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矩陣帶動?短視頻社交?Vlog?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到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網視導讀:2019年1月7日,百度官方宣布和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達成獨家互動合作。

2019年1月15日,抖音在北京正式宣布升級私信功能,推出自己的獨立視頻社交產品多閃,這意味著抖音正式進軍社交領域。

2019年1月22日,嗶哩嗶哩發起「一百個春節故事」的Vlog征稿活動。

這三個平台,正以不同的角度,探尋未來的發展之路,尤其對於被視為即將飽和的短視頻市場,這些行為的影響更加深遠。

但綜合分析之下,卻能發現,這些只不過算是探路。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成熟。

百度:全矩陣緊密合作,全面提升互動數據

2019年的春節,百度下了血本。對於他們如何與春晚達成合作,那是商業機密,我們無從得知。但從百度的公告和百度的實績付出中,便可以看出百度對這一次活動的重視。

對於用戶,這是一次持續時間超長的福利活動,春晚之前,便有四輪紅包從1月28日到2月4日持續發了八天。當然,這也是一個有些複雜的福利活動。因為如果想要搶到更多的紅包,在百度旗下app的矩陣中「跑來跑去」是不可避免的步驟。從手機百度、百度app、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等國民軟件,到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的百度短視頻主力,最後則是寶寶知道、看多多等後續梯隊,百度系產品的產品指數,在春節期間全部做到了爆發。

全矩陣帶動?短視頻社交?Vlog?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到來

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度小滿錢包,承擔了這次百度春晚紅包活動從實名認證、綁卡簽約到提現的全流程。

從百度公布的官方APP數據來看,百度APP當天日活突破了3億,相對於去年12月的數據是1.6億,幾乎是翻倍增長,對於百度APP來說,拉新效果顯著。

今年春晚的觀眾大約有13億左右,基本上整個中國的流量人口都在收看春晚,這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百度推出搖紅包的互動環節,在搖紅包的過程中,有較多APP的名字出現,需要進行下載,然後進行提現。

百度通過這次的機會告訴大家,我還有許多的內容產品,可以來使用,分配你們的碎片化時間。不過,即使再好的導流機會也只是基礎,後期的留存更加關鍵,豪擲九億,如果想要真正的有價值,還是要找對留存的門道。

那麼接下去存在的問題依舊是百度平台能不能給用戶提供好的內容,持續的為用戶帶來價值的提升,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當然,至少在短視頻領域,百度在春節回冷後依舊擁有著相關計劃。這項計劃於百度宣布與春晚合作前便已經公布:3月份起,好看視頻提供10億專屬分成獎金,全面向原創作者傾斜。「針對粉絲數5萬+的優質視頻創作者,好看視頻將通過一對一專屬服務、線上線下宣傳資源、聯合出品內容等方式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

只是成果如何?這依舊需要觀望。至少在春節後,各類app的指數較節前都有所下降的情況下,這項計劃能否像強心劑刺激數據才是令人期待的。

多閃:還是短視頻?形式不重要,社交才重要

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2.5億,國內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已經成為國民級產品。用戶調研發現,越來越多的抖音用戶在拍攝完視頻後,會發送給自己的好友。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戶圍繞抖音上的短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討論。當然,這些分享由於種種限制,並不是很順暢。

大量用戶在抖音上看到優質的內容後,想與上面的人進行互動,除了私信、評論以外,並沒有更多的社交管道給他們溝通交流。加上抖音內容在某些傳播管道上受到制約,今日頭條相關負責人坦言,「基於短視頻,抖音上的用戶正在產生新的社交需求,而這些需求,並沒有很好地被滿足。」

多閃的出現,正是對標了這種需求。

多閃參照了「故事功能」。在許多APP中,軟件都引入了故事功能,國內熟悉的微博故事,國外軟件也在做的ins故事、YouTube故事、Facebook故事……視頻內容的功能,被鑲嵌進APP當中,這增加了這些APP的內容豐富性。

畢竟,抖音的基因就是短視頻,如果對內容進行創新,進入社交領域,如何取勝?過於偏重視頻,則與現在毫無差別,而圖文內容過多,更加接近微博或微信的成分構成,能夠讓它與老牌網站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嗎?

