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科技 第1張

華為P50系列手機來了,發布會的最後餘承東投下重磅炸彈——華為P50系列全系不支持5G,而且,廣泛採用了高通旗艦手機晶片驍龍888。

這是一個極為重磅的轉變,華為一直是5G通訊的領導者,現在全新系列手機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完全不能支持5G功能,並且採用了曾經的競爭對手高通的晶片,讓人不禁唏噓。

P50系列本該在3月推出,但從春天推遲到了夏天。

在這場外界期待已久的發布會上,餘承東依然精神氣十足,在介紹P50拍照環節時,吊打起蘋果來毫不手軟。

整場發布會的節奏緊湊,基調輕松,發布了多款全新硬件產品,以及鴻蒙2.0。沒有了過去幾場發布會的「悲壯」情緒,隻在講到晶片時,提到過一次美國。

P50系列手機以及諸多新的旗艦產品能夠如期登場,更大意義在於宣告「華為手機依然活著,並且會活得更好」,這是華為經過美國4輪制裁後交出的答卷。

但一款4488元起售且僅支持4G的手機,即便它是華為,消費者會為之買單嗎?

01、鴻蒙和相機,能彌補失去5G的遺憾嗎?

整場發布會,最重磅的產品無疑是P50系列手機。

華為在7月29日晚共發布了3款手機,分別是中杯HUAWEI P50、大杯HUAWEI P50 Pro、大杯經典款。

具體的基礎配置方面,電池容量分別為4100mAh和4300mAh,充電方面三個杯型均支持66W有線快充,但只有大杯支持50W的無線快充。

三個杯型使用的晶片有所不同,其中中杯只有驍龍888晶片版本,大杯則有驍龍888晶片和麒麟9000晶片兩個版本,大杯經典款只有麒麟9000晶片版本。但三款晶片均僅支持4G。

售價方面,中杯最低價4488元,大杯最低價5988元,均較P40系列最低價高出500元。

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科技 第2張

照相方面,不同杯型之間也有較大差距,中杯擁有一個三攝模組,包括5000萬像素主攝、1300萬像素超廣角攝和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支持5倍等效光學變焦;大杯則搭載了四攝模組,比中杯多出一個4000萬像素的黑白視訊鏡頭,且長焦鏡頭升級為6400萬像素的潛望長焦鏡頭,最高可實現200倍數位變焦。

總結來說,P50仍然是一款亮點和缺點都擺在臺面上的旗艦機。

最大的亮點是拍照,華為P50是華為迄今為止最強悍的拍照旗艦,搭載了首創全新移動影像技術。

這個技術厲害在哪呢?用發布會上餘承東的描述,就是更高的變焦倍數(80倍和200倍)、更快地抓拍、更清晰的夜景和逆光畫面。(餘承東)

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科技 第3張

簡單來說,拍奔跑中的兒童,拍閃電,拍銀河,拍月亮,都不是事兒。總之就一句話:華為P50的拍照吊打iPhone 12 Pro Max。

除此之外,P50預裝了鴻蒙2.0操作系統。但此次發布會鴻蒙2.0的新東西不多,設計了新圖標,提升了流暢性。

華為P50全系整體配置都是旗艦水準,尤其是拍照,依舊是一線的水準。

但,唯一讓人覺得並且難以接受的是只有4G版本。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的決定——5G領先者,發布了一新款4G手機,而且價格並不比別家的5G手機低。

華為是最早在全球推出5G基站和5G旗艦手機,且在全球範圍內5G基站市場份額也最大的一家公司。但2021年各大手機廠商都在5G手機領域廝殺的時候,華為依然要推出4G手機——這絕對是華為最憋屈的一款旗艦機。

背後原因,除了華為手裡集成5G基帶的麒麟處理器存量有限,還有華為在被制裁後可能拿不到5G手機必備的射頻晶片。

具體來說,手機主板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叫做「射頻晶片組合」,負擔著手機的信號接收和發送。如果沒有這個部分,手機就是脫離互聯網世界的「單機」。

