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歲末年初,當大家都在回顧過去一年的發展時,百度和今日頭條兩個移動互聯網行業大小巨頭之間卻突然鬧起了幺蛾子。
12月28日,路透社發表了一篇《字節跳動將取代中國BAT中的B》,顧名思義,該文章認為字節跳動,也就是今日頭條所隸屬的公司如果與百度合併,將打破中國互聯網行業原有的巨頭格局,組成新的「BAT」陣型。
文章因此被進行多方解讀,部分吃瓜群眾認為,百度與今日頭條似乎馬上就要被合併了。百度對此的回應是「暫不考慮收購今日頭條」,而今日頭條這邊的回復更是將事件推向了高潮。
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曬出文章截圖,並評論「論學好四六級英語的重要性」,暗指百度對文章的錯誤理解以及指出文章中所謂的合併,其實更傾向於今日頭條取代百度,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三大巨頭之一。先不論這篇文章的正確與否,單就李亮的回復來看,今日頭條的野望可見非同一般。
事實上,這並非今日頭條和百度的第一次打擂,今日頭條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巨頭寶座窺視已久。早在之前,今日頭條就已經開始對壘百度,並叫囂其他巨頭。從今日頭條的戰略打法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什麼叫真正的 「no zuo no die」。
多方樹敵
「作妖」到沒有朋友的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以內容分發起家。2012年互聯網創業者張一鳴創建了今日頭條APP,這是一款依托「算法技術」,基於數據挖掘的信息推薦平台。通過對用戶數據分析,為用戶進行個性化的內容分發,借助時代碎片化、個性化、高效性等特點,攫取了很大部分的流量,在一眾信息平台混戰中脫穎而出。
與今日頭條相似的產品還有內涵笑話,雖然平台目前已經被停封,但不可否認,曾經的內涵笑話也是今日頭條收割互聯網流量的一大利器。由於不可抗力的因素,內涵笑話被勒令停封之後,今日頭條開始著手短視頻行業。2016年,今日頭條推出短視頻,「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一系列的產品矩陣逐漸成型。
手握今日頭條和抖音兩大流量殺器,今日頭條成功擠進中國移動互聯網小巨頭行列。相關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今日頭條旗下大大小小的平台用戶使用總時長已經位居互聯網行業老二的位置,僅次於騰訊。當流量達到一定高度之後,今日頭條開始走向流量變現和生態布局這兩個幾乎是所有互聯網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巨頭都不可規避的發展道路。因而,當今日頭條開始進行流量變現,布局社交、電商、文娛、金融、教育等眾多領域時,需要面對的敵人自然就會增加。
與百度的信息流之戰
百度是今日頭條必須要攻打的敵人。如果與其他巨頭之間的戰爭是今日頭條自動挑起的,那與百度的戰爭則是市場導向下的產物。今日頭條與百度的主力同屬一個市場,二者都是AI驅動下的「搜尋+信息流」,通過廣告做到營收的商業模式。因而雙方面向的是同一個市場的流量群體,同一個市場的變現群體,只不過百度的優勢是「全」,而今日頭條的優勢在於「精」。
一山不容二虎,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史告訴我們,資本市場最終的局勢是寡頭為主,其他小頭為次,想要在細分市場中獲得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在血雨腥風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市場上獨一無二的霸主。這也意味著,今日頭條想要變大變強,就必須要虎口奪食,對標百度。
2018年1月29日,今日頭條發布聲明稱百度利用壟斷進行「不正當競爭」,並對此給出了相應的六條證據。事件的起因源於今日頭條認為百度搜尋頭條官網顯示「該頁面因服務不穩定可能無法正常訪問」的舉動是針對頭條自身。隨後,網上就有了百度設立「打頭辦」的消息出現。百度當然不肯認帳,將發布「打頭辦」消息的媒體人告上法庭,並撰文反擊今日頭條。雙方的口水戰也由此爆發,直到現在「口水」還狂流不止。
與騰訊的短視頻、社交之戰
「百頭大戰」還沒結束,今日頭條又開始將目光瞄向「BAT」中的另一巨頭——騰訊。2018年5月8日,張一鳴發朋友圈慶祝抖音Tiktok Q1蘋果商店下載量位居全球第一,這看起並沒有什麼毛病,分享喜訊人之常情。今日頭條「作」就作在嘴不留情,報喜就報喜,還非要在報喜的同時捎上騰訊。張一鳴的原話是「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看到這句話你說騰訊能不氣嗎?馬化騰立刻給予了回復「可以理解為誹謗」。張一鳴隨後又進行了解釋,但不管怎麼說,今日頭條與騰訊算是杠上了。
騰訊開始重點發力微視短視頻,並在2018年年末推出新版本的微信,新版本中添加即刻視頻。可以看出,騰訊的這一系列舉動除了填補自身社交流量上的短板,內容、社交融合的背後也將矛頭直接指向今日頭條。今日頭條當然不甘示弱,在不久前的「頭條生機大會」,頭條透露在未來的時間里,將重點深耕社交化,多家媒體的報導顯示,今日頭條不久後將上線一款名為「飛聊」的社交APP。
騰訊的流量變現體系是以流量為基礎,通過投資的形勢將產業鏈相互進行連接、黏合,做到高效可循環的流通模式。社交流量是騰訊的根基,因此,今日頭條用社交產品去挖騰訊的牆角,只會加劇雙方的關係逐步惡化,「頭騰」之間戰火會借勢蔓延開來。
與阿里的電商、文娛之戰
在「BAT」三大巨頭中,今日頭條與阿里的關係算是比較友好的,雙方正處於亦友亦敵的處境之中。雖然今日頭條與阿里目前仍有類似合作的嫌疑,例如抖音的商品櫥窗可以直接對接到淘寶上,但問題在於,今日頭條在探索流量變現的過程中想要做到生態化、多元化的發展形式,無非就是對標阿里和騰訊。騰訊已經對上,阿里還會遠嗎?