視頻社交不一樣,這是他們的自留地。同時,視頻的模式區別於圖文:圖文社交注重效率溝通,視頻社交偏向於娛樂消遣和場景再現。現在有一個普遍現象,巨頭考慮視頻社交,多是以填充或者修正的思維方式,將其嵌入其中,沒有獨立開發,形成頭部效應。

不過,多閃如何區別於抖音的區別,還是在於短視頻所處生態環境的不同。如何區別於微信的熟人社交,也在於其中的「釋放天性」。

畢竟,微信的熟人社交,隨著微信的普及率已經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全部社會關係的交織點」。在社交密度增大的同時親密關係反而被稀釋。同時,每一個用戶在面對不同的社交關係時往往有不同的自我呈現,當不同的自我之間發生衝突時,人們的表達欲望就會降低,進而造成社交壓力。而多閃在嘗試打破親密關係之間的疏遠,同時也在嘗試為用戶創造一個無壓力的分享環境。

字節跳動做產品的一貫邏輯是,迅速推出某一款產品,在市場中進行驗證,如果成為爆款,就馬上力推,否則就會否定掉,推出其他產品,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都是這麼誕生並發展壯大的。

他們的理念的是:「獨立產品不應該依靠什麼其它的產品做起來,本身應該吸引用戶、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個產品才能獨立做大。」

但恐怕,這一次他們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通透。

曾經的抖音在2018年春節期間,增長了近3000萬日活躍用戶,超越了西瓜和火山,成為頭條軍團在短視頻上的新旗艦,也是其最終成為短視頻巨頭的轉折點之一。今年的抖音或許也是有意讓多閃復制其去年的輝煌,於是選擇了在春節前夕上線。

全矩陣帶動?短視頻社交?Vlog?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到來

為此,多閃的好友聊天框里也設置了一個「發紅包」的功能,這個功能的目的之一是拉新和刺激用戶,展現的形式是:抖音組織網紅參與活動,給多閃倒流。

但是,多閃還要面臨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如何構建多閃中熟人的關係鏈以擴展用戶?圖文畢竟是交流的主要手段,如何培養用戶使用視頻進行社交的習慣?如何避免與抖音本體出現熟悉感或惡性競爭?盡管微信的「搖一搖」頗有惡名,但確實是熟人社交中隱藏的陌生人社交板塊,多閃有這樣使人從生人到熟人的用戶交互與好友增長呢?

全矩陣帶動?短視頻社交?Vlog?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到來

這些問題尚未解決,而將現在的多閃與抖音去年同期的指數曲線比,產品無疑已經失敗了。整個春節期間,多閃的指數並沒有任何的增長,甚至在平緩下降。

5G時代即將來臨,短視頻在2019年還會有更好的增長,但若多閃沒有更多的招數起死回生,那麼,無論是短視頻、非短視頻,社交還是社區,於多閃都不重要了,因為這都與它無關了。

Vlog:是風口,但也有風險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短視頻市場接近飽和,Vlog這種雖然依舊非長視頻但與抖音、快手不同的內容形式,將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這也是一個在國外已經相對成熟的內容模式,Video weblog,即視頻博客,是博客的一類,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寫其個人網志,上載與網友分享。

從記錄生活上來說,它似乎與抖音、快手沒什麼區別。

抖音說「記錄美好生活」,快手說「記錄世界,記錄你」,但事實上,這可能與微博和新浪博客的區別一樣大。微博在改版後可以發布長文章,但更多人用它來追星或「哈哈哈」,而博客對個人生活的記錄更加細膩,也會記錄更多有關思考的內容。

BLOG的判定標準是:

  • 快節奏的剪輯:快節奏的剪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趁觀眾的興奮點還沒有褪去的時候及時填補新的內容,這里的快節奏指的並非單純速度上的快進;以慢襯快,靜止的定焦鏡頭配合Zoom in特寫的零碎鏡頭;勻速運動的畫面,配合慢速,加速的畫面;長鏡頭配合碎鏡頭等。
  • 畫質:高質量的畫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清晰度、燈光、調色。
  • 清晰的標識:標識可以幫助觀眾更好的識別內容,是區分於路人視頻的一個潛在門檻。

總體而言,判別視頻是否為Vlog時,對個性化和精致度有著更加苛刻的要求。

抖音、快手的專題中,往往可以利用跟風,大批量造就高熱度視頻,而Vlog卻不能,它具有更加個人的色彩,難以被復制,或者說,某一位Vlogger的Vlog大受歡迎的原因,不僅是內容,也是Vlogger本身的魅力。

