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6年內,葉國富的名創優品在全球開了3600多家店,單店月流水最高至百萬,騰訊更是10億戰略融資名創優品。名創的新對手nome(諾米家居)也獲紅杉、今日資本等千萬融資。不管從業務數據、融資金額,還是擴張速度,nome的發展都讓人意外。
雙logo、全開放、全透明門店,在一二線城市的各大商超,總會出現類似的快時尚類的家居連鎖店。
在各大零售商家紮堆爭奪線上資源的時候,這類「新十元店」卻從線下殺了個回馬槍,完成了線上線下完整的新零售模式。但作為品牌零售,它們的壽命又有多長?這小小「十元店」的生意經到底是什麼?
未來,名創們到底是學習Zara、優衣庫這些快時尚品牌,走品牌溢價路線,還是下沉市場,做線下「超級十元店」?
3年開店2000多家
累計銷售19332件,在京東名創優品官方旗艦店的時實熱銷品中,這款10元三支裝牙刷排在銷售榜第一位。同樣,在北京海淀區一家名創優品線下店里,店長黃力(化名)說,這個10元三支裝的牙刷同樣排在店里的熱銷商品前列。
「70%的客人都喜歡買這個東西,顏值高、好用、便宜、方便囤貨,這些優點同樣也讓我心動。」黃力表示,店里的大部分商品都有以上這些特質。他認為,這就是名創優品能夠收割很多用戶的原因。
對於10元牙刷的熱銷,天使灣投資經理顧雋華認為,這款牙刷之所以被消費者喜歡,是因為一種奇妙的反差,10元這樣的價格與簡潔有序、時尚精致的產品形成鮮明對比。
在他看來,「這個畫面就像那些在繁華商場和shopping mall逛街的人們,在飽覽了Gucci、COACH、迪奧後,在高價前望而卻步,最後走進了這個‘十元店’里,就會撒開了購物,最終心滿意足地回家。」
成立於2013年的名創優品,曾經創下了3年之內開店2000多家的記錄,如今業務已遍及全球六大洲的74個國家。它由二次創業的葉國富與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在日本聯合創辦。據網路公開信息,名創優品年銷售額近100億元,平均每月開店80~100家,平均店鋪SKU為3000餘種,成為了各大商超的標配。
據了解,名創優品的大部分商品在10~29元之間,門店風格與優衣庫相似,採用英語+日語紅色雙logo,全透明白色基調,層高3米約200平米的開闊空間,貨架是標準的1.5米高度。其商品按照容得下兩根手指的縫隙陳列,靠牆的邊場貨架上通常設置二層到四層的白色背景、黑色圖案的太空箱。
2013年,是互聯網電子商務崛起的黃金時間段,也是實體零售店面臨關門潮的節點,名創優品正是在此時從線下做起,構築了線上線下的銷售管道,打造和引領了一波快時尚日用品潮流。鉛筆道據公開信息粗略統計,市面已經有約十多家類似的品牌開始競相追逐。
從上圖可以發現,從2013年開始,市面上就冒出了很多日用品零售商,多來自廣東、浙江等地。很多玩家名字都很相似,如韓尚優品(yoyoso)、優宿優品(upupso)、尚優凡品(minigood),無論是名稱,還是紅色雙logo圖標,都像是名創優品的「高仿」店。這其中,也有打著日本與韓國品牌的店鋪,但是也沒有濺起多少水花。
從融資信息來看,名創優品無疑是頭部大玩家。2018年9月,其獲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和高瓴資本10億元戰略融資。
2017年成立的nome(諾米家居)成為繼名創優品之後的新勢力。它是來自廣州的一個家居零售品牌,模式可以概括為瑞典設計+中國供應鏈+生活方式,產品強調極致性價比和設計感。nome的產品分為女裝、男裝、服飾配件、數位零件、休閒食品、彩妝護理等九個品類,一共3000多 SKU。因其價格與質量較高於名創優品,外界稱之為「高級版名創」。
2018年底,nome完成了由紅杉資本和華興資本領投,天圖資本和今日資本跟投的B輪融資,金額為6億元。2018年,nome已完成三輪融資,累計融資超10億元。在對外公布的數據中,nome已經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開設近百家門店,每月坪效為1.8萬元/平米。預計今年6月,nome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將超過160家。
據報導,這兩家頭部勢力,近兩年一直有商標和產品模仿之爭。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玩家沒有走上資本驅動之路。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這個業態大部分玩家都採用加盟投資的方式擴張;另一方面,行業普遍毛利較低,重經營,要做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這類「新十元店」確實已經成為新消費勢力的代表。
如何做到單店75萬月流水?
