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掙扎:共享汽車走向何方?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共享單車泡沫在如潮的質疑聲中破裂,而共享汽車的日子一點也不比共享單車好過,大眾對共享經濟的態度多是質疑大於肯定,因此,重新復盤共享汽車行業的得與失、冷與暖,更顯彌足珍貴。本文闡述了共享汽車的商業模式,對相關的分時租憑及網約車市場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引起從業者的思考。

本文首發於童濟仁汽車評論(ID:AutoTong ) ,作者張傳宇,經億歐汽車編輯轉發,供行業人士參考。

在當下的後創業時代,敢於反思並重新復盤失敗經歷的創業者少之又少。易到出行創始人周航是一個例外,其在退出易到之後,以《重新理解創業》一書重新梳理了易到出行所涉及的戰略、融資、經營等多方面問題。

以這個實在的經驗為視角,筆者將從共享汽車分支下的分時租賃、網約車兩個版塊,探索共享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寒冬季節下的分時租賃

2018 年 9 月開始,共享分時租賃公司途歌接連出現押金無法退回、退出各地市場的情況,這家 2015 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在經歷快速擴張、用戶積淀之後,仍然沒有逃過行將結束的命運。而這正構成了分時租賃市場的一個縮影。

與全球相比,中國人均資源擁有量偏低,資源分布不均,資源的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匹配,而且利用率總體偏低,可提升空間大。這樣的現實情況,本該為共享經濟提供絕佳的基礎和條件,但是現實中一個個分時租賃公司卻漸次倒下。問題出在了哪里?

從最為基礎的概念來講,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分別是:閒置資源、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共享經濟關鍵在於如何做到最優匹配,做到零邊際成本。基於共享化需求度和模式成熟度兩個維度,共享經濟的發展以平台為鏈接,先期切入了高頻使用的生活場景,催生了諸如 Airbnb 等去中介化的第一階段代表。

與先期的共享經濟略有不同,國內分時租賃汽車模式,更像是共享經濟與租賃經濟的混合體。經營共享分時租賃汽車的公司需要從製造商出大量購入汽車,再投入市場分時租給消費者。消費者獲取的產品和服務是該公司所擁有的、自購的出租品,而非共享經濟初始所強調的存量的閒置資源。

如果說共享經濟核心是資源調配、去中心化,那麼租賃經濟的核心就是動租率、資產投入、高客單價、更新換代速度快。諸多企業更多只看到了市場空白帶來的成長前景,卻忽視了車型採購、車輛運輸、清潔消毒、用戶與車輛匹配等經營環節。

尤其對於分時租賃汽車市場來說,車型採購是占比最大的一筆成本,這就注定了分時租賃模式當下是一條重資產、回報周期長的發展道路。即使有熱錢融資的支撐,但是也注定無法適應戰線拉長的競爭。這是當下分時租賃之殤在商業模式、經營方面的失敗原因。

另一方面,2018 年的共享分時租賃市場潛在需求端也是被高估的。相關數據顯示,2018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中國主要汽車分時租賃 APP 月均活躍用戶排名中,GoFun、EVCARD 和一度用車為排名前三,三者在二季度月均活躍用戶數分別僅為:83.4 萬、36.2 萬、13.4 萬。

與之相對應的另一個數據就是,截至 2018 年 6 月,大陸已註冊的共享汽車企業超過 400 家,投入經營的共享汽車數量已超過 10 萬輛。供給與需求端的有效匹配出現了一定偏差,這就對車輛的動態調配、規劃經營提出了更大挑戰,繼而導致雙邊市場效應日漸式微、市場動租率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進一步惡化了當下市場發展的環境,加快了淘汰的節奏。

除了商業模式、投入成本及經營方面的問題,現階段的消費者教育問題之外,還存在一定的公德及自覺問題,這樣的影響之下,本就起步、薄弱的車輛等設施遭到了破壞,加劇了市場發展的劣勢。其次,城市法規、配套停車場等方面的不完善、季節性明顯的分布,也為分時租賃提供了挑戰。

按照上文共享化需求度、模式成熟度兩個維度,現階段的汽車分時租賃市場仍然處於市場培育、資本角力、新能源試驗田階段。在部分主機廠、平台公司的補貼、支持之下,第一階段的淘汰、集中已經接近完成。下一階段的競爭,同樣還需要政策、行業等方面的進步作以配合。

OEM 頻入的網約車市場

2018 年 1-12 月,全國汽車市場零售 2235.1 萬台,累計同比下降 5.8%,稍低於 2015 年銷量,整體市場連續多年的正增長戛然而止,市場將進入常態化的平穩發展歷程。而排放政策、新能源技術所引發的成本高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新車的銷售。

根據波士頓咨詢發布的報告,在未來的 15 年內,OEM 的市場地位將會面臨多方面的挑戰。自動駕駛與純電動汽車的零部件製造商,將擁有更大的影響力;網約車和科技巨頭會競相爭奪客戶端和數據流的主導權。

