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30日電 (常濤)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在短時間內感受到了服務業數字化的便利與魅力:消費金融、電子商務、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等均在這場戰「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應該看到,中國服務業數字化仍有較大潛力可挖。在後疫情時代,加快經濟復蘇,撬動發展新動能,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必須快馬加鞭。
消費金融釋放潛能 為電商提供新引擎
後疫情時代,拉動內需消費成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加快經濟復蘇的新增長點和重要動能。而在促進「數字經濟」「新型消費」方面,消費金融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事實上,今年618作為疫情後首個大促節,消費金融服務在拉動線上消費(電子商務)、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618,京東金融App專設最高24期分期的全場免息會場,從八千多元的手機、一千多元的化妝品,再到十多塊的玩具、幾塊錢的小物件,都已打上免息標簽,繁多的種類覆蓋了數位、生活、小家電、母嬰、酒水等多個領域。
京東金融App同時推出20億金貼活動,與多點、嘀嗒、網易雲音樂、OPPO健康、愛奇藝等各外部合作夥伴開展用戶補貼與運營,刺激消費。
今年618當天,白條交易額開場180秒就突破10億元。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618期間,京東金融通過白條免息累計拉動銷售商品5000萬件,用「白條免息+金貼」的大力度優惠方式更是讓消費者節省下了30億元。
在促進實體經濟方面,京東金融App還「嘗鮮」線下商業,在全國28個省市、近200座城市與15000家連鎖超市、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店等聯動,合力拓展白條、信用卡等信用支付服務,為消費者謀實惠、幫商家增訂單,成為疫後,促進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良方。
京東數科用戶中心總經理江明麗表示,對於用戶來講,白條24期免息這種信用支付方式降低了消費門檻,刺激了消費,提升了用戶體驗;對於商家來講,則可以提高銷售交易、提升客單價、促進交易轉化。疫情當下,信用支付從刺激需求出發,激活了商家交易,促進了復工復產,帶來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得益於京東金融的助力,2020年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6月1日0時至6月18日24時)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692億元,創下新的紀錄。
服務業數字化加速布局
可以看到,疫情防控中消費金融的潛能得到了進一步釋放,壯大了新型消費、升級消費等,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又得益於中國服務業數字化的加速布局,這種趨勢不僅僅表現在電子商務一方面。
6月30日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攜手發布的《攜手跨越重塑增長——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2020》指出,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國消費互聯網發展迅猛,零售(電商)、金融、餐飲、出行、教育、醫療、社交等服務行業紛紛擁抱互聯網,依托各類互聯網平臺促進供需對接和消費模式創新,中國前端消費側的數字化全球領先,消費行為高度數字化。
一是電子商務拉動內需強勁有力。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延續多年世界第一,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線上線下融合日益緊密,基於個人消費和瀏覽習慣的用戶畫像廣泛應用,個性化推送實現了用戶接口「千人千面」的消費新體驗。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目前,國內初步形成了淘寶、京東、拼多多三足鼎峙,蘇寧、當當、網易等多點開花的電子商務發展格局。尤其在疫情期間,盡管居民減少了外出聚餐、購物、旅行、教育和娛樂,但消費升級仍在繼續,網上購物逆勢爆發。
此外,電商平臺借助渠道優勢積極平衡供需,京東與各品類開展自營合作的品牌商家密切溝通,推進廠家加班生產、優化庫存,爭取更快的到貨時間和更多的到貨數量。
二是平臺經濟促進供需對接精準高效。實踐證明,平臺經濟已成為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和門路,其將與商品流通有關的生產、流通和各種服務資源有效集聚,使得交易和流通更加便利、快捷、精準、高效,進而帶動全產業鏈升級和效率提升。
目前,我國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餐飲住宿、物流快遞、交通出行、生活服務、醫療保健、知識技能、科研實驗等多個領域。國家資訊中心測算,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328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6%,未來三年,仍將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體驗經濟、社交經濟、直播帶貨等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三是教育醫療等傳統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在線教育方面,疫情期間,各地通過國家中小學網路雲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及其他各級網路教育資源平臺開展在線教學,教育類小程序累計用戶達到1.3億人,環比增長82%。
醫療服務方面,疫情期間「京東健康」上線「京東義診」服務,2000位醫生在線提供免費問診等醫療服務,受行業爆發式增長推進,阿裡健康、平安好醫生、衛寧健康市值漲幅分別達55.11%,30.52%、46.46%。
四是生活消費領域「一站式」服務趨勢明顯。近年來,生活服務一站式App正向著生活超級平臺不斷演化。物美通過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引領新零售。大眾點評、58同城、攜程、美團等互聯網服務平臺,以互聯網融合傳統線下服務業,通過用科技和創新賦能傳統產業,推進服務資源整合,搭建了大眾消費者和服務從業者、線下傳統服務業和線上互聯網數據之間的橋梁,加深了消費用戶情感,為老百姓提供了「吃住行、遊購娛」等一站式解決方案,改善和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的同時,更深刻影響和改變了廣大用戶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比如,在美團上,可以點午餐外賣、預訂餐廳、預訂酒店、購買電影票、兌換美甲券和按摩券等。
不過,雖然中國服務業數字化正加速布局,但仍有較大潛力可挖。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9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3.9%,就業人數占比約50%。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產業,但數據顯示,其中只有相當小一部分服務業完成了數字化轉型,還有80%的服務業沒有數字化。可以想像,如果這些服務業基本完成了數字化,將會帶來巨大發展動能。
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撬動發展新動能
在分析如何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前,我們需要深刻理解轉型對於撬動發展新動能的深刻意義。
總結為三個層面: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將帶來更為便捷、高效、舒適的生活和消費體驗;對於更多商家而言,服務業加速轉型升級將助推技術更迭、制造能力突破,更好服務消費者;對於大平臺而言,要加強供應鏈建設、整合上下遊資源,支撐消費者需求,源源不斷釋放經濟活力,用數字化成果惠及千家萬戶,帶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業數字化升級既助力供需最大程度匹配,也帶來巨大的經濟成長動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既定戰略,消費者和商家對服務業數字化的需求也將一直存在。國家有政策、有呼籲,消費者、商家有需求,在當下和未來,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尤為重要。
對於如何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提出三條建議,分別是發揮科技平臺支撐、突出品牌價值賦能和著力打造產業發展融合共生生態。
「新一代數字科技廣泛滲透、消費習慣急劇變化、新商業模型快速迭代使得傳統產業發展面臨的壓力不問可知,與此同時,國內電子商務經過近20年的迅猛發展正在步入瓶頸期,這也是為何近年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速的重要原因。線下企業數字化轉型主動意願的增強和線上企業打破發展瓶頸的制約,既是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新動力,也是生態融合共生的新表現。」單志廣說。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研究員、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功潤提出,推進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在多個方面積極作為。首先,要因勢利導,最大限度發揮數字生活服務平臺優勢;其次,要著力解決數字化服務的創新型人才緊缺問題;再者,要加強對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支持。(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