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抖音撕上了微信,成了這幾天最大的新聞之一,對於我們這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而言,其實多少有點莫名其妙,現在互聯網領域已經不再是彈丸之地,喜歡「拉幫結派」也好,「單打獨鬥」也罷,按理說都沒有問題,但是為什麼一個做短視頻的偏偏扯住了一個做社交平台的不放呢?
基本情況很多人都已經知道,簡短梳理一下就是,日前,抖音無法再使用微信接口登錄、使用抖音,然後抖音發動一波口水攻勢,「哭窮、賣萌」樣樣都來,之後騰訊均未給抖音回復。
1、小是小氣了點,但本質上卻並沒錯
目前在互聯網領域被提及最多的一些概念就有「接口」、「賦能」等等,其實在幾年前科技圈有種說法叫「互聯互通」其核心理論跟「接口」、「賦能」大致是一樣的,這種「互聯互通」的模式被看成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也被看成是「互聯網下半場」的開端。
那為何微信對抖音就是「不聯不通」呢?
騰訊作為國內最早也是最大幾家互聯網公司,它的「真面目」大多數用戶其實也都心知肚明,作為一家以「復制」起家的公司,在用戶看來騰訊最崇尚的也是怎麼賺錢怎麼來,所以對於抖音「不聯不通」就理所當然了。
首先,抖音連入微信,對於微信而言沒有半點好處。微信現在的用戶日活已經是10多億,而抖音用戶的日活不過微信的1/4,在產品形態,成熟度上微信都不是抖音可以比擬的,所以對於抖音像傍上微信的這種行為,被微信直接懟了回去。也正是如此才會讓抖音被微信封殺之後,擺出一副「怨婦」的樣子,可俗話說得好「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所以抖音現在的樣子會讓人感到有點惡心。
其次,在短視頻領域騰訊也想咬上一口。雖然抖音現在各方面相較於微信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是其增長勢頭確實有點迅猛。
抖音在短短2年之間從0用戶到2.5億日活用戶,月活超5億,即便是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增長速度也足以令人咂舌。
果然騰訊依然還是那個騰訊,尿性也一點沒變,看到抖音在短視頻領域瘋狂收割之後,也終於坐不住了,騰訊微視就此而生。充分發揮「能薅一點是一點,能搶一個是一個」的戰略,接入微信朋友圈、打通QQ音樂庫,充分發揮了騰訊自家產業鏈的優勢,「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當初一句調侃的話怕是真的已經成為了騰訊的座右銘。
最後,用戶不買單成了微信最好的借口。抖音的質量問題一直是困擾抖音發展的一大結症,抖音自己也知道,雖然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很多用戶顯然並不想給抖音這樣的機會。
在以前有很多抱怨被抖音刷屏或是內容質量低下的聲音,而現在這種聲音變成了微信封殺抖音最大的王牌。不是你不好,實在是「民意」不可違啊。
抖音一開始為了流量「無所不用、無所不可」,卻沒想到自己的經營模式給自己埋下了這枚苦果。
所以綜合來看,微信不帶抖音一起玩,在路人看來或許小氣了點,但是仔細想想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家的產品、人家的產業鏈想帶誰玩外人確實管不著。
2、這波乞丐式行銷,沒討到錢還差點砸了碗
從目前的網路言論來看,顯然雙方都有請「救兵」,但戰況顯然更有利於騰訊,畢竟家大業大。
如果因此次事件抖音被更多人嫌棄,其經營團隊該主動背鍋。乞丐式行銷這種高端的行銷方式需要的不是「以弱示人」,而是「強勢出擊」,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就像去年發生在國內的咖啡大戰,瑞幸咖啡直接強勢起訴星巴克進行市場壟斷,一個默默無聞的咖啡品牌陡然間變成集話題度、名氣於一體,其行業地位就像坐上了雲霄飛車,直接到達了星巴克的高端,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
再說了這類行銷方式,本身也跟抖音的氣質不搭,抖音在國內市場的地位本就不是和當初的瑞幸一個檔次,這種弱者心態反不會被市場同情,「低調謹慎」本沒有錯,但是妄自菲薄就不對了,抖音需要的是一點魄力。
微信不帶你玩就不帶你玩嘛,作為一個有用戶、有流量的產品為何偏偏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再說很多產品即便有微信入口,但在市場端也根本不靠微信,依然活得瀟瀟灑灑。
另外,這次不得不說是抖音自己「玩脫了」。用戶隱私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互聯網」的禁臠,在此次事件爆發之前,雖然已經出現聲音說抖音在濫用用戶數據,可還有補救的空間,但這次事件爆發之後,這一點成為各方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攻擊點。
往小了說這是抖音對於用戶的一次「精準行銷」,往大了說這是抖音在侵犯用戶隱私。「精神毒藥」、「販賣隱私」、「出賣用戶」、「互聯網霸權主義」這些詞條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抖音承受不起的,僅是這一點就能讓抖音傷筋動骨,甚至直接砸了飯碗也並不是沒可能。
所以,與其在商業模式、傳播管道上大作文章,抖音不如靜下來先做好內容。抖音這類短視頻平台,傳播的都是碎片化信息,用戶黏連度低,即便目前看起來熱熱鬧鬧指不定哪一天就突然門可羅雀,在短視頻領域並不是沒有前車之鑒,當年「小咖秀」還要多火,還不是說沒就沒了,抓不住用戶,內容單調就是原因之一。
【小結】
回到「騰頭之戰」,其本質不過是一次商業上的在商言商,騰訊願意不願意,都是在對自己有益無益的前提下,而抖音可憐不可憐,也是在自己利益受不受損的情況中,所以這種鬥爭從頭到尾都是商業上的博弈,抖音帶入「客觀」情緒的做法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另外抖音一心想要紮入微信的懷抱就像上文說過的,這是抖音還缺乏一點魄力,寄人籬下難到就能換來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