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創 楊健楷 遠川科技評論 收錄於話題#遠川科技組14個

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科技 第1張

作者:楊健楷

編輯:董指導

智庫支持:中泰證券計算機分析師楊亞宇

出品:遠川研究所科技組

2002年8月10日凌晨6點,伴隨著電腦上出現「login:」字樣,中科院計算所裡一陣歡呼,龍芯一號CPU終於工作了,我國計算機「缺芯」的局面迎來突破。

一年多前,中科院計算機所成立了龍芯課題,並湊出了100萬元研發經費,而32歲的胡偉武就此接下了這個天降大任。胡偉武可謂是為龍芯而生。高考後,他從浙北山區來到合肥的中科大,一個月20塊錢的生活經費,拿出8塊錢來搞「研發」。而他的導師正是被譽為「中國計算機之母」的夏培肅。

龍芯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為了研發成功,大家日夜撲在實驗室,每天一起讀毛選來提升信心;而且,還給龍芯取了另一個名字:狗剩,承載著中國農村「取個賤命好養活」的寓意。

終於,龍芯一號成功應用,而二號、三號也先後研制成功。2007年初,在中法雙方領導人的牽頭下,龍芯還與意法半導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一場發布會,雙方合作開拓國際市場。然而,一場最大的危機,也隨之而來。

2009年,題目為《龍芯無奈購美公司專利授權,「中國芯」光環褪盡》的文章發布,龍芯花錢買MIPS架構專利的行為被無限放大。一時間,舉國嘩然,以為是自己研發,沒想到居然是買的。

關鍵時刻,胡偉武不得不站出來,為踏破門檻的媒體老師們上了一堂無奈、心酸又帶著紅色語言風格的計算機原理課。胡偉武解釋到,買晶片架構不等於買晶片;有了架構,依然需要做大量自主研發工作。然而,在幾年前「磨皮漢芯」的負面陰影下,龍芯依然遭遇千夫所指。

而龍芯所遭遇的輿論困境,也正是國產CPU二十年沉浮的縮影。從自主之難、到引進之憂,再到另起爐灶,國產CPU在坎坷和爭議中,舉步維艱卻又砥礪前行。國產CPU的路,到底通往哪裡?

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科技 第2張

第一個提出搞電腦晶片的人是倪光南。

1994年,面對國外電腦的大幅沖擊,高歌猛進的聯想集團危如累卵。倪光南主張向晶片縱深發展,柳傳志則要建一條電腦組裝線。「技工貿」還是「貿工技」?倪柳二人的路線之爭以倪光南出局終結。在宣布倪光南被免職的會議上,柳傳志掏出手絹抹淚,倪光南凜然危坐,不為所動。[1]

聯想在一個貿易紅利指數放大的時代取得了勝利,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於晶片的認知。倪光南出走後十年,聯想先後出了三本書:《聯想為什麼》、《聯想風雲》、《聯想局》。倪柳之爭的廣泛傳播,和聯想2005年收購IBMPC業務的如日中天,仿佛在反覆證明一個真理:晶片造不如買,國產天方夜譚。

聯想成為時代偶像之際,倪光南鼎力支持的國產CPU卻暗淡收場。

當初為了支持方舟科技把國產CPU賣出去,北京市政府吃了第一口螃蟹,把微軟踢了出去,此事震動太平洋兩岸。微軟總裁辭職,基辛格去信北京市長施壓,最後是總理頂住層層壓力,方舟一號終於進了政府的採購單。[2]

而開局有多高光,結局就有多慘烈:裝了國產CPU的電腦沒人想用,方舟科技的老板貪了經費,蓋了大樓,最後還說錢不夠用。[3]這更加強化了大眾已有的固執偏見:國產CPU非奸即盜,不如不幹,還是英特爾最香。

然而不同於消費者視角感知,中科院的計算機元老們持續向國家呼籲:「十五」期間要啟動自主CPU的研發,要不然就沒機會了。終於,不滿於英特爾的壟斷地位,以及考慮到CPU受制於人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國家出臺了旨在振興國產自主CPU的「泰山計劃」。

和當時與被寄予厚望的方舟同時進行的,還有另外三大國產CPU項目:

龍芯,因經費左支右絀,在一開始連便宜的MIPS架構都無力承受;申威,由無錫歷史悠久的56所研發,採用古老的Alpha架構,服務於軍隊和超算;飛騰,早在1999年研發出第一款CPU,採用SPARC架構。

