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年度數據監控聊天?騰訊回應:數據已脫敏不讀取聊天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微信年度數據監控聊天?騰訊回應:數據已脫敏不讀取聊天

《微信隱私保護指引》相關條款

微信年度數據監控聊天?騰訊回應:數據已脫敏不讀取聊天

微信年度數據監控聊天?騰訊回應:數據已脫敏不讀取聊天

部分網友質疑

1月9日,2019微信公開課上,微信發布了《2018微信年度數據報告》,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年來微信用戶大數據的部分「真容」。其中,有網友對微信統計這部分數據是否涉嫌「監控聊天」提出了質疑,對此,騰訊方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微信年度數據報告的所有數據都已經匿名及脫敏化處理,不涉及具體用戶的隱私內容。

報告顯示, 2018年,微信消息日發送次數450億,較上年增長18%;音視頻通話次數達4.1億次,較上年增長100%。在出行、零售、餐飲、公共服務領域,2018年每月支付人數都較前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根據報告內容,微信總結出了00後、90後、80後、70後、55歲以上五部分人群的用戶畫像,其中,00後2018年每個月支付冷飲和甜品的人數相比上一年增長230%,是「嗜甜與涼的冰糖少年,身體里一半冷飲、一半甜品」;90後起床最晚,公共交通出行最頻繁;80後日間精力主要用來工作,閱讀內容始終關注國家大事;70後休閒時刻愛刷朋友圈,一般在23:00左右睡覺;55歲以上人群早睡早起,晚餐後習慣與子女視頻通話。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還公布了五類人群各自最偏愛的小表情,其中,00後最愛的表情是捂臉哭,90後最愛笑cry,80後最愛呲牙笑,70後最愛捂嘴笑,55歲以上的人群最愛點讚。

對此,有網友反映,「微信不讀取聊天內容,怎麼統計表情使用畫像?」以及有網友認為「私下監控別人的睡眠是不是侵犯隱私權?」

同時,也有微博網友稱,為何微信會知道55歲以上用戶習慣晚餐後和子女聊天?「不是所有父母會把子女的微信名設置為兒子或女兒,微信如何知曉雙方關係是父母子女呢?」

騰訊:數據都已經匿名及脫敏化處理 不會讀取用戶聊天記錄

針對上述問題,2019年1月9日騰訊方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尊重和保護用戶隱私,是微信一直堅守的原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微信年度數據報告的所有數據都已經匿名及脫敏化處理,不涉及具體用戶的隱私內容。「微信不會讀取或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記錄,聊天內容只存儲在用戶的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上。」

2017年8月15日,騰訊副總裁丁珂曾對新京報記者明確表示,微信的價值導向是從來不會涉及用戶相互聊天,並明確表示,微信不會讀取、分析聊天記錄。

「騰訊在用戶聊天方面採用的是SSL加密技術,該技術是通用的,任何用這個技術的公司從技術層面雖然可以做到查看信息,但是不會做。」有接近騰訊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專家:僅技術上能夠查看內容 保護隱私是服務商必須守住的底線

新京報記者查閱《微信隱私保護指引》發現,其「信息安全」一欄中表示「我們將在安全水平內使用各種安全保護措施以保障信息的安全。例如,我們會使用加密技術(例如,SSL)、匿名化處理等手段來保護你的個人信息。」

SSL技術指Secure Socket Layer,南洋理工大學互聯網相關專業博士後朱聰(化名)解釋稱,簡單來說,在經過SSL加密的情況下,用戶與用戶之間收發信息通過服務器後台中轉,當信息在用戶和服務器之間傳遞時,用戶與服務器會協商一個用於加密數據的密鑰,由於該密鑰的存在,SSL會保證在數據傳輸中不被竊聽和篡改,但消息在服務器上則是以未加密的形態存在的,服務器可以查看和修改消息的內容,甚至進行一些內容上的審查。

「純從技術層面看,作為服務商的微信確實有能力查看聊天信息,但對用戶隱私的保護,是騰訊必須守住的底線,為了嚴守公信力,保護用戶隱私,服務商依然是不能看的。」朱聰說。

來源:新京報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