這類勢力所催生的利潤池占到總利潤的份額,將從 2017 年的 1% 攀升至 2035 年的 40%,這遠遠大於行業利潤 3% 的水平。在這其中,按需出行將占到新型利潤的 50.3%,以按需出行為目的的新車銷售量將達到 1000 萬輛以上。

行業發展趨勢,必然助推 OEM 快速轉向新興利潤版塊。國際零部件巨頭把控的硬件等資源,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變動,智能互聯及按需出行領域成為了主攻方面,也是主營業務之外較為容易的拓展,其中網約車業務屬近兩年發展尤為突出。

近一個月以來,就有BMW、上汽、江淮攜出行品牌進入網約車領域,網約車市場已經集合了豪華、合資、自主及相關第三方出行企業,在這背後不光是 OEM 對於自身發展的焦慮及期盼,也是市場用戶、格局在商業化潮流中的選擇,四方勢力的角力將成為市場下一階段發展的主旋律。

數據顯示,到 2017 年,網約車市場用戶規模達到 2.36 億人。2017-2018 年在中國出行市場中,超八成的消費者樂於接受使用網約車出行。而滴滴出行在歷經資本湧入、平台合併之後,進入了需求延展、精耕細作的經營期,2018 年的市場份額在九成以上,頭部集中、後續分散的市場構成,給予了後來者更多夾縫成長的機會。

另一方面,快車的粗放管理,給予了專車更多的成長機會。而主機廠在車輛投放、城市經營及政策方面相比出行公司,有著一定的優勢,切入網約車市場既能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帶來一定的廣告效應,又能帶來一定的銷量、甚至是利潤構成,同時又能作為主機廠試水消費者服務提供試驗田。這些為主機廠切入並升溫網約車市場提供了明確的註腳。

從傳統製造商轉型為出行服務解決提供商、將服務對象從車主向乘客擴展,成為了 OEM 的共識。

共享汽車市場未來會有哪些趨勢?

2018 年的共享汽車市場,與主體銷售市場有著同樣的分化發展特徵,充滿了冷暖交融的滋味,這是消費者在購車選擇之外,與資本、企業之間共促的消費分層市場。

從共享化需求度、模式成熟度來評判,共享汽車的第一階段已經由出行平台企業完成,第二階段將是出行平台與 OEM 共同執掌、分時租賃補充,紅利可能將在 2020 年前釋放完畢。前兩階段之後,市場必然在技術發展、產業驅動等方面的催生下,帶來由分時租賃作為主體的第三階段的爆發。

根據筆者的親身體驗,之前網約車的發展走向是由一線城市不斷擴散到三四線城市;現在,三四線城市由於消費能力的增加、觸網觀念的影響,加上城市停車場地多且免費等特點,給予了分時租賃更好的成長土壤,其動租率有著較為直觀的高漲。所以,分時租賃可能將做到三四線城市在主流市場之外的迅猛發展。

這是整體市場的大致預測發展,回到當下市場本身。數據顯示,2018Q1,使用過共享分時租賃汽車的受訪網民僅占 10.8%,89.2% 的受訪網民沒有使用過共享汽車。分時租賃的低滲透率、網約車市場頭部高集中度、新平台用戶的低忠誠度,構成了當下市場的主要特徵。

在當下市場的環境中,筆者認為,未來競爭的核心則更多立足於 ” 新能源化 + 服務平台 ” 的模式。2018 年 1-12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 100.8 萬台,同比增長 88.5%,高於 2017 年增速。在補貼下降、多方勢力競爭加劇的 2019 年預期中,共享汽車行業率先成為了新能源化湧入的出口。

新能源車型採購、維護管理、二手車回收是 OEM 的優勢所在。出行企業則在平台方面基於數據、信息流的積累已經做出了諸多嘗試,布局很多衍生接口。同時,共享汽車用戶只有 4 成左右的擁車率。

在減少資金占用、提供車輛使用率的考量下,OEM 與出行平台可能將產生一定的融合,基於用戶出行數據、車輛購買轉化等行為構建 ” 出行分成 ” 商業模式;甚至通過車輛金融化,為租車用戶或者用車司機提供到期退還、支付尾款等多方面選擇;乃至出行定制車輛也會成為市場新車銷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寫在最後

2018 年的汽車消費者理念變得更加成熟、理性,消費者對於豪華品牌有著更高的追求,同時對於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有著更為開明的認識。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第 4 消費時代》中,提出了消費共享主義的概念,想必更能貼合中國消費者下一階段的理念變化。

與此同時,在電動化、智能網聯、AI、5G 技術的策動下,共享汽車市場可能將產出正向紅利、掃除共享單車的迷霧,成為中國共享經濟的又一代表。

這是寒冬的時代,這是火熱的時代。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