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健身大洗牌 Keep能否成為商業化樣本?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互聯網健身大洗牌 Keep能否成為商業化樣本? 科技 第1張圖片來源:Keep官網截圖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編輯 | 王一粟

最近,Keep宣布在年初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投後估值超10億美元。本輪融資由時代資本領投,GGV紀源資本、騰訊投資、晨興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等老股東跟投。同時,Keep也是今年首家獲得融資、率先進入E輪和累計融資金額最高(約18億元)的運動科技企業。

在Keep E輪融資的背後,是僅發展五六年的互聯網健身行業的優勝劣汰。在這場傳統健身房的「革命」中,全城熱煉、小熊快跑等先驅已成「先烈」,亦有不少創業公司還在商業模式探索的路上苦苦掙紮。

如何練成擁有超2億用戶獨角獸

Keep所在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由王寧創辦於2014年。這時移動互聯網風口正盛,流量在野蠻生長,資本也不差錢,正是創業的黃金時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漸火熱,應運而生的互聯網健身行業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Keep並不是吃螃蟹者,在其2015年2月正式上線之前,市場上已經有了咕咚、悅跑圈等運動類APP,並且積累了一定例模的用戶。

Keep瞄準初級運動者減肥或增肌的需求,開發出了一系列視訊課程,正好切中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年輕用戶的痛點和需求——低門檻(跟著視訊即可練習)、低成本(不必花大價錢報健身房,隨時隨地即可練習)。

公開數據顯示,Keep上線50天用戶超100萬,上線1年超1000萬,2017年8月突破1億,2019年6月超2億。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用Keep健身打卡已經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環。

展開全文

同時,喊出「自律給我自由」的Keep也在不斷進化。從最初的「移動健身教練」到「自由運動場」的定位,Keep在原來單純的工具屬性上又疊加社區屬性,同時線上線下、軟體硬件相結合,從早期僅為用戶提供內容課程,逐步拓展至運動打卡分享、活動挑戰、商品購買、運動生活百科指導等一站式運動服務。

但如果要持續吸引和留存客戶,提高社區活躍度,優質的內容是關鍵。Keep在接受搜狐科技採訪時稱,內容始終是其核心競爭優勢,是提供運動解決方案的底層力量。據了解,Keep現已擁有包含專項訓練、動作精講、私家課在內的超過1200多套自研課程,覆蓋健身、跑步、瑜伽、騎行、操課等品類。

同時,Keep也在逐步開展與更多運動達人的PUGC合作,並計劃今年探索海外內容版權。目前Keep已聚集2200多位運動達人,生產超過1000套課程,App也會繼續為用戶提供創作UGC內容的環境,為社區輸送活水源泉。

擁有圈內最多的用戶規模,掌握著海量數據,小紅書般的社區屬性,以及豐富的內容和覆蓋吃穿用練服務場景產品的支撐,構建了Keep的生態。而這些,也正是Keep吸引資本蜂擁而至的關鍵。

互聯網健身大洗牌 Keep能否成為商業化樣本? 科技 第2張Keep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天眼查

此輪融資後,Keep實現6年7次融資,累計金額超過2.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創下行業紀錄。其中參與的資本方包括,全球知名投資基金BAI參與5輪融資,GGV紀源資本參投4次,騰訊投資和晨興資本也均有3次,高盛也在上一輪中領投。

此次領投E輪融資的時代資本投資團隊,在比較美國智能健身龍頭企業Peloton和Keep後認為,後者在中國有更廣泛的適用人群,有更大的市場,而且Keep用戶基數和付費會員數都已遠遠超過Peloton,因此非常看好Keep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互聯網健身的六年洗牌之路

在Keep率先成為獨角獸的背後,是互聯網健身喧鬧過後的優勝劣汰。此前在多路資本加持和市場驗證中,有的品牌存活下來,而有的則歸於沉寂,甚至消亡。

2014年被視為互聯網健身興起的元年,這一年互聯網健身品牌潮水般湧現,隨後迎來小型健身房爆發和智能化器械浪潮,經過2017年的快速擴張後,互聯網健身以便捷、智能、低成本、低門檻的全新模式闖入大眾的生活,一場傳統健身房的「革命」如火如荼。

