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先說結論: 「 明確用途之後再買這臺 MacBook Pro 來用,是香的;不明確用途買來,是智商稅。」

磕磕絆絆,在官網預定了半個月之後,東尼終於拿到了這臺丐版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張

這次蘋果再一次搬出了 「 史上最強 」 這四個字來形容 M1 Pro & M1 Max 兩款新處理器 ( 也確實如此 )。

但包括東尼在內的不少小夥伴,在考慮要不要買這臺電腦之前,心裡都還是會有個大 瀏海疙瘩。

這大瀏海也太膈應人了。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張

說句不好聽的,這麼硬生生把瀏海從手機搬到筆記本上,除了讓別人知道你買了新的 MacBook Pro ,東尼並不覺得還能有什麼別的用處。

在視訊全屏播放的時候蘋果又把瀏海藏了起來,

他們也知道這玩意兒不好看。▼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3張

當然,拋開貧窮這個最主要的因素,東尼買丐版 MBP 的另一個原因,一是公司買的 16 寸滿血版 MacBook Pro 還沒到貨,二是東尼是想和上一代 MBP 比比看,最低配的性能提升會有多大。

東尼找來的對手,是上一代 M1 版 13 寸的 MBP,參數對比先甩在下面,想對比的小夥伴可以進行一波大家來找碴。

向上滑動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4張

廢話不多說,東尼還是從自身的使用體驗出發,如實和大家嘮嘮,這款留著新發型的 MacBook,到底值不值你為它斥巨資購買。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5張

硬素質,這波我無敵。

都說 M1 Pro & M1 Max 強到離譜,那不跑跑分肯定是說不過去了。

M1 Max 高攀不起,那我們就來看看 M1 和 M1 Pro 在性能上到底差了多少。

東尼還是請出老裁判 CineBench R23 來分別測試了兩塊處理器的性能,結果是挺出乎意料的。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6張

在多核跑分上,M1 Pro 直接甩了接近 2000 分,然而在單核上,兩塊 U 的分數還是相當接近的。

看來蘋果在擠牙膏的精度上,是摸到了一點當年英特爾的門路。

橫向對比,在跨平臺測試軟體 CrossMark 的跑分測試上,M1 Pro 也完全不怵桌面端的英特爾 i5-11600K,總得分只差了 37 分。。。

英特爾 i5-11600K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7張

蘋果 M1 Pro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8張

有一說一,蘋果的處理器強大是事實,11 代英特爾的老臉,也是真不知道往哪擱。。。

不過還好,12 代英特爾已經把場子找回來了,據外媒報導說,移動版的 12 代英特爾,幹滿血的 M1 Max 不是問題。

12900KH 的多核性能超了蘋果 4% ▼

當然在能耗比方面,蘋果真的是控制的太優秀了,英特爾完全不是對手。。。

12 代英特爾看起來更適合筆記本,

但並沒法達到蘋果 CPU 的能效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9張

誠然,純跑分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東尼讓之前用英特爾 CPU MacBook 的同事測試了一下視訊導出的速度。

相比之下,用達文西導出同一段視訊,M1 Pro 版本的 Mac 比英特爾版本的電腦快了近 4 分鐘。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0張

而在 M1 Pro 在使用轉譯版本的 Pr 時,表現就沒這麼好了,導出同一段視訊的差距大致在 1 分鐘以內。

左邊為 M1 Pro,右邊為英特爾 i7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1張

要問這臺新 MacBook 用下來最深刻的感受,東尼覺得就是這塊 炫目的 Liquid 視網膜 XDR 屏 」 了。

看同一段 HDR 視訊,採用了 Mini-LED 技術的新螢幕,不管是在黑色背景的呈現還是絕對亮度上,都把上一代 Mac 的 樂色視網膜屏摁在地上摩擦。

左邊為新款 MacBook Pro14 寸,

右邊為舊款 MacBook Pro 13 寸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2張

新 Mac 螢幕分區背光呈現的黑色,

確實可以用驚艷來形容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3張

別說是專業的視訊創作者了,就算是拿 Mac 來看電影,這觀影體驗上的升級,也值得回這個價。

軟實力,性能強大沒用?

那除了剪視訊修圖之外,新 MacBook Pro 在其他軟體的使用上,表現到底如何呢?

東尼的結論是,目前還不太行。。。

盡管網上的各家媒體、KOL、以及東尼的同事都給這臺 MBP 的 「 生產力 」 冠以了很高的評價, 可這些讚揚,還是有些局限了。

畢竟從我們這群幹自媒體的人來看,MBP 還真就是覆蓋到了全部的 「 生產力 」。

我們這些人對性能需求最高的工作就是渲染視訊,這個事兒如前面那一部分所示,很厲害。

可遇到其他更專業的軟體呢?新 MBP 的表現還能這樣麼?