真實和人格化是Vlog作品最受矚目的兩個關鍵詞。充滿表演、同質化的抖音、快手變多了,那麼強調真實和人格化的Vlog也愈發清流,逐漸受到關注。

一言概括之,Vlog像一支小小的「記錄片」,只不過,片中的主角是Vlogger本人,整個Vlog講述的是Vlogger的日常,故事是非虛構的,它不是短劇和表演,同時包含相對豐富的場景/轉場。

這同時對Vlogger自身的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對生活熱情、鏡頭表現力還是後期技術難度。

短視頻更注重視頻情節和內容,拍攝和剪輯手法上難度不高,一台手機一鏡到底基本可解決,現在已經是「國民級」的用戶參與度。

而Vlog則強調「轉場」,講求自然切換到下一個場景,對拍攝的設備和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主流的Vlog拍攝設備基本去到SONYA7 II、Go Pro級別的相機和配備的穩定器,還得考慮無人機等升級裝備,且Vlogger對鏡頭語言、時長、配樂、剪輯節奏都要把握得很好,每次剪輯耗費不少精力。

國內頂尖的Vlogger井越有提及過自己在創作時的常態:每期素材會有60G-70G,從中剪輯出5分鐘的Vlog需要花6到10個小時,而且會在電腦剪輯軟件中完成。

目前,國內主打Vlog的APP有一閃、VUE、小影、貓餅等,而在2018年底,微博、B站也紛紛開啟了對於Vlog內容的重視,發起了相關「挑戰」。去年年底,微博開啟「Vlog主召集令」,今年年初,B站有「100個春節故事」。

全矩陣帶動?短視頻社交?Vlog?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到來

全矩陣帶動?短視頻社交?Vlog?短視頻轉型的時機,或許還未到來

但這樣的設置,成功刺激到Vlog快速發展了嗎?

並沒有,Vlog的門檻使得它依舊只是風口,並且只能是緩慢上升期。

國內顯然沒有國外的DV機文化,所以Vlog更高要求的攝制成了門檻之一。這就像由於經濟飛速發展,中國的支付還未等到信用卡成為霸主,便飛速流行起了網路支付。有關視頻的內容也是一樣。比起接觸攝影機器、剪輯軟件,一般人使用手機進行錄像可能更早得多。

器材、技術是一點,Vlog不同質化的內容依舊是考驗。由於Vlog記錄的內容,相比較抖音、快手等內容,轉折更加快速而內容於生活更加整體,如何尋找生活亮點作為Vlog內容,也是阻攔普通人進行Vlog而非短視頻創作的阻力。

最後,Vlog變現的模式依舊是問題。

在國外,Vlogger們在YouTube上面發視頻是可以拿到一定報酬的,他們的收入與其視頻的觀看量相關。另外,當他們的頻道達到一定的粉絲量後,YouTube會給其視頻插入廣告,而且YouTube會與博主分享貼片廣告的收入,這樣的話,Vlogger憑借流量和廣告就可獲得可觀的收入。

這個標準是:視頻里的廣告每點擊1000次,YouTube平台就會分給博主3-5美元。也就是說,當博主的視頻訂閱量達到10萬時,這個博主至少能從YouTube獲得300美元的分成。

然而,國內的短視頻發展尚未成熟,搞笑、八卦類短視頻其實更受觀眾的喜愛,如果Vlogger知名度不高,是很難吸引素人來觀看的,這樣就沒有流量。事實上,目前許多短視頻APP中上傳者獲得的收入,往往是達到一定播放量後,獲得補貼。

於是Vlogger前期「用愛發電」的特點愈發明顯起來。在形成一定名氣前,這些Vlogger不會因這製作過程繁瑣的個人興趣收到什麼回報,視頻變現能力弱。而成名後,這種變現能力也往往以接受廣告商投資、讚助的形式出現。

可能對正在發展期,並不算穩定的腰部Vlogger,這種問題看起來更為嚴重。他們會因Vlog得到一定報酬,但不夠穩定。如果觀看量不夠,得到廣告商讚助的幾率就會縮小,視頻內少了廣告的投放,Vlogger的收入就會減少。這些Vlogger有一定水平但這不一定穩定,面臨是否成為專職人員的岔路,畢竟最後能不能穩定更新,成為足以靠Vlog自給自足的Vlogger還是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是,已成名Vlogger有何必要理由選擇國內的平台?對於腰部作者,平台的扶植是十分有誘惑力的,但對已經有了名氣和固定收入的頭部Vlogger,如何吸引他們來到平台?在缺乏具有帶動力的Vlogger時,平台如何吸引更多用戶?

Vlog是顯而易見的風口,但就像2013年的微視,或許還未到它火爆的最好時期。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