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2月9日,由《物流技術與應用》主辦的「2021第九屆全球智能物流產業發展大會暨2021全球物流裝備企業家年會」在蘇州石湖金陵花園酒店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匯聚同道·智領未來」為主題,圍繞中國物流技術裝備技術的市場需求、技術創新方向、未來趨勢、機遇、挑戰及對策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吸引了來自相幹部門和行業協會領導,以及物流集成商、物流裝備企業、物流裝備典型用戶等業界精英出席。
推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是進一步提高物流發展質量效率,深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的必然選擇。在本次大會上,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產品線總經理馮建國先生圍繞「柔性精益生產的探索與實踐」發表演講,他結合大族激光的主要業務和自身豐富經驗,重點對於鈑金&下料車間的柔性制造技術進行了分享,從而幫助物流行業從業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制造業特點,其演講要點整理如下:
大家好,感謝主辦方邀請我來做跨界分享。目前我所在的激光切割機行業發展迅速,去年的市場年銷量達到6至7萬臺,如果按每臺50萬元計算,則全年產值可達300億元,市場非常大。這是一個典型的細分行業,我們提供的是工藝解決方案,解決的主要是產能問題,而物流行業嚴格意義上應該屬於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所以這兩個領域的跨界融合,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我本人涉足自動化領域多年,尤其是在非標自動化設備制造方面,包括自動化立體庫、AGV等都做過。在進入大族激光的15年裡,主要是做器件,如二氧化碳激光器、加工頭、數控系統等。通過多年實踐後我認為,非標自動化如果沒有與工藝的深度融合,很難在工廠裡面發揮精益的作用。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純粹的民營企業,1996年創立於中國深圳,目前是亞洲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工業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整個產品體系涵蓋激光打標、激光焊接、激光切割、PCB鑽孔等,現在逐步向自動化行業發展,也就是跨出激光行業,向上下遊延伸,為用戶提供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大族的產品應用於各行各業,而我主要專註於鈑金加工行業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其中,在智能裝備板塊,我們主要是面向激光切割機床的,如高功率的激光切割和焊接。我們提供的是工藝解決方案,既做器件,又做整機,還做軟體。
在主機方面,我們關註的是工藝深度,指的是我要給客戶提供多少產能。如果物流行業要與主機裝備相融合,關註點就要轉變,不是關註機床跑得有多快,每分鐘能生產出多少產品,而是要關註設備的可靠性和生產效率。
設備的生產效率,就是OE分析中的每臺機器開機率、有效工作時間等。物流搬運要與機床行業結合,要減少等待時間,從而提升效率;在生產調度方面,要與數控系統進行實時的數據交互。
在整個鈑金車間的各個工序段,具體到激光的切割工序,如剪、切、沖、折、焊、打磨、噴塗,在整個鏈條裡面,工作主機永遠都是工藝解決方案的主要組成部分,而自動化的搬運、所有跨工序段的轉運都屬於物流的范疇。所以,要綜合考慮材料利用率、場地的產出率、公式定額、材料定額,還有設備的穩定性。
如果要考慮整個鈑金車間的KPI指標,首要問題就要看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每提高1%,就代表客戶的淨利潤提高3%。材料利用率是CM軟體決定的,而材料利用率的制約因素就是機床。材料利用率和開機率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兩者都能達到預期指標,工序之間的產能就能夠平衡。
在激光下料行業中有兩大生產瓶頸,其中分揀目前已成為嚴重制約工序流轉的因素。分揀比較難,是因為工藝龐雜,屬於熱加工,在加工過程中有黏連、變形等情況,分揀環節無法做到百分之百有效的下料。如果有任何一個工藝環節沒有能夠解決,所有分揀都會失效。
如果規劃設計一個鈑金廠或者結構件的下料車間,在考慮空間時就要考慮是先有廠還是先有設備?也就是要解決是先做物流規劃,還是先做產能分析?國內企業基本都將場地放在第一位,而設計院在設計廠房時是想往後跨,先做設備的OE分析。作為設備提供商,我們主要是提供產能解決方案的,則是想往前跨,參與到客戶的工序規劃段當中去。
在當前的決策鏈條中,設計院在與客戶溝通過程中,逐步提供OE績效分析。設備供應商方面,因其建模、產能參數是可控的,前期會先給客戶提供咨詢,為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上圖中主要是針對結構件列出的表單,綜合考慮材料利用率、設備利用率、工時定額、能耗定額等指標,從而構成整個車間的KPI指標,最後輸出的就是單位的空間產值,在這個指標中還有其他非常重要的因素,如物流效率。在規劃設計的生產線體系中,基本都是從物流倉儲開始,解決的問題從原材料存儲,到原材料搬運,再到切割主機的生產,直到分揀和齊套。
前面提到做自動化是最難的,我們做主機的希望向自動化延伸,做產能平衡需要資訊化支撐,資訊化包括整個客戶的產能,尤其是客戶物料的主數據,這個主數據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有,這也是非常難的一部分工作。因此,要打通隔絕的資訊,就要打通各種資訊系統,如設計系統PLM、排產系統APS,甚至和KIM軟體進行關聯等等。
從2016年我開始接觸物聯網,中間產生的困惑與各位大體相同。到目前為止,我仍然不認為物聯網軟體能夠直接提高客戶的績效。為此,我們還需要繼續探索與實踐,因為物聯網普及應用的趨勢已經生成,尤其是在物流解決方案中,物聯網部分是數據績效重要的組成部分。
「智能制造」其實就是工業技術+資訊技術+運營技術,與我國所提的「兩化融合」、「三化融合」一致,最終要交付的都是精益生產。
(嘉賓完整演講請觀看大會直播:
直播位置:4小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