在「十五」、「十一五」兩個五年計劃期間,憑借863、核高基等眾多國家級經費的支持,國產CPU晶片迎來了春風:基本保持著每一兩年就出一款晶片的速度,在性能的趕超上不遺餘力。2004年的龍芯二號,已經可以追平1999年的奔騰三。

然而,三大國產CPU也很快遇到了三大難關:

性能難關,英特爾在進入新世紀後戰鬥力爆表,AMD在2006年被打殘,國產CPU進展不小,但始終存在代差;生態難關,x86專利牆高聳,國產自主CPU統一採取了繞行策略,但如此一來很難適配微軟系統;量產難關,使用者已經適應了微軟的操作系統,一個荒涼的桌面,沒有吸引力,何談量產。

而之所以有此三大難關,是因為國產CPU都採取了精簡指令集架構:MIPS、Alpha、SPARC等。這些一般人聞所未聞的架構,都是當年英特爾的手下敗將。而核心要素則是英特爾和微軟之間形成的同盟。

隨著「十一五」計劃的收尾,國家補貼幅度收緊,三大國產CPU迎來了命運的拐點:胡偉武一咬牙,決定讓龍芯走市場化之路,研發人員丟掉鐵飯碗下了海;申威則隱匿在體制和超算市場,沒有向下出擊;飛騰爆發了一場爭論,兩派人員在政府領導面前吵著是否要放棄原有架構,一時陷入了迷茫。

看不到國產CPU的曙光,於是,有人便提議了另一條路線:既然打不過,為什麼不引進呢?

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科技 第3張

在大飛機、核電站和高鐵開始走向自主之際,CPU卻開始了引進潮。

在引進路線上,國內派出了兩支大軍:上海兆芯、天津海光。業內最流行、最商業化的便是英特爾的X86架構晶片,但英特爾非常強勢,難以談判。於是,這兩家公司都選擇「曲線救國」:

上海兆芯收購了我國臺灣地區公司威盛電子的X86授權。威盛被譽為「臺灣的英特爾」,其X86專利授權則來自於其收購的兩家被英特爾打得奄奄一息的美國公司Cyrix和Centaur。而威盛電子相幹公司,又是上海兆芯的發起股東,隨後,兆芯也以2億多美金,收購了威盛電子的X86專利。

天津海光則選擇了AMD。AMD很早獲得了對英特爾X86的交叉專利授權,而且自研的Zen架構性能強悍。但迫於英特爾的激烈競爭,AMD現金流壓力大,急需輸血,於是,便有了和海光的合作,但AMD也留了心眼:海光需經兩層公司獲得授權,並經過11個流程,才能在中國大陸地區銷售產品。

引進技術後的兆芯與海光,都實力大增。兆芯對威盛的交易可謂一石三鳥,獲得了CPU研發團隊、x86架構專利、晶片組產業鏈;而海光則背靠上市公司中科曙光,借鏡AMD的作業,加上國產加密算法,在商用服務器起量很快。

然而,無論是買,還是租,代價都不菲,兆芯與海光分別花了20億元以上;但確實很快便砸出了聲響。兆芯成立兩年後便實現了量產,賣了一萬多套。海光在今年上半年營收2.7億,淨利潤6000多萬。

引進路線看起來立竿見影,但當海光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緩過氣的AMD表示最新架構不再對海光授權;而上海兆芯也面臨著專利瑕疵時,我們才發現,引進也不是萬金油。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地區的x86人才極為薄弱,「拿來主義」能否進化到「吸收創新」,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如果只能停留在對x86硬件層面的複製與黏貼,那麼很難深入地去搞研發,並且滿足高安保級別和消費者市場的需求。

自主,需要從底層開始,難度幾乎不可能;引進X86架構,卻也面臨著被斷供、無法更新的擔憂。就當市場再度糾結的時候,ARM卻映入了眼簾。

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科技 第4張

從2001年進入中國以來,ARM給人的印象是「中國科技公司的老朋友」:靠譜、好用、能打。更為重要的是,ARM架構授權可以在指令集層面永久買斷,一方面可控程度更高,另一方面研發程度更深。因此,國產CPU開始基於ARM架構自主研發,試圖做到與x86架構一樣的性能,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替代。