要知道,早在之前,今日頭條就已經多次試水電商業務。2016年開通「特賣」頻道;2017年又推出電商平台「放心購」;到2018年9月,「值點」APP又開始上線,今日頭條對電商領域的野心可從中探知一二。而12月20日,今日頭條進軍保險行業的消息突然強勢刷屏,今日頭條進軍金融行業的野心昭然若揭。除此之外,今日頭條在短視頻行業經過不斷下沉,最終會走向長視頻領域。無論是電商、金融還是長視頻,劍鋒都指向阿里,可以預見,今日頭條宣戰阿里不定就是早晚的事。
「作」自己的路
讓自己和別人無路可走
雖說商場無朋友,但像今日頭條這樣到處樹敵的在互聯網行業還真是非常少見。盡管要保持自主發展,做到生態布局、多元化發展,必須在巨頭中殺出一條血路,但就今日頭條這樣到處叫囂、四處樹敵的方式顯然不太可取。尤其是在自身還存在頗多隱患的背景下,今日頭條依舊選擇與三大巨頭硬杠,該說一句初生牛犢呢?還是勇氣可嘉?
眾所周知,國家肅淨網路環境時,今日頭條是經常被約談的對象之一。這與今日頭條灰色的背景顏色相關,所謂的灰色背景,即指今日頭條傳播的內容里摻雜了許多不良信息以及版權問題。隨著國家對網路環境監管越發嚴厲,平台可利用灰色地帶攫取流量的空間就會相應縮減,這對於今日頭條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事情。
2017年年末,因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造成嚴重惡劣的輿論影響,今日頭條手機客戶端「推薦」「圖片」「熱點」「社會」等頻道相繼叫停。2017年春節,當所有互聯網企業都在春晚上豪擲千金怒刷存在感時,今日頭條尷尬了,旗下的短視頻春晚冠名被臨時撤下,究其原因是由於平台直播上的李天佑,中國第一喊麥人在喊麥時因歌詞含有違法性質被央視點名批評。直至2018年4月10日,廣電責令今日頭條網站永久關停「內涵笑話」及其公眾號。
說了內容再來剖析技術。今日頭條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成就主要是依托強大的「算法技術」,不可否認,算法技術的確厲害,但算法並非萬能。數據是算法的基石,內容平台用戶數據的收集、量化指標主要以點擊率為主。這也意味著,通過算法計算出來的內容推薦,實則是一種略含畸形的推薦,推薦出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依照用戶搜尋過的歷史數據進行參照,用戶看到的永遠是自己搜尋過的相關信息,內容邊界很難被擴張,且優質內容容易淹沒在眾多無效的信息之中。
今日頭條令人詬病的也在於其算法的「精」。有一部分用戶吐槽,在使用今日頭條APP的過程中,只要一不小心點了什麼文章,平台就會開始接連推送此類文章,這對於用戶而言,是一個非常不便利的設置,畢竟現在的手機基本都是以觸屏為主,手滑點錯的概率相當高。
除此之外,今日頭條屬於典型的「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原因在於「抖音」訴「夥拍小視頻」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一案。12月26日上午,北京互聯網法院宣判駁回抖音訴求,認為涉案短視頻符合大陸《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夥拍小視頻對此不構成侵權。當然,這個案件推動了短視頻版權確立的發展,具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但通過該案件的發生,不難看出今日頭條對於自身生態的維護性和封閉性。對於今日頭條來說,內容和短視頻是其重要流量來源,但短視頻本身的壁壘較低,這也意味著,今日頭條需要通過推動短視頻版權的確立,將抖音的優勢壁壘高高建起。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身處灰色地帶,今日頭條企業內部問題頻出,尤其是關於在員工腐敗受賄事情上。12月25日,有媒體報導稱,今日頭條母公司又出了行賄受賄案件,商務擴展員汪某,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及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刑事拘留。類似事件層出不窮,給今日頭條帶來的是品牌形象被一再破壞,最終將導致用戶流失等惡性影響的不斷出現。
互聯網的出現帶來的是時間被光速運轉,這種特性在資本市場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就是資本被光速性後的具體表現。
在這種特性的影響下,高樓被迅速建起,例如美團等小巨頭,然隨著風浪不斷侵蝕,根基不穩的高樓就容易被沖倒,例如共享單車ofo。在根基不穩之前,不斷「作妖」的今日頭條如果繼續樹敵,那等待他的結局恐怕難逃「作死」二字。
今日頭條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快速崛起,就必有過人之處,但巨頭之所以被稱為巨頭,就表示其地位具有不可撼動性。想要一鋤頭翹動幾大巨頭,今日頭條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畢竟,微信、淘寶、百度占據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不用頭條和抖音似乎並非難事。總的來說,今日頭條想要成為比肩「BAT」的巨頭,未來仍需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