熱錢在這段時期也湧入,不少企業甚至在一年內完成三四輪融資。然而自2018年,尤其是2019年開始,互聯網健身創業公司錢多的好日子到頭了。

搜狐科技根據公開資訊整理髮現,曾受到資本青睞的咕咚、悅跑圈、悅動圈、樂刻運動、燃健身、火辣健身、小熊快跑等企業的最新一輪融資均停留在2017年或2018年,融資輪次也多在A輪或B輪之前,且有企業已有三四年甚至五六年沒有新的資金進入。

互聯網健身大洗牌 Keep能否成為商業化樣本? 科技 第3張互聯網健身行業主要創業公司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天眼查

種種跡象顯示,最近兩年資本對互聯網健身行業的追捧明顯降溫。2019年僅有超級猩猩、光豬圈等品牌獲得融資。今年疫情之下,拿到融資的企業同樣屈指可數,Keep則是今年行業內首家獲得融資的企業。

但Keep此輪融資和上一輪也隔了一年半的時間,融資節奏亦呈現放緩趨勢。實際上,2019年算得上是健身行業的「寒冬」——國內連鎖健身品牌浩沙健身陷入倒閉潮,Keep爆出「裁員」,互聯網健身行業的質疑也變得更多。不過,此次Keep逆勢完成此輪融資似乎預示著,投資人依然相信有前景的互聯網健身品牌所講的故事。

資本對互聯網健身圈的冷落,固然受到資本寒冬下VC/PE募資難的因素影響,整體市場都缺錢了,但更關鍵的因素是,有些商業模式被市場證偽了,部分創業公司不再被資本看好。

在互聯網風刮進健身行業之時,主打O2O模式的全城熱煉、小熊快跑和燃健身最為活躍,全城熱煉更是在2015年先後完成四次融資。這三家企業打出顛覆年卡的口號,和健身房合作,用戶99元包月就可以在合作場館中出入。但這種O2O的模式本身存在謬論——在搶奪健身房客戶的同時,還要利用健身房的場地資源,這無異於是分食健身房的蛋糕。

這最終導致合作健身房的抵制、退出和聯合反對。先驅最終成為「先烈」——全城熱煉應用下架,爆出裁員,2016年以來再無融資,銷聲匿跡;小熊快跑轉向自營健身房,但最終陷入關店潮,2017年後亦無融資消息傳出;燃健身則轉換到ToB賽道,為健身房提供智能管理體系的SaaS平臺,但最近一輪融資也停留在兩年前。

這給圈內其他公司敲響了警鐘,包括Keep、樂刻、光豬圈、超級猩猩等走出了不同的模式,它們在線上構建豐富優質課程內容和搭建社群的同時,更多地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多元化運作和改造健身行業,走向在線下開健身房的運營模式。

自2018年開始,Keep嘗試打造線下空間Keepland;樂刻通過自營+合夥模式已在全國8個城市擁有500家門店,並喊出未來三年布局5000家的目標;光豬圈同樣採取加盟模式,已在80多家城市開業近200家門店;超級猩猩則主打24小時自助健身艙,且已自營約130家線下店。這些線下店大都具備智能化、小型化特征,主打300-500平米,低成本運營,同時採取月卡/按次付費的零售制,顛覆了傳統的年卡預售制,降低健身門檻。

對於這種新興的健身房模式,青山資本方面表示,這在某種意義上更像是傳統健身房的縮小版,它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月卡模式帶來的低獲客成本,以及通過減少面積和增加智能化健身設備來提高的坪效和人效。

現在來看,這種小而美的模式不僅能夠受到資本認可,也可獲得用戶的認可。Keep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Keepland日常運營滿課率達95%,並且有80%的復購率。但若想持續吸引用戶,恐怕還需在更好地滿足用戶服務和體驗上下更多功夫。