目前,國際上的射頻晶片市場是由美國和日本占據,國產化難度較大。華為之前也是向美國的思佳訊(Skyworks)採購射頻晶片,但2018年遭到制裁後,就開始向荷蘭的恩智浦(NXP)和日本的村田(Murata)採購。

2021年4月,美國開始對華為展開第四輪制裁,要求所有涉及美方技術的供應鏈企業,不允許向華為的5G通訊設備提供零部件,包括5G射頻晶片組合和5G基帶。

作為晶片設計能力一流的海思,早些年已經開始攻克射頻組件中的部分組成,但最核心的濾波器還未能攻克。

因此,華為發布4G手機這個決定,為的也是維持手機業務生命線,同時繞過美國制裁獲得可用的配件。

也有微博科技大V表示:美國的制裁給華為5G手機的「成套」帶來了難題,才是其被迫賣4G手機的原因。如果一顆螺絲釘是用在華為5G手機上,那這顆螺絲釘就是被禁止的,而如果是4G上就是可以的,所以華為只能選擇4G。

除了沒5G,P50還一個槽點——華為一貫對中杯機型採取的「減配」策略。

去年推出的P40中杯,從照相、螢幕到充電,一律減配。

這一次P50系列的中杯,從照相、螢幕到充電,依然較Pro版本遜色不少,比如竟然不支持無線快充。

相比之下,iPhone12系列在照相配置上和Pro版本有所區別,但差距不如P50系列懸殊,螢幕刷新率和充電功率並無區別。

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科技 第4張

而小米11系列,雖然在續航照相和充電方面均有區別,但續航均在4500mAh以上,且普通版也配有50W無線快充,差距沒有P50系列那麼大。

亮點和槽點兩相比較,主推4G引發的討論,已經蓋過了最強拍照旗艦機引發的關註。如果按照大杯的最低價,6000元一部的4G手機,到底值得買嗎?

02、4G手機到底還值得買嗎?

首先需要探討一個問題,現有的5G、4G手機,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重要的區別,當然是網路速率。用著4G網路,實際網路速率大概在100Mbp/s,用著5G網路,最大傳輸速率能達到10Gbp/s,是前者的50-100倍。

但問題在於,什麼樣的應用場景,需要用到5G網路這麼高的傳輸速率呢?

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科技 第5張

1G到2G,實現了從打電話到傳簡訊的跨越;2G到3G,實現了從文字到圖片的跨越;3G到4G,實現了從圖片到視訊的跨越;但4G到5G,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應用場景。

手機行業Wit Display分析師林芝告訴市界,以現有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來說,5G手機相比4G手機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反而更耗電。以往的技術迭代都有一個核心的應用場景支撐,但5G沒有那麼明確。

網上有一個段子比較形象,說「Speed Test」依然是未來一年5G的主要應用。即5G還停留在「跑分」階段,現實意義的應用還未落地。

與此同時,林芝認為,國內5G基站有限,也是限制5G發展的重要原因。「二三線城市幾乎都還沒有5G基站,現階段主要隻鋪設在了大城市。況且要達到理想的體驗,5G基站數量至少要是4G基站的3倍以上。」

具體來說,由於5G信號頻率高、穿透力差、信號覆蓋範圍小等缺點,能夠覆蓋的傳輸範圍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相比4G基站3平方公里左右的覆蓋範圍要小很多。

而按照十部門聯合印發的一份報告,2023年底需要建設252萬個5G基站,截至2021年5月,已建有81.9萬個,那麼未來兩年半的時間還需要建設170萬個,平均每年72萬個。

截至2019年末,我國有544萬個4G基站,而5G基站數量如果要達到這個水平,按照當前的規劃和建設速度,還需要6年以上,更不要說達到4G基站數量的數倍規模。

作為5G基站建設領頭羊的華為,對於這個情況應該是最為了解的。

5G領導者華為,為什麼推了一款只能用4G的P50? 科技 第6張

當然,也不排除後期建設進程加快以縮短5G的普及時間,但再怎麼縮短,也不太可能在兩三年內實現。

從這個角度看,4G手機確實還可以用幾年。

從近幾個月iPhone11的銷量時常超過iPhone12來看,消費者青睞低價的4G手機勝過高價的5G新款手機。

7月份最新一周的京東自營店手機單品排行榜中,iPhone11依然領先於iPhone12。

但有不少網友表達了「我可以不用5G,但它必須要有」的觀點。

對於當下消費者而言,買5G手機更多買的是一個前沿技術,以及對未來應用落地的提前預備,這種「預備」在購買新機時成為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報告,2021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出貨量1.74億部,同比增長13.7%,其中5G手機出貨量1.28億部,同比增長100.9%。

