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職業打假人「退出江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交易量巨大的電商「江湖」上,活躍著一群特殊的「打假人」。他們通過搜尋關鍵詞鎖定「獵物」,收貨後用「話術」來「套話」,進而採取舉報、威脅等多種手段要求退款並索賠。近年來,這種特殊「打假」有「產業化」趨勢。記者發現,參與上述行動的「職業打假人」,雖然以維權為旗號,卻逐漸遠離了「打假」的初心。在電商時代,如此「打假」的群體正被冠上「電商惡人」的名號。(《經濟參考報》3月18日)

if (window.location.host != ‘www.xuehua.us’){window.location.href=’https://www.xuehua.us/2019/03/20/%E5%A6%82%E4%BD%95%E8%AE%A9%E8%81%8C%E4%B8%9A%E6%89%93%E5%81%87%E4%BA%BA%E9%80%80%E5%87%BA%E6%B1%9F%E6%B9%96′;}

如何讓職業打假人“退出江湖”

全民參與打假,本是治理假冒偽劣商品的一個有效管道。然而,近年來出現了「職業打假人」這一群體,他們利用商品過期或商品漏洞問題,故意大量買入然後通過打假要求商家支付賠償,有的甚至成為「職業索賠人」。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職業打假人」這個備受爭議的群體開始轉戰網路,並呈現出專業化、集團化的新趨勢,甚至在QQ群中有專門的業務探討和新人教學群。

如果說,上世紀九十年代,職業打假人走入公眾的視野,在消費者維權意識薄弱之時,職業打假人憑借豐富的法律維權知識、卓越的打假技能,讓一些制假、售假商家自食惡果,也讓被假貨困擾的眾多消費者拍手稱快。那麼,如今職業打假人作為對商家監督維權的特殊社會群體,愈來愈飽受爭議。眼下,不少職業打假人為私利知假打假,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也浪費了行政資源和法律資源。

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職業打假人這個問題,用趨利避害的方式來面對職業打假人——通過法律的不斷完善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得到強化,打擊制假販假的力度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對「消法」中所涉及到的售假和服務中的欺詐行為,要細化賠付標準。如此,既能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能有效遏制職業打假人鑽法律空子。

(燕趙都市報 吳學安)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