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距離「雙十一」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在這「雙十一」進行了10個年頭的2018年,您還會準時地守在電腦前「剁手」嗎?
「雙十一」 今年已是第10年了
2009年11月11日,淘寶舉辦了「雙十一」購物節,雖然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均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從此以後11月11日成為了電商平台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
現在「雙十一」成為了電商行業的「盛宴」,也成為了「剁手族」的消費狂歡節,一盤各方都能各取所需的多贏棋局,讓電商平台、品牌商、消費者早已蠢蠢欲動,開足馬力準備大幹一場。10月19日,在2018天貓雙11啟動活動上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十年前,我們為了求生存求發展,造出了一個節日,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商業領域的‘奧林匹克’。」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天貓、京東作為行業兩大巨頭,今年10月底就拉開了「雙十一」的宣傳大幕,線下平面廣告鋪天蓋地,線上精準投放持續跟進,購物氛圍的營造不得不說十分濃鬱。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蘇寧、國美、唯品會、亞馬遜這些電商平台參與搶奪流量外,網易嚴選、小米優品等後來者也在強勢加碼,同時還有流量增長迅猛的電商新秀拼多多在全力跟進。
電商平台的「繁榮」 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有的消費者網購是為了省時省錢;有的消費者網購是為了省力省心;有的消費者網購是已習慣了網購,這就決定了用戶網購行為的不可預見性。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用戶在選擇電商平台時,常用的一般會有2-3家,網購產品品類也是多樣化的。在選擇電商平台時,用戶行為有明顯的共同性,在哪個電商平台消費完全取決於購買動機。有消費者表示,比如買一些新奇特的東西會用淘寶;買著急用、到貨時間有保障的產品會用京東、天貓;買一些富有生活品味、高品質的產品會用網易嚴選;想體驗價格大眾化、從眾的刺激快感的會可能會用拼多多。
用戶的消費水平,決定了群體的先天分級,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多種電商平台同時使用的網購習慣。換而言之,用戶是所有電商平台的用戶,前提是平台要靠自己的方法留住。
圖片來自慧聰網。
你經常在這些電商平台購物嗎?
一、京東
行業人士指出,京東最大的優勢在於自營產品,而且是電子產品,在京東全球好物節當中,為大家提供了十大優惠活動。數位產品依舊是電商平台上的暢銷產品,比如手機、筆記本、平板,儼然有一副快消品的趨勢。
根據京東大數據戰報顯示,光是在過去的24小時以內,下單金額就高達258億元,售出商品就高達1億件。所以,京東成為了不少消費者購買手機、電腦等產品的主要「陣地」。
二、拼多多
最近,電商平台拼多多發布雙11「戰報」:截至2018年11月2日,新款iPhone銷量超12萬台,農產品日均銷量超250萬單。
根據拼多多數據顯示,農產品中,排名前列的為水果、雞蛋、大米和幹果。在11月7日至9日,拼多多將進行補貼,連續3天每日推出平價農產品。
此外,品牌電子產品也已在拼多多開賣。目前,iPhone XS出貨量超6萬台,XS MAX出貨量超5萬台,XR出貨量超1萬台。有專業人士指出,快消電子產品可能會是拼多多下一階段推出的重要產品。
三、天貓雙十一
今年是天貓雙十一的「十周年」,所以對於阿里巴巴來說,肯定要把這個自己開創的節日給搞的很紅火。
今年天貓雙11首次從線上狂歡走向線上線下聯歡,覆蓋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全場景,讓市民通過天貓雙11享受到天貓智慧門店、口碑、餓了麼、盒馬鮮生、銀泰喵街等阿里新零售軍團帶來的「理想生活」新體驗。整個11月,在參與天貓雙11優惠活動的商家處用口碑App點餐,都可以可享受滿減優惠。
圖片來自新藍網。
「剁手」前 這些您必須知曉
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理性、合理消費,切勿貪圖便宜盲目跟風消費。
應該理性購物,不衝動消費。部分消費者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不理性,尤其是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更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購買欲。很多商品都有一定的優惠,但是並不是說,這些優惠的商品都是您需要的。
有的消費者只是一時的激動,覺得相當便宜就下單了,但是很多時候買回來卻沒有多大的用途。在購物前,您應該想清楚您需要什麼,不要胡亂購買。不然,您網購的很多東西使用率都比較低,這就造成了浪費。
並非所有的「雙十一」商品都很優惠,部分商品是漲價後才優惠的,看著好像優惠了很多,但是實際上卻貴了或者沒有變,所以想在「雙十一」狂購的消費者,要提前看看想買東西的價格,看看是否自己多花錢了,這樣才能為自己省一些。
貨比三家很重要,這個方法想必很多「剁手黨」都懂得的,沒有貨物之間的對比,是很難判斷出價格高低和品質優劣的,所以一定要在購買前先比較一下商品之間的價格和優惠度。同時,在購買前好好看看別人的評價以及曬圖,也是淘到物美價廉商品的重要方式。
圖片來自《十堰晚報》。
消費者網購如何維權 要注意哪些環節?
消費者在網購時如果發生了消費爭議,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維權呢?
消費者如果在網購時如果發生了消費爭議,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繫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
消費者如果在網購時如果發生了消費爭議可以選擇向經營者所在地的工商或市場監管部門、消協組織投訴,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的工商或者市場監管部門、消協組織投訴。
消費者在網購時,一是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證據,包括實物、聊天記錄、發票、交易記錄,店家的宣傳、銷售頁面的截圖等,二是出現問題要及時與賣家聯繫,爭取與賣家協商解決。如果不能與賣家協商解決,那麼可以向交易平台對這個賣家進行投訴,一般的網購平台都會有相應的投訴機制和平台,而且對於投訴屬實的,一般都會有很嚴厲的處罰機制。或者也可以直接向經營者所在地、交易平台所在地的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或者消協組織投訴。
網購時一定要用交易平台的官方聊天工具,不要用其它的聊天工具。聊天工具中記錄的信息對你的維權之路很重要,一定不可過早刪除。此外,要對購買的商品拍好照片,作為可能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