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國美控股集團官網
文丨代錫海
文丨代錫海
一代商業領袖,在身陷囹圄12年之後,終於回歸。
黃光裕假釋出獄的消息,刺激著媒體和資本市場。在媒體連篇累牘的報導中,國美以及國美系的股價紛紛暴漲。
黃光裕出獄之後,旁觀者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接下來能否帶領國美重拾昔日輝煌?
這是一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式的問題,當然,誰也沒有答案。外界努力一頁頁翻開過往的商業史,期望從中尋找蛛絲馬跡。
唱衰者認為,國美已經錯過了電商彎道超車的機會。如今,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零售困境。這是擺在黃光裕面前的最大挑戰。
的確,相較於風生水起的老對手蘇寧,國美已經錯過了電商機會。那一段歷史,多數文章僅用寥寥數語帶過,然後用帶有固定偏見性質的「保守」來歸結電商業務失敗的原因。
事實上,電商業務是沒有黃光裕的國美奮力一擊,也曾砸下數億真金白銀對抗京東蘇寧。
國美電商業務的失敗,不能簡單歸咎於「戰略保守」。沒有黃光裕的親自指揮,國美電商業務也一度風生水起,但是內部所面臨的困難過於龐雜,最終無奈尷尬收場。
02
黃光裕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線業務,並始終保持著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關註。
在黃光裕的授意下,國美早在2010年就開始籌備電商業務,於次年景立新銳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站的名字叫「國美電器網上商城」。
在對外的宣傳中,用的是國美官方的網上商城。「官方「二字,意味著嫡系。電商團隊從CEO到營銷部門、采銷部門,也幾乎全部由原國美業務人員組成。
國美電器網上商城,雖然是做網路業務,但更像是一家傳統企業。不過,盡管有著濃厚的傳統企業風格,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仍在技術投入上不遺餘力。
黃光裕有一句名言,總結國美能夠成功做成連鎖的原因:
連得起,鎖得住。
對於技術系統的重視,延續到了電商業務上。
曾有資深技術人員表示,在當時,國美電商的技術基礎,甚至強過京東和當當。
在意識到缺少互聯網基因之後,黃光裕又主導了一項重大決定:
國美於2012年收購了庫巴網。當年12月,兩個團隊正式合併,此舉被媒體認為是國美弱化電商舉措。事實上,在合併之後,庫巴網與國美電器網上商城的品牌都不再使用,而是統一使用新品牌「國美在線「,也由此開啟了國美電商狂飆突進的一段時期。
為了方便黃光裕能夠直接了解電商業務,內部的國美系高管還會定期撰寫相幹報告,交由國美集團之後,然後再遞給獄中的黃光裕。
03
國美電商在布局上,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自使用國美在線統一品牌之後,國美除了重點發力家電之外,也開始涉足黃金、金融、藝術品、家居、汽車後市場等領域。
為了將藝術品與家居相結合,國美在線特意開發了3D技術,用戶通過搭建3D場景,就可以將所選的藝術品與家居場景相結合。
今天VR技術輕松解決了這一問題,但要知道,那時才是2013年。
在家裝領域,國美電商還搞了一批自有家裝品牌,毛利還是很高的。
還有,提起「電商分銷」這個名詞,基本上人人都已經知道。包括京東的芳香,小米優品的分銷,都是業內玩轉社交電商和商品分銷的標桿。
而國美在線,在當時也已經設計出了一套三級分銷的社交玩法。只是,彼時微商正盛,社交電商的概念還沒有興起,這一玩法很容易被扣上微商的帽子,最後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最讓用戶感興趣的,是電商與門店的融合。在當時電商還缺少足夠的信任,更多初嘗網購的用戶,更希望能夠在門店自提。
國美在線與門店的打通,始於物流配送。用現在的話術來說,一個個門店都是「前置倉」。距離下單用戶最近的門店,如果擁有庫存,直接由門店配送到用戶家中。
彼時,京東還在大力籌建自有物流體系「亞洲一號」。相較於國美蘇寧成熟的家電配送體系,那時的京東自有物流,還的確很弱,這也是國美蘇寧不懼京東的一大原因。
04
無論怎樣,國美電商還是失敗了。
粗略算起,2010年至2012年,是國美電商的起步期;2013年至2016年,是國美電商業務的高光期。此後,國美電商業務不再獨立,並入國美集團,直至「國美在線」品牌消失,國美電商業務進入衰退期。
作為一個局內人,我僅以我個人的視角和有限的資訊,來說說國美電商失敗的原因。
1、持續巨額虧損
翻看國美過去的財報可以看到,自2011年開始國美財報都是虧損。尤其是2011年至2014年,總虧損額超過了10億以上。
這對於當時的國美來說,幾乎是一個巨大的沉重負擔。
每當國美髮布財報,解釋虧損原因時,幾乎都是相同的理由:受到電商業務拖累。
然而,在家電供應鏈、物流等環節,國美電商都可以依靠國美的原有體系。
那麼,國美電商的錢,都花在了哪裡?
除了技術投入之外,另一最大的成本投入當屬市場營銷。
曾經服務國美電商的某數字營銷公司,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在其服務的大客戶名單裡,國美在線赫然在列。而國美電商僅有這一家數字營銷服務商,巨額營銷費用支出,實在是讓人瞠目。
當然了,同樣都是巨額虧損,相較於燒了巨額資金,甚至都砸不出一點動靜的萬達飛凡電商,國美電商算是交了一份不錯的成就單。
2、線上線下融合不利
前面講到,國美當時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做的一些嘗試。除了共享供應鏈採購、物流配送之外,還有線上線下價格統一等舉措。
然而,國美當時一直沒有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對於當時的用戶而言,最希望可以線上下單,然後去門店提貨。
最後,全國隻實現了一小部分的門店,用戶能夠自提,但大多數還是不可以。
阻礙線上線下融合的根源在於,利益如何分配。
因為國美電商是獨立業務,與國美門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所以收益歸屬成為了一大難題。
對於國美門店的業務員來說,在沒有利益的刺激之下,當然不願意成為電商的搬運工。
在2016年,筆者曾經到過蘇寧門店,當筆者提出線上下單,直接門店提貨時,門店業務員沒有任何抵觸,甚至是主動介紹如何具體操作。在這一點上,蘇寧的線上線下融合確實要強於國美。
3、戰略收縮,去電商化
2014年下半年,國美在線從位於中關村的鼎好大廈,搬入了國美總部鵬潤大廈。
這一舉動意味著,一方面國美在線不再獨立運營,完全由國美集團把控;另一方面,國美開始了戰略收縮,去電商化的進程。
隨著國美在線入住鵬潤,原本應該真正合力,結果卻是已經擁有一定認知度的國美在線,最終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如果搜索國美在線,百度結果中呈現出的是國美。國美在線不復存在。
有國美電商離職員工感嘆:這個砸了數十億元的品牌,怎麼最後就這樣消失了?
還有一個讓外人無法理解的法律訴訟,發生在國美體系之內。
國美在線曾經因為在宣傳酒水業務時,使用了國美旗下的「國美酒窖」字樣,結果被後者訴諸法律索賠。
國美電商想做「一家人」,大概從開始就註定了沒那麼容易。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