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人工智能搶走部份工作,但無法替代關懷與愛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僑報記者李青蔚1月8日洛杉磯報導】人工智能(AI)日漸被廣泛利用,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領航人物之一,身為Google(Google)前中國區總裁的李開復,日前現身洛杉磯為其新書《人工智能超級大國》(AI Superpowers)作宣傳,並為人類未來發展和中美人工智能的競賽帶來新啟示。

工智能取代重復性工作 但無法取代人類情感

李開復:人工智能搶走部份工作,但無法替代關懷與愛

前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僑報記者李青蔚攝

人工智能可通過訓練和運用大量的數據,掌握怎樣寫季度報告的文章,或者有關體育賽事的文章,或者一本書的摘要。人工智能也能夠當作一個賺錢的工具,人工智能可選擇出一個最賺錢的股票來買,或者一批借錢後能還錢的人。

李開復強調,這不是說人工智能變得和人一樣聰明,而是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工具,而是在一個領域上,可以做出比人類更出色的決策、判斷,可以賺取更多的錢,可以帶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工作轉移的浪潮。過去很多工作,可能被認為是安穩、重復性的工作將來會消失。

他也道出了人類的出路:「人工智能是不會做一些有創意的工作的,而一些有溫度、關懷和需要付出愛的工作,人工智能也不會做。」所以人類就要往這兩邊靠。例如︰記者就要寫出更有創意、更有深度的文章,人工智能卻不會寫。但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記者,寫出簡單的採訪稿。

有些人選擇進入醫學院讀放射科和皮膚科,人工智能絕對能取代這些專科。但如果選擇將來當心理學醫生,人工智能就無法取代其職位。因為人工智能無法作出關懷和愛。例如︰人工智能無法準確辨識人類的恐懼或驚訝,說什麼話會能讓他人更為舒適,或給人感覺有同情心,或者聆聽者聽到甚麼話會感到溫暖,或者感到害怕。一些主觀和人與人之間的事情,人工智能不能通過自我訓練最終做到。

李開復說,就算人工智能極力模擬人類關懷行為,人們也不一定會接受。如果人們失戀、或者想自殺,人們一般會去看心理學醫生,但如果派一名機器人來輔導,他不認為這能夠治愈他的心病。

李開復指出:「人類必須有AI分辨力,助你避免一些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

在換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換到一個過1到2年後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那樣就會被AI一直追著走。人們最好找到一些人工智能不會搶走的工作,反倒可借助人工智能幫助自己的工作。例如︰發明新藥,AI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而且人工智能能作為一種工具,幫助制藥人士發明新藥。

除此以外,李開復認為,為長者服務存在巨大就業機會,每年會出現上百萬職位空缺,因為很多人都不想做這種工作。人們寧願做銀行的櫃台服務生,或者超市的收銀員,但為長者服務的需求會愈來愈大,工作機會將會增加。老人家不希望機器人服務,他們需要人的關懷。

醫生職位被顛覆 人類和AI相輔相成

飛機可根據計算機飛行,但機師在飛機上的存在,在大多數的時候也是給人們一種安心的感覺,以後的醫生的工作性質將會類同。原因是人工智能以後能夠幫助醫生作出診斷,但它沒有辦法對病人作出關懷,因此醫生將來的職責包括安慰病人,而人心中有希望,治愈的機率就會變大。而醫生更多的安慰,可讓病人道出人工智能診斷所需要的症狀,包括家族的病史等等。然後透過人工智能的判斷,讓病人得到更佳的治療。

李開復認為: 「以後的醫生,或者不需要再讀書12年」。 醫生診斷工作,本來不是人腦來做,而是用機器來做。因為正確診斷疾病,需要看大量病歷、所有新的學術論文和新的數據,一位醫生一輩子研讀的病案始終有限。

李開復說: 「肺癌的人類醫生,一年可能看3000宗病案。但人工智能醫生,一年可看300萬個病案,並把個案綜合起來,作出更精確的判斷。」例如: 一些罕見病案,不能用化療治療,但醫生沒有讀過某篇論文而不知道。人類醫生不知道新藥,用了舊藥去醫,結果可能醫死人。

通過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後會出現 「個性化」治療,根據不同的基因,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療,而不是統一的治療方向。機器通過觀看DNA排序、家族病史、抽取樣品結果等,找出最佳的治療方案,並根據個人而優化。

不必強迫子女發展 只要做到行業頂尖

不少華裔家長都會希望子女修讀理工科,認為較有出路和穩定,李開復並不同意。他認為在任何行業中,如果做某一個職業幹得普通,都容易被取代,一定要做到頂尖。他表示: 「如果家長硬逼著孩子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他一定做不到頂尖,最後一定被取代。」 如果孩子做一名工程師,但做得很普通,最後一定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工智能也能寫編碼(code),但它不能寫很難、很高深的編碼。

父母可鼓勵孩子去接觸STEM ,即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如果他們對這方面有才華的話,可往這邊發展。如果孩子喜歡當醫生,李開復認為也是沒有問題的,醫生領域不會很快消失,還需要研究人材。總括來說「創造型」的職位將來會是最好的職位,這不限於理科,還包括文學、藝術、寫故事、會做公關、會演戲等等。

李開復表示: 「家長應讓孩子進入最有創造力的行業,真正有才華的領域,而且要快速學習用AI做工具,讓自己創造力擴大。同時也要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多跟別人交流,因為人工智能不會跟人交流,沒有溫度和情商(EQ)。無論孩子長大後擔任甚麼職位,都需要很強與人溝通和交流能力,也就是軟實力(soft skills),也許孩子將來不是執行長或者科學家,也可以成為一名很優秀的長者服務者、護士或者保姆。他指出: 「如果孩子(現在)只會每天刷手機,不會跟人家交談,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他認為中國父母對子女愛心和推動對孩子成長有幫助,但不要把自己認為過去甚麼是最流行職業的想法塞給孩子,不要硬要孩子進行某種職業,只是因為自己做那個職業,或者把自己做不到的工作,要求子女去做。

中美間的人工智能驅動將產生人類最大的科技能力

李開復成立了創新工場,而他也透過該公司投資了5家人工智能行業的 「獨角獸」。他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超出大眾的想像, 「大家也許也會覺得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領先,但美國的產業和應用的落地是落後於中國的,中國比美國跑得更快,所以機會非常多。他認為中國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中國的創業方式跟美國的相比是特立獨行,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人工智能依靠大型數據庫收集數據。李開復認為中國的數據很多,中國可以快速創造出很高的收入,或者是很好利潤的,可以很好應用人工智能。美國和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運用成功,所以在兩個大國的驅動之下,人工智能會產生人類最大的科技能力。

他表示︰ 「毫無疑問,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強的兩個國家。中國努力地創造能力價值,如果海外華人想回國工作,或者想在國內找人工智能行業工作,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