在媒體報導中,名創優品的營收數字也在急劇增加。2014年,達到20億元。2017年,已經到了120億元。葉國富曾表示,「一款杯子一年就能賺一千萬。」然而,外界和同行對其營收能力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
「業內普遍毛利率是50~60%,在組貨中摸索差異化,其實大家都做得很艱辛。」日用品百貨零售品牌商董瑞(化名)表示。董瑞的品牌無論是從鋪選址,還是產品類型、SKU,都與名創優品有相似之處,但客單價較高。
董瑞在北京開了數家門店。作為同行,他了解到,「名創優品公開的單店經營數據為每月流水60~90萬元,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數據。我至今還在思考和疑惑,名創優品是如何做到這個數據的?」
不是空口白話,他甚至做過一個試驗。在位於某繁華商場一樓入口最好位置的門店中,董瑞策劃了一場特賣。均價百元的物品,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做特賣,60多平米的門店幾乎每個時段都擠滿了人,一天的流水也就2.5萬元。他計算了一下,如果天天如此,滿打滿算一個月流水也就75萬元,才差不多達到名創優品的流水標準。
「名創的10元客單價遠低於我的客單價,我也仔細觀察過名創的人流量,大多數時段與當時特賣的人流量差很遠,可是為什麼它卻有這麼高的流水?」測試的結果讓董瑞感到匪夷所思,一度讓他猜測名創優品或許是一家TO VC的公司,本意並非在零售,而是在融資上,再另做投資。工商數據顯示,葉國富旗下本就有一家廣東賽曼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占股98%。
名創優品公關部門表示,這些數據真實,也有單店流水百萬的門店。「門店多開在核心商圈、我們又是低毛利、流水低了沒錢賺」。
盡管外界有質疑,但在高級商場開「十元店」的模式為什麼還是受到投資機構的認可?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表示,從業態上理解,像名創優品和nome這類線下玩家往往有兩大因素去支撐:體驗感和店租。當下零售業日益精細,線下實體受到巨大衝擊。商家切入線下實體零售,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名創優品們給用戶帶來的奇妙反差,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感。
他解釋,如果按每天每平米50元商超地段價位,很多「十元店」商家無疑是承擔不起的,但因為流量電商衝擊著實體零售,同樣衝擊著商業地產,為了增加商場的人流量,地產商樂意與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商合作,店租可能低至每天每平米10元以內,名創優品等商家也就能以「十元」的客單價入駐大型商超。
對此,千住良品創始人張瑞哲給了佐證,他透露,這類店的租金大體在每天每平米18元左右。
「曾經的傳統夫妻店早已難和這些規模化的公司比拼。因為拼的是品牌背後的生態,如供應鏈、設計師等等這些強大的資源。名創優品和nome的秘訣一定是供應鏈。」楊歌表示。
顧雋華則認為,「新十元店」快速迭代更新的反應能力顛覆了傳統的零售業態,這也是它們激活線下零售的方法。
做品牌溢價,還是下沉市場?
國內新起的這批「新十元店」和日本的百元店的發展相類似。千住良品創始人張瑞哲在日本生活8年,熟識日本供應商後,回國成立千住良品,經營品類包括全進口的生活日用品和一些潮流玩具、首飾等,客單價在99~199之間,已在北京開業8家店。
他發現,日本曾經的社會情況和現在的中國經濟情形相似。在消費降級趨勢下,不少人開始縮緊開銷。當時,日本百元店以近7000家的規模發展起來,和便利店組成了日本最為發達的兩大零售業態。
在他看來,國內當下的生活家居行業壁壘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忠誠度不足,各家產品沒有明顯的品牌風格,大多在以低價吸引顧客。「新的消費趨勢必然要突破這樣的困境,但在實際情況中又難以快速擺脫。」
「始終如一的保持品質與價格的平衡。 」葉國富曾在《boss說》表示,這是他創業以來遇到的最困難的東西。然而,一直以來,網上都有不少質疑名創優品質量和設計抄襲的聲音。
楊歌認為,無論是名創優品,還是nome,未來它們應該都是要走品牌化路線。就像Zara、無印良品、優衣庫一樣,一開始也是主打高性價比的品牌,即使起點較低,但如今也做到了品牌溢價的目的。
「或許未來的名創優品就不再只是10~29元的商品,它會逐漸地提升品質、優化供應鏈,變成一個高級品牌。但是當前,它無疑還是一個短期的品牌,目前的生命力未必能走過5年,一切還有待檢驗。」楊歌表示。
據了解,在尼泊爾、非洲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中,名創優品確實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品牌溢價。顧雋華曾經在尼泊爾觀察過,其在當地的價格和定位確實高於國內。
nome的探索之路似乎與名創優品有些不同。最近,創始人陳浩表示,未來nome將朝著「超級十元店」 的發展方向做下沉市場。「可以理解成為‘線下版本拼多多’,採用C2B模式,匯總訂單做工廠集采。「
對於nome的「線下版拼多多」,不少人提出質疑的聲音,顧雋華就覺得這很難。他認為,拼多多是要走高度個性化電商的,為突破當前的搜尋性電商跨出了第一步。有社交元素的拼多多其實與今日頭條的目標相類似,改變當前商品和用戶的連接。「線下零售對用戶數據的采集都有些吃力,何況去突破,nome顯然難以做到。我認為它僅是線下版的嚴選,或者線下版淘寶星選,而不是線下版拼多多。」
然而,顧雋華認為,下沉市場的零售業確實大有可為。商業只要照樣迭代線下產品,提高對供應鏈快速反應的要求,那麼就有潛力。商品只有越來越滲透,越來越普通,才會越來越成功,他認為這類「新十元店」將會越來越親民,沒有必要去提高定位和價格。
前有名創優品旋風開店,後有nome融資狂奔,看到同行的發展,很多像張瑞哲一樣的日化零售品牌商們也想努力抓住這個機會。
為適應變化,他正在不斷調整千住良品的組貨戰略,從100%的日用品,到日用品、潮流玩具首飾各占50%,他也在增加品牌的迭代能力。他還在想做到更多的可能性,能不能在店鋪內開設「十元區」,能不能完善和調整和供應商的齒輪咬合……
註:文/石榴,公眾號:鉛筆道(ID:pencilnews),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