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讓生活更美好(關注)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前不久在南京舉行的智慧交通博覽會上,觀眾在參觀城市智能交通演示及測試平台。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智能社會還沒有真正到來,但是我們已經站在了門口

有了交通大數據,交管部門就能夠協同計算區域所有車道的流量數據,形成該區域各個路口的信號燈配時方案,算出該讓誰先走,做到整個區域的交通流量最大化

一桌豐盛的佳肴,用手機掃一掃,就能掌握食材溯源的信息;一個繁忙的路口,信號燈可以實時調節等候時間,合理疏導人車流量;一所大型醫院,通過遠程診療,讓千里之外的病人免去奔波之苦……這些不是科幻電影里的橋段,而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在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之下帶來的全新應用場景。這些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展示的智能新科技,讓人眼界大開。

土地會「說話」,鹽鹼地也能產高品質大米

「氣溫13攝氏度、相對濕度64%、日照13小時、土壤pH值7.8……」在青島一片鹽鹼地的地頭立一根桿,桿上集成了一座搭載通信模塊的現代化「小型氣象站」,地表和地下部署著各種傳感器,監測農作物生長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pH值等信息。通過窄帶物聯網技術即時傳送至大數據中心,再經過人工智能和專家診斷,就可以做到精準施肥用藥、土壤質量監測、病蟲害防治以及自動測產,讓鹽鹼地上也能生長出高品質的大米。

這是華為公司在青島建立的農業物聯網全球聯合創新中心的「耕作」場景。信息技術讓農業這個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從過去的靠天吃飯到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管理,農業物聯網正在改變著農業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土壤數字化」讓生產效率獲得了提升。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基於信息傳感設備,采集物體或過程信息,通過物與物、物與人的網路連接,做到智能化識別和管理。通俗地講,物聯網能通過傳感器做到物體的數字化,讓萬物「開口說話」。

從田間到餐桌,食材要經過預加工、檢疫檢驗、倉儲運輸、烹飪加工等環節。要讓整個流程可追溯,同樣離不開物聯網的應用。比如,當肉類進入冷鏈物流環節,物聯網不僅能夠對車輛實時定位,掌握食材的所在位置,還可以對食材狀態進行監控,確保其在運輸中能被妥善管理,並通過在線調度來優化配送,整個食品鏈條的上下遊信息還可被隨時記錄和調取。

「各行各業都在加速數字化轉型,農業物聯網只是一個縮影。」華為公司董事徐文偉認為,「包括物聯網在內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未來都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平台,而推動這一進程,則有賴於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他認為,建立「連接」是行業做到數字化轉型的前提,只有建立了連接,才能產生數據,進而從終端、網路和雲端入手,來建立行業的智能生態。

「智能社會還沒有真正到來,但是我們已經站在了門口。」徐文偉說。現在借助物聯網技術,智慧農業、智慧畜牧業、智慧物流不僅豐富著我們的餐桌,也改變著更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相信隨著這些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在不久的將來,面對一桌佳肴,你只需拿出手機一掃,就能知道這些食材的全部信息,做到「種得省心」「吃得放心」。

信號燈會「思考」,智慧交通提升通行效率

「紅燈停、綠燈行」,交通信號燈的控制能有多難?其實,在人、車流量巨大的現代城市,信號燈是智能技術最複雜的應用場景之一。深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2000多萬人;道路里程數只有4640公里,機動車的保有量卻達到335萬輛。如何協調人、車、路的關係,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撐。今年6月,深圳交警開始在深圳龍崗區坂田街道的9個路口採用智能的交通信號燈控制策略,由過去的「車看燈」,變為現在的「燈看車」,平均車速提升了15%,為每個上班族節約了10分鐘。

一般來說,傳統的信號燈配時方案採用手工設置配時方案下發,往往不夠靈活,不能根據路面狀況適時調整方案。而基於時空引擎、融合卡口、浮動車等交通大數據,則能夠實時監控信號交叉口,精準識別道路上的車流量與人流量。同時,通過正反裝視頻提取車流的行車軌跡和轉向信息,充分掌握區域路況,為多路口多智能體的協作提供了有效的觀測數據基礎。

有了交通大數據,交管部門就能夠協同計算區域所有車道的流量數據,形成該區域各個路口的信號燈配時方案,算出該讓誰先走,做到整個區域的交通流量最大化,降低區域內車輛、行人在路口的等待時間,有效提升區域內的通行效率。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處處長李強介紹說:「過去我們讓一個工程師管30個路口,車輛越來越多,而人的腦力終歸是有限的。現在通過機器的實時監控,雲端的調整配置,在科技‘治堵’方面確實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效。」

如今,深圳市「城市交通大腦」已經落地。人工智能自動檢測違法通行行為的準確率達到95%;道路動態監控體系通過視頻雲全面感知全城交通流量,每月采集過車數據約7億條;來自交通現場的數據經由大數據處理,可做到秒級響應,日處理圖片達1000萬張,違章圖片識別效率提升10倍……智能、高清、即時的「城市交通大腦」正讓深圳交通變得「耳聰目明」。

醫院在身邊,智慧醫療讓看病更加輕鬆快捷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遠程醫療與醫療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正在運轉。有了它,這家醫院不僅能與各省同級平台的業務做到互聯互通,還能覆蓋河南全省500餘家醫院,為它們提供遠程綜合會診、影像/心電專科診斷、醫療急救、重症監護等醫療服務。過去河南信陽的危重病人往返鄭大一附院看病,路上要花費10個小時以上,如今只需幾十分鐘。

鄭大一附院採用的是醫療雲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一個省的遠程醫療平台可與19個地市做到區域間數據互通。一張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的遠程醫療專網,不僅能極大地提升會診效率,還能為基層醫療單位提供遠程醫療教育,既提升了基層醫療水平,也免去患者的奔波之苦。

「專家是寶貴的資源,在醫療領域這一點尤為突出。」華為公司雲企業智能產品部總經理賈永利說,得益於「智能+醫療」的發展,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狀況將得到改善。比如,借助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醫學影像識別將得到進一步細化,輔助醫生做出精確診斷。「我們在研究中發現,通過人工智能輔助病理醫生‘看片子’,不僅可能而且可行。」

賈永利介紹,目前在宮頸癌檢測項目中,人工智能技術檢測的敏感度超過99%,特異度也達到了80%以上,在保證檢測準確的情況下做到快速篩查,為病理醫生節省大量時間。

未來,得益於「智能+醫療」的發展,看病有望變得更加輕鬆快捷。基因預測可發現健康人的基因缺陷,盡早提示健康風險,有助於防病於未然;智能診療通過醫療大數據建立病症模型,幫助醫生迅速診斷病情,防止誤診;可口服的奈米級智能手術機器人,將自由進出人體,針對非正常細胞進行精準無創手術;人工智能家庭醫生作為補充,將負責解決常見病的治療和慢性病的護理。

「新技術觸發的產業變革,將涉及更多行業,也將顯著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我們剛剛經過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的局部探索階段,目前正處於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從技術視角看,技術日趨完善,同時又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從應用視角看,其應用日漸廣泛,價值持續得以確認,但政策環境、管理流程、人員組織還相對滯後,需要加快調整、應變。」

「當然,人工智能也不是萬能的。」徐直軍說,「我們應充分聚焦人工智能創造價值的領域,因為選擇正確的問題比尋找新奇的方案更重要。」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02日 18 版)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