商業化艱難探索 Keep能否成為樣本

雖然健身進入中國已經20餘年,但由於滲透率低,仍是個千億規模藍海,行業也並未呈現寡頭態勢,這也是投資機構看好互聯網健身這個賽道的重要原因。

隨著大眾健身意識加速覺醒,市場不斷充盈,互聯網健身行業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這些新物種若想不被激烈的競爭淘汰,關鍵還需找到盈利之道。

這弟子意賺錢並不容易。常常被拿來對標的Peloton最新市值超過130億美元,但成立8年後仍未盈利,其2019年前三財季虧損超1.6億美元。國內互聯網健身公司多以APP起家,通過內容和社群的方式積累用戶,成為流量型公司,並以此為商業變現的基礎。

九軒資本創始合夥人劉億舟表示,對於流量型移動互聯網公司來說,其盈利模式不在乎兩種: 把用戶賣掉或賣東西給用戶,前者是廣告,後者是電商或內容付費或App本身收費。

這也是互聯網健身公司普遍的盈利模式。以Keep例,自2018年開始試水商業化後,目前已經形成消費運動產品、廣告、APP會員和Keepland運動空間等多元化業務;其中三類業務都是屬於賣東西給用戶,但如何讓用戶心甘情願地掏錢則是關鍵。

Keep給出了一份初獲成效的答卷。據其介紹,目前公司整體已實現盈利,2019 年線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86%,線下消費品業務營收增長達到300%。此前有報導還顯示,消費運動產品收入占比位列第一,達到10億元銷售額。因此Keep也常常被看作是Peloton的「中國版學徒」,Peloton的硬件收入占比接近八成。

這得益於Keep打破工具屬性,圍繞用戶需求,打造生態平臺和獨立運動品牌的戰略。在深耕內容生態,為用戶提供完善和個性化的運動解決方案的同時,打造覆蓋吃穿用練全方位的生活場景,為用戶提供優質優價、減少決策周期的垂直領域產品,如智能動感單車、跑步機等,通過線上線下融合、軟體硬件結合,打通內容與服務場景,在為用戶提供更好運動體驗的同時,也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賦予了更高價值,從而形成了商業上的閉合。

但回首來看,Keep的商業化探索並非一帆風順。比如,Keep在服裝類目上發展較為緩慢,以及最近半年內先後關閉北京1家和上海3家Keepland門店。

實際上,整個互聯網健身行業都還在艱難地進行商業化探索,盈利來源顯得相對單薄。樂刻、光豬圈、超級猩猩等都是以線下小型健身房為主要盈利來源,但其門店數量都還不多,關店消息也時有傳出。同時,月卡/按次付費模式也意味著需要更長的運營周期來回籠現金流,盈利還需要一個過程。

不過,多元化正在成為趨勢。如樂刻曾推出樂刻商城,APP也上線樂刻集市,涉及運動裝備、零食飲品、服飾配件等,但商品銷量多數尚未過千。超級猩猩最近也宣布,與內衣品牌NEIWAI推出聯名款內褲,輕格鬥健身房24KiCK等也選擇和其他行業品牌合作。這些「跨界」無不顯示了健身行業的盈利焦慮。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給健身行業沉重一擊,企業紛紛轉向線上直播。Keep表示,疫情期間用戶增長明顯,也讓更多企業看到線上場景和數字化的重要性和便捷性。但這種模式能否持續存疑,業內觀點認為,線上直播僅僅是健身行業在特殊時期的宣傳手段,並不會成為主流商業模式。超級猩猩創始人跳跳此前也坦言,線上直播首要考慮的不是盈利,而是給健身用戶交付價值。

Keep能否成為互聯網健身行業的商業樣本,相信行業中已經有了答案。未來,這個行業還能有多大市場空間?線上線下如何進一步結合?下一個獨角獸又會是誰?我們將持續關註。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