事實證明,國產CPU做的確實不錯,而且是給ARM助攻。

在經歷了2011年秋天的「自主VS引進」路線大爭論後,飛騰選擇了ARM架構。2015年8月,一個名叫CharlesZhang(張承義)的中國人,在全球晶片界的頂會HotChips上「華山論劍」,用中式英語介紹了飛騰服務器CPU「火星」,世界上第一款基於ARM架構研發的64核CPU。

這個發布,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隨後國內的輿論,卻又讓飛騰經歷了名利場的殘酷:飛騰「媲美英特爾」體的宣傳「令人震動」,大眾認為一個語焉不詳的念稿式發布會,一定隱藏著蒙騙國家補貼的驚天秘密。甚至有人在網路上號召大眾發起一場針對國產CPU的監督運動。

飛騰陷入了一個薛定諤的輿論場:做不好有人噴,做好了還是有人噴。而這也幾乎是眾多國產CPU公司面臨的處境。要打破困境,唯有夯實實力:

飛騰的商用服務器和桌面CPU制程分別達到了28nm和16nm,基本符合國內特定場景使用;而且聯合了基於開源Linux研發的麒麟操作系統,在臺式機上可運行200萬安卓應用;同時,也通過資本加速,飛騰整體並入上市公司中國長城,方便配套整機。

近兩年國產替代意識的迅速覺醒,更是讓飛騰走上了快車道。2018年,飛騰賣出了20萬塊基於ARM架構的CPU,2019年營收增長三倍,2020上半年營收3.4億,已超過去年全年。而其跨越式的發展,得益於多路並進、「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產品涵蓋了嵌入式、桌面和傳統服務器。

就在飛騰借助ARM架構拓展之時,華為介入了戰場,而且一出手就是大軍團作戰,在服務器CPU市場高舉高打。

2019年初,華為發布了首款ARM架構服務器CPU「鯤鵬」,並與各省市建立了鯤鵬計算產業聯盟,向各地輸送行業標準和人才,並與各地代表性企業建立硬件生產基地。今年5月,鯤鵬CPU進入中國電信採購名單。

華為此番凌厲攻勢,一如當年在程控交換機市場的打法,綁定各地電信局,共榮共存,最終憑借技術升級和渠道,完成了對交換機的國產化。

國產CPU放棄Intel、另起ARM爐灶,燒得確實很旺。但ARM也在美國禁令下搖擺不定,甚至有被出售的風險,因此,一些觀察者認為,國內基於ARM架構的CPU假國產之名,行ARM之實,為「假洋鬼子」,實際上還是不夠自主可控:如果斷供了,同樣是遭殃,拿著一個過時的永久架構,遲早會被別人擊敗。

兜兜轉轉,問題又回到了原點:我們究竟要實現什麼程度的自主?國產化應該遵循何種步驟?

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科技 第5張

從2000年到現在,國產CPU先後走了三條路線:

自主派,執著於對抗英特爾的x86架構,將MIPS、Alpha等被擊敗的原始架構收為己有,從最基礎的指令集出發,建構出了一座中國人享有完全掌控力的CPU城堡:

市場派,延續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一貫技術路線: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礙於英特爾的專利牆,不得不採取迂回策略,或買或租被閹割的x86架構,消化之路猶未可知;

生態派,依托於自有的研發實力,在ARM與英特爾的競賽中,試圖借力打力,利用新興起的ARM生態,逐步蠶食存量的x86市場。

看似不同的三條路線,實際上都是為了兩大訴求:自主安全可控,滿足市場需要。但這兩個訴求,卻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

完全自主可控意味著指令集層面的重建、篩查和排雷,在嚴格意義上講,最為封閉但占據壟斷地位的X86,應該是第一個被排除出局的。但X86卻又是商業化最成功的,用戶已經完全習慣了微軟+英特爾的組合,沿著x86路線走是遷移成本最低的。

這就是國產自主的尷尬。不同於獨立封閉地制造原子彈,CPU、操作系統、晶片,都是強商業屬性,產業鏈、開發均相當國際化的產品,這意味著:自主之路,必然是在「自力更生」和「拿來主義」之間不斷平衡。

在過去,我們很容易倒向「造不如買」,但如今的外壓,提醒著我們,自主雖難,但探索卻不能停步。

參考資料:

[1] 聯想:「倪柳之爭」的傷痛,創業邦,2010

[2] 一段關於國產晶片和操作系統的往事,梁寧,2018

[3] 中國第一芯神話破滅,IT時代周刊,2006

原標題:《誰主沉浮:國產CPU的三大路線之戰》

閱讀原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