在基礎設施仍有一段路要走、具體應用也尚未落地的情況下,手機市場早已通過「5G概念」掀起一波換機潮,而華為恰恰就是曾經最早推出5G手機的廠商之一。

當下形勢所逼,華為不得不推出4G手機,想當年曾經嘲諷過蘋果手機沒有5G,餘承東或許多少有些尷尬。

03、華為走向何方

P50採用4G版本,是華為當下艱難處境的一種體現。

4輪制裁後,華為正在努力自救。

2021年4月28日發布的一季度經營業績顯示,華為在2021年一季度實現收入1522億元,同比下滑16.5%,但得益於淨利率的提高,一季度淨利潤約169億元,同比增長了27%。

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上年11月出售榮耀等因素的影響,而全年淨利率達到11.1%,同比增長3.8個百分點,則是得益於經營質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再往前看,2020年華為的收入增幅已經從前三年的15%-20%,降至3.79%,並且年內歐洲、亞太、美洲等地區的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小幅增長完全是依靠國內市場的強勢增長。

但即便是收入增幅放緩,研發投入仍然在提高,達到1418.93億元,占收入比重也從15.3%提高到15.9%。

有關人士表示,美國制裁之後,很多技術需要補洞穴,只能加大研發投入。

分業務板塊來看,華為2020年貢獻從大到小的依次是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在環境發生巨變後,各個業務板塊也面臨著不同的壓力和機會。

最重要的運營商業務,指的是為全球電信運營商客戶提供系列產品、服務和商業解決方案,包括無線網路與雲核心網、固定網路等等。最典型的就是全球的5G基站建設項目。

但美國從2018年就開始在國際上大肆宣揚華為的5G通訊設備存在安全後門等謠言,聯合盟友組建「5G聯盟」,導致華為的不少海外5G業務受到明顯影響。

在政治壓力下,英國、法國、瑞典等歐洲國家,對華為的5G設備關上了大門,但也有包括德國、奧地利等國家採用華為的5G設備,還有如義大利從禁止到開放的戲劇性轉變。

在海外5G建設市場中處於相對被動的情況下,華為在全球的5G基站的市場份額仍然從2019年末的27.5%,提高至2021年7月的30%左右,背後是國內5G建設帶來的強勁內需。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奇特的景象,華為在幫全世界建造5G網路,自己的產品卻用不上5G,到頭來這成了友商的優勢。而華為不得不這麼做,想想也挺諷刺的。

另外,原本占比不大的企業業務,在2020年景為同比增長最為強勁的一個業務板塊,23.03%的同比增幅遠超運營商業務和消費者業務分別為0.22%和3.34%的增幅。

內部人士告訴市界,華為的企業業務目前在公司內部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彌補部分消費者業務的損失。在他看來,做To B起家的華為在這部分業務上有天然優勢,「以客戶為中心」的口號也確實不是說說而已。但這一戰場,面臨的是阿裡、騰訊兩位重量級對手。

消費者業務方面,華為原本採取以手機業務為中心的「1+8+N」戰略,手機業務受阻後,華為在「8+N」上加大馬力予以彌補。

7月29日晚的發布會上,只有19:30到20點出頭的時間是屬於P50系列手機,剩下的時間,介紹了包括音箱、V75 Super智慧屏、V98智慧屏、學習智慧屏、智能手錶等系列產品。

可事實證明,現階段手機的重要性完全無法被取代。被捆住手腳,只能用4G的華為,能否用強大的產品能力彌補通訊的缺憾,需要消費者用錢投票。

但拋開具體的產品不談,被輪番轟炸的華為在戰略上做出的回擊,以及表現出的頑強生命力,依舊讓人震撼。

(作者丨林夏淅 編輯丨李曙光)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