人還擔任過北京SARS病原組組長;
這次疫情,我們在臨床上最先給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正確診斷、最早被國家衛健委指定為第三方檢驗機構、首批獲準病毒測序和診斷試劑的許可。
年初一我帶領華大志願團隊奔赴武漢。幾天所見所聞所為,讓我感觸良多。此時此刻的武漢,較彼時彼刻的北京,既相似,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臨床之困——確診和疑似病例數仍在上升,全國還有近十萬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臨床診治的壓力巨大。讓所有病人盡可能早的接受檢測和診斷,解臨床之困迫在眉睫。
恐慌之壓——接觸者、發熱者、十四天隔離期限,涉及近百萬之眾,必然帶來社會性恐慌,猜疑與謠言在網路空間中發酵,公共衛生問題已成為公共安全問題,為大眾盡可能早地進行精準檢測、解除恐慌迫在眉睫。
封城之局——全國聞武漢而色變,世界談中國而心驚,撤僑之風愈演愈烈,交通停滯,封城若延伸為封國,後果不堪設想。對所有的需要者進行及早的精準檢測,為城市和國家破局迫在眉睫。
當下,精準的qRT-PCR核酸檢測是臨床診斷,解除隔離、康復出院的重要診斷依據[1],也是接觸者解除隔離的判斷依據。
高通量基因測序,則是讓病毒「現出原形」最準確可靠的方法,也是動態跟蹤病毒變異的唯一方法。抗體水平檢測是評估人群感染率和康復的必要方法。
精準的qRT-PCR檢測,配合必要的基因測序復核及抗體水平的評估是「紓臨床診斷之困,解社會恐慌之壓、破武漢封城之局」的最佳組合。
我倡議,在注重臨床搶救的同時,把精準檢測和診斷視為同等重要:快速建成萬例通量的檢測中心。
快速給出臨床診斷需要及時精準的檢測,解除恐慌和不必要的隔離需要及時精準的檢測,武漢及湖北的檢測需要量預估在十萬以上。
如同打開「天眼」,讓所有待排查和有需求的人員盡快得到明確的檢測結果,做到大人群的群防群控,每天萬人通量的病毒核酸檢測和輔助配套的高通量測序能力必不可少。
根據抗疫情需要和檢測能力,可分三步實施:
第一,臨床病人——讓每一個疑似病人、發熱待查病人都快速得到確診和收治,讓每一個被隔離的接觸者都得到明確的排查結果;
第二,高危人群——對所有一線工作者和可能接觸者及時定期的進行檢測,及早發現潛在感染,精準與科學地判斷隔離的必要性;
第三,讓希望了解感染風險的大眾都能通過自采樣、集中送檢,得到明確的篩查結果。
撫今憶昔,華大本色如初:
2003年,華大用36個小時破譯了SA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96個小時研制出病毒檢測試劑盒,並向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捐贈了30萬人份;
2011年,華大應對德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5日內完成病菌基因組測序並全球首先公布序列,10日內成功研制診斷試劑盒並無償公開核心技術;
2014年,面對西非伊波拉疫情,華大作為志願者,免費提供測序儀器,在塞拉利昂快速搭建前線實驗室,保證了國家隊的工作,並成功研制了伊波拉病毒檢測試劑。
胡錦濤總書記在抗”SARS”期間來華大視察,問我的三句話和送給我們的三句話,17年了猶在耳邊:為什麼你們能這麼快就給出病毒測序結果,並做出診斷試劑?為什麼不早些參與到抗病工作來?到底有哪些障礙?——你們想中央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辦抗病之所需是個優秀的團隊。
從”SARS”到新冠狀病毒,歷史為什麼那麼相似?
目前,在武漢市政府和東湖高新區的大力支持下,施工隊正以「小湯山」速度建設檢測中心。華大將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撐,保證形成規模化的檢測能力。
今天廣東省也提出了更高通量的檢測要求,雖然我們竭盡全力,依然有諸多力所不能及之處。因此我們呼籲,共建萬人級病毒檢測中心,讓武漢重獲生機。
參考資料:
[1]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疑似患者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
>一位非典老兵的呼籲: 請建立萬人級病毒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