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很多科學家認為,時間在宇宙中並不存在,對時間的概念和定義,是人類根據天文學的現象延伸出來的「人文概念」,比如把地球自轉的晝夜分明,稱為「一天」,把地月系的月相周期稱之為「一月」,而地球環繞恒星公轉一圈,稱之為「一年」。
這些會隨著天體本身的規律而變化,在距今4億年前的地球,由於地月距離遠遠比現在更「親密」,所以當時的地球,一個月只有9天的時間。而根據科學家的測算,我們的月球還在以每十年40cm的速度「逃離」地球的束縛,這意味著人類對「月」的時間定義會不斷改變。
由於科學技術的限制,古代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高天體周期性現象,就是地球對恒星的周轉,由於最近軌道的距離問題,地球會由此發生不同的溫度和自轉角度變化,這就是人們定義「四季」和「年」的根源。
但根據現代科學的觀察,我們知道了在太陽系之上,還有更高級別的規律系統,那就是我們的銀河系,太陽系所有的天體都在以固定的方向和速度,圍繞銀河系進行公轉移動。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原理,科學界推測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可能存在一個看不見的巨大引力源,同時銀河系本身還有大量的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些質量掌控著整個銀河系的運轉,我們的太陽系僅僅是其中之一。
問題來了,地球對太陽的公轉規律是365天,那麼太陽系對銀河系的公轉規律是多久呢?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由於銀河系是一個直徑10萬光年的扁平化天體系統,所以不同位置的天體,運轉的速度和周長半徑都不相同。
銀河系本身有四條對稱旋轉的「軸臂」,每個軸臂之間相距大約5000萬光年,距離銀河系中心越近的軸臂,公轉的速度相對也越快,我們的太陽系就位於銀河系第二條軸臂末端的邊緣位置,可以說是處於「銀河系的郊區」了。
而太陽系的公轉速度,大概是230km/s,按照這個規律推算,太陽系在銀河系公轉一圈的時間是2.3億年,除去早期太陽系生成穩定的時間,我們的太陽系已經圍繞銀河系轉了20次,這是極其漫長的歲月,即便在宇宙尺度中看,也是一段了不起的行程。
這樣的時間跨度如果用365天為周期的「年」去定義,未免太「小氣」,即便是以人類文明最大的「世紀」尺度,也還是顯得不夠用,所以科學家給太陽系對銀河系的公轉起了一個特有的名字,那就是——銀河紀元。
和無垠的宇宙相比,「一年」實在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運動周期,因為在銀河系之上,科學家還發現了更高級別的系統,比如我們的本星系團和超星系團,以及「宇宙長城」,但目前只能確定這些系統之中有固定的「巨引源」,不能確定公轉的運動規律。
所以,以銀河系為代表的「星系紀元」,是目前宇宙中所有文明共有的,最大的「年」周期,或許有一天,科學界會找到「宇宙長城」的公轉天體,那可能已經是宇宙本身「自轉」的運動周期,而根據宇宙膨脹理論的推測,現在的宇宙即便有自轉的規律,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一次輪回。
全宇宙經歷了139億年的歲月,地球也蹣跚走過了43億年的路程,但從宇宙本身看,我們或許連第一個「宇宙日」都還沒過,這是何等雄偉,何等壯闊的時間尺度,也許在全宇宙中沒有任何文明能夠走出「黑夜的宇宙」,迎來宇宙「第二天的黎明」,但無論如何,對人類本身而言,我們註定可以跨過2022「年」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