蘋果官網宣稱,新 MBP 可以在 照片編輯、螢幕設計、三維渲染、軟體開發等等方面做都有很強勁的表現。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4張

但從 X86 轉換到 ARM 架構之後,實則有太多的軟體需要做轉譯和適配,你並不知道你常用的那個軟體,蘋果到底有沒有幫你做上適配。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5張

就算 CPU 的算力再強,沒法轉化成軟體上的生產力,那就等於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就拿最基礎的三維建模軟體 SketchUp 來說,Windows 上的軟體在 2000 年就有了,盡管更新版本一樣,而 Mac 上的版本始終沒有 Windows 版好用。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6張

只要文件的素材一多,就會時不時會出現崩潰的情況,很影響正常的工作流。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7張

又比如工程類軟體 CAD,Mac 版軟體也是有的,可在功能上真的沒 Windows 版本豐富。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8張

甚至像 天正這樣必備的 CAD 作圖插件,在 Mac 一直用不了,也成了從英特爾時代遺留到現在的老大難問題。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19張

原本 MacBook 在使用英特爾 CPU 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刷雙系統或者虛擬機的方式來用這些在 Windows 上功能比較全的軟體。

但現在全面轉到 ARM 架構,這條路現在也行不通了,ARM 版本的虛擬機有太多的事情幹不了,和 X86 架構相比,ARM 平臺要修補的問題可太多了。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0張

其他更龐雜些的工科類軟體,像是汽車建模的 Catia、Solidworks 等,也是基本和 Mac 無緣。

就算是有 Mac 版本的軟體,產業鏈上下遊的兼容性也是個大問題。

在 Windows 系統 X86 架構裝機量在占據大頭的情況下,Mac 只要是一個環節不兼容,整體就都要做適配,成本太巨大了。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1張

知乎上也有做軟體的老哥表示,如果想拿 M1 的 MacBook 做 Android 開發, ARM 鏡像的錯誤崩潰一大堆,完全不如英特爾平臺好用。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2張

東尼承認,M1 系列晶片的性能確實是很強,但目前真的要幹起重活兒來, 產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產力,同等價位還是考慮 Windows 的工作站吧。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3張

等到那天蘋果真的把 M1 的生態環境搭建好了,所有軟體都像視訊軟體一樣,軟體不再拉硬件的後腿,MBP 面向全面生產力,或許就沒有阻礙了。

是設計復古,

還是功能回歸?

最後聊聊這次 MBP 的外觀。

由於 M1 Pro & M1 Max 散熱以及功耗的原因,這一代的 MBP 在筆記本模具的設計上,跳上時光機回到了過去。

新款筆記本在邊緣的處理上,捨棄了曲面的設計,面與面之間的接縫也不再割手,拿在手上的感覺回歸了早期 Mac 那種踏實的厚重感。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4張

而蘋果在 2016 年之後砍掉的磁吸充電接口 Magsafe,也是強勢回歸,防呆口和防絆倒那股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5張

鍵盤整體的底色變成了黑色,Touch Bar 被整個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顆增大的 ESC 按鍵以及實體功能按鍵。

官方的解釋是,做大 ESC 是為了讓程序員摁起來更爽。▼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6張

接口方面,蘋果終於意識到了隻保留 C 口的弊端,於是新增了一個 HDMI 2.0 以及一個 SD 卡槽。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7張

盡管這兩個接口在傳輸速率上都不是最快的,但也要好過只能選擇去接拓展塢的麻煩,能滿足基本使用。

不過東尼納悶的是, HDMI 口都回來了,蘋果為什麼就不肯給個 USB-A 呢?對於 C 口的執念,蘋果真的要比所有廠商都深刻啊。。。

你真的需要一臺 MBP 麼?

據說這次在官網預定了的新 MacBook Pro,基本都要等一個月左右才會發貨。

如果你已經預定了,那不妨聽完東尼的這段話,再決定要不要買。

不同的人買 MacBook,都會有不同的理由,有人為了剪視訊、有人為了修圖、也有人為了牌面。

可如果人云亦云,以為買了 MacBook 就能做所有電腦可以做的事,這就很尷尬了。

簡單來說, MacBook 是一個偏科嚴重的好學生,在視訊剪輯、圖片、音頻處理等帶給人們精神需求這方面,非常牛逼。

如果你的生產力隻在做視訊的需求上,那麼新M1版本的MBP再合適不過、強無敵。

可要是你的生產力在其他專業領域上,那可能真的就只能發揮出 50%,甚至更少,那這個價位就有些劃不來了。

這裡東尼給大家推薦一個網址,裡面可以查詢到目前支持 M1 設備的所有軟體。

https : //isapplesiliconready.com/zh ▼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後,我發現它很強,但也有點菜。 科技 第28張

如果你所在專業的軟體,在這裡無法搜到、或者還不支持 M1 的話,那你或許真的需要再重新思考一下。

我真的需要一臺 MacBook 嗎?

撰文:jihao 編輯:小鑫鑫 & 面線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知乎:為什麼KOL們清一色拿視訊處理來證明蘋果M1性能強大?

TechRadar:Intel Alder Lake leak shows a laptop CPU which outperforms Apple M1 Max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