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自2013年美國著名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將市場上成立時間較短(成立不超過10年)、由投資人或者估值機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63億人民幣)的創業公司,統稱為「獨角獸」之後,這一名詞即成為了極具潛力創業公司的代言詞。
中國成獨角獸孕育沃土
作為孕育獨角獸的主力軍國家之一,從2013年至2018年3月,CB Insight數據統計顯示全球237家獨角獸企業中,中國共62家占26.16%,位列第二。第一是獨角獸概念發源國美國,占49.78%。
2017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布的報告中給中國獨角獸概念進一步標準定義:1)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2)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3)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4)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以這一定義為標準,2014年-2018年期間,大陸平均每年新增19家獨角獸企業,呈指數級增長。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地區獨角獸企業共有126家,總估值6253億美金。
胡潤研究院將大中華區獨角獸變化指數化,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獨角獸指數分別是每3天、每3.5天、每2.6天就有一家新的獨角獸,季度總數分別升至151家、162家、181家。
雖然三個不同的統計機構發布的數據有所出入,但是他們都認為中國獨角獸成長快速,具有成長周期短、創新能力強、爆發集中等特點。
胡潤表示:「181家獨角獸是一個超級大的數字,中國應該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擁有最多獨角獸企業的國家。在中國經濟增長放慢速度的大環境中,這些以新經濟為特徵的獨角獸企業代表的是增長速度最快、最具潛力做到上規模的企業。」
工業新興產業嶄露頭角
在獨角獸企業分類中,除了互聯網產業占了大頭,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業已嶄露頭角(2018第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見文末)。
如下表為胡潤研究院統計的2018年前三個季度數量變化: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行業新面孔增量較多,獲得融資也較多。
例如商湯科技繼4月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6億美元C輪融資後,5月商湯科技又完成6.2億美元C+輪融資。
據工控小編了解,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雲計算正處於風口,因此更容易被投資機構選中。
人工智能方面,政策持續加碼,未來走向明確。中國還計劃推廣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即2.0版本,預計2020-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大幅擴大。
大數據與雲計算亦如此,伴隨著企業逐漸傾向於追求數字化商業戰略,傳統IT服務向雲端服務轉變,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
雖然機器人也同樣被好看,但前三季度並沒有新的機器人獨角獸上榜。
2018年以來,機器人產業增速放緩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機器人本體。一方面國內機器人市場還是被外資品牌大量占領,另一方面在國內的中低端價格戰環境下,本土品牌內外憂患著實壓力大。
不過,三季度新上榜的一家人工智能獨角獸——地平線機器人倒是讓我們看到了新思路,「機器大腦」運動控制系統還是非常吃香的。
在當前國外控制系統昂貴,國內技術少的情況下,本土機器人想要打破外資壟斷,做到突破,必須自主研發控制系統。
從獨角獸企業的增減中,我們似乎也能看到行業發展方向。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註:
1. 其中,第三季度新上榜的有估值100億人民幣的地平線機器人(人工智能)、盤石股份(大數據與雲計算),估值70億人民幣的Momenta(人工智能)、零氪科技(大數據與雲計算)、出門問問(人工智能)、影譜科技(人工智能)。
2. 數據來源於胡潤研究院等機構。
聲明:本文為中國工控網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若轉載者為團體,務必註明「本文轉載自中國工控網(www.gongkong.com),版權歸中國工控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