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風控的2018:高管被捕、百行上線、弱化徵信標籤|兵器譜報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目前,大數據風控在金融科技領域已逐漸普及,第三方風控公司、徵信機構、互聯網公司、互聯網金融機構等紛紛推出大數據風控平台,在控制自身風險的同時,也在不斷向外部輸出相關技術服務。

隨著網貸行業的爆發,大數據風控行業迎來了黃金髮展期。2018年,數據監管日益趨緊,它進入了調整期。

一、過度采集,信息泄露

數據是大數據風控行業發展的基礎,過度采集、泄露、暗網出售……數據問題不斷暴露出來。

中國消費者協會測評了100款App的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情況,發現過度收集信息、無隱私條款、條款不完整、不合理格式條款等問題普遍存在於大多數App中。

該協會還指出,位置信息、通訊錄信息、手機號碼、個人照片、個人財產信息、生物識別信息、工作信息、交易帳號信息、交易記錄、上網瀏覽記錄、教育信息、車輛信息以及簡訊信息等均存在被過度使用或收集的現象。

另外,該協會提出,各類App的隱私條款也存在內容籠統不清、不主動向用戶展示隱私條款、未完全征得用戶同意、大量收集與服務無關信息及無訪問、更正、刪除個人信息的途徑等問題。

零壹財經·Fintech前線發現,除了被過度采集外,數據泄露問題也不斷發生。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涉及中國用戶的數據泄露事件多達7起,數據泄露仍是困擾著大數據風控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表1:2018年數據泄露事件

大數據風控的2018:高管被捕、百行上線、弱化征信標簽|兵器譜報告

來源:零壹財經·Fintech前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二、監管持續,機構被查

2017年,《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它被稱為大數據行業最嚴格法規,而這只是監管的開始。

2018年,大數據行業監管加劇,約談、規範出台、被調查……監管正在持續進行。

1月,國家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在約談支付寶、芝麻信用的有關負責人時曾表示,「支付寶、芝麻信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剛剛發布的《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國家標準的精神,違背了其前不久簽署的《個人信息保護倡議》的承諾;應嚴格按照網路安全法的要求,加強對支付寶平台的全面排查,進行專項整頓,切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表2:2018年數據保護相關政策文件

大數據風控的2018:高管被捕、百行上線、弱化征信標簽|兵器譜報告

來源:零壹財經·Fintech前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註:「雙公示」指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精神,將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

除了出台監管措施,有關部門也對相關機構業務合規性進行了調查。11月,考拉徵信、AdMaster等公司的高層被帶走的傳聞讓整個大數據行業如履薄冰。雖然考拉徵信並未對此正面回應,只對外宣稱「整治是為了更好地發展」,AdMaster也拒絕接受採訪,但「嚴監管」已成大數據行業趨勢。

三、寒冬來臨,艱難求生

在現金貸、網貸及傳統消費金融業務的帶動下,第三方風控迎來了發展高峰期。

隨著今年的P2P「爆雷潮」及監管的逐漸趨緊,許多風控公司開始收縮,並裁撤業務部門,據有關媒體報導,有人預測「90%的風控公司將被淘汰」。

有業內人士稱,基於大數據風控整個市場的容量,行業內並不會有很多的機構,未來因為規模效應會形成一些領頭企業,可能會有三、四家較大的機構出現。

我們回頭再看,存活下來的這些第三方風控公司並沒有將業務和現金貸、網貸、消費金融等深度捆綁,服務客戶通常遍布銀行、消費金融、保險、支付等領域。除此之外,還有機構將業務延伸到地產、汽車、教育、社交、航旅等行業。

表3:部分第三方風控機構服務領域

大數據風控的2018:高管被捕、百行上線、弱化征信標簽|兵器譜報告

來源:零壹財經·Fintech前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不僅互聯網金融機構需要風控,傳統金融機構也需要風控,金融行業外的其他行業也對風控有需求。某個行業的退潮,並不代表所有的盈利管道被關閉,從業者要做的是不斷尋找新的「風口」,努力存活下去。

四、雙重約束,謀求轉型

數據作為徵信業核心,大數據不斷驅動著徵信業的發展,但大數據不同於信用信息,「大數據徵信」被認定為一個偽命題,隨著大數據的發展,「金融科技」、「信用科技」成為徵信業標籤。

1月,百行徵信成立,5月,掛牌運行。

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表示,原來進行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八家機構不再從事個人徵信業務,一部分徵信職能要剝離出來,並入百行徵信,徵信以外得其他職能,主要是數據服務可以繼續做。

面對數據監管的加劇,在業務和監管的雙重約束下,八家機構開始轉型,弱化「徵信」屬性。

芝麻信用進行內部整合,更多側重金融科技,芝麻分可能將更注重商業領域信用服務。

騰訊信用分開啟全國公測一天後,卻在全網下線(之後,基於微信支付大數據的微信支付分又悄然上線)。

中誠信徵信推出風控平台,定位信用科技服務商,側重技術的輸出;鵬元徵信推出風控產品「大數據風控決策平台」。

表4:八家徵信機構推出的相關風控產品

大數據風控的2018:高管被捕、百行上線、弱化征信標簽|兵器譜報告

來源:零壹財經·Fintech前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八家機構外,其他原先從事徵信業務的機構也進行了戰略升級。

算話徵信升級為科技集團,將專注於零售信貸風險管理方向;百融金服完成C輪融資,將加大對大數據等科技產品的研發投入……

五、搶灘風控,升級產品

互聯網金融機構基於自身的數據優勢,也紛紛在大數據風控領域布局。面對監管的趨緊,在新一輪的競爭中,這些機構不斷升級自己的風控產品。

表5:已推出大數據風控技術與服務的部分互金機構

大數據風控的2018:高管被捕、百行上線、弱化征信標簽|兵器譜報告

來源:零壹財經·Fintech前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互聯網金融機構在大數據風控上的布局仍在繼續。

百度金融啟用了全新品牌「度小滿金融」,基於自身的數據和技術優勢,做到了風控能力的升級,推出「雲帆消費金融開放平台2.0」、「磐石一站式金科平台」和智能ABS業務。

京東金融正式更名為「京東數科」,由金融科技轉型數字科技,金融成為了其業務板塊之一。它利用自身的數據優勢,將金融領域的風控經驗轉向了其他領域。

蘇寧金融也將「風控」作為企業的生命線,依托蘇寧生態的大數據優勢,升級風控產品,上線了企業知識圖譜和「幻識」反欺詐情報圖譜。

大數據風控不僅是互聯網金融機構開展服務的基礎,而且已經成為其新一輪的業務增長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