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科技?在今天(5月21日,北京)IBM召開的2019 IBM中國論壇(think Summit)開場的視頻《Dear Tech》做出了明確的回答。
論壇中IBM的高管、知名學者、行業專家以及企業領袖則與到場的2000名嘉賓與網路3000名用戶共同探討和思索了科技的具體運用。還有多達12個精彩話題的熱議,幫助企業將科技進一步落地至細分領域。
Q:你好,親愛的科技,企業該如何應對「智能+」時代所帶來的挑戰
A:加速企業轉型的進程,發揮創新科技的力量,並以責任驅動變革
帶著科技賦能企業的探索,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將科技稱為「科技親」,向到場嘉賓致歡迎辭並表示:「當今的科技已經對人類產生支配性的影響,如何確保科技是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迫在眉睫,而未來永遠屬於那些籌謀已久、堅持不懈、不斷變革的人,IBM會陪伴大家一起轉型。」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也分享了全球大變革及中國企業的應對策略,並表示:「諸多顛覆性科技的發展接近奇點,如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等,希望我們同心協力將這個時代變成一個最好的時代。」
Q:親愛的科技,我看見數字化重塑已經全面揭開新篇章,但企業該何去何從?
A:由內而外發揮數據潛力,深化人工智能,部署混合雲環境,轉型關鍵業務。
IBM大中華區總裁包卓藍(Alain Bénichou)表示:「我很榮幸能在大中華區工作。IBM在中國深耕35年,正在與中國的客戶、合作夥伴和政府部門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作為大中華區排名第一的技術服務和咨詢公司,IBM將繼續努力超越客戶期待,在數字化重塑的轉折點上,做好充分準備,助力企業領先。」
「智能+」時代 走向認知型企業
時隔十多年,繼1996年IBM提出「電子商務」、 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IBM再次提出的「數字化重塑2.0」、「認知型企業」,是對引領下一輪商業浪潮的重大思考。
Q:親愛的科技,企業應如何轉變業務模式,成為「智能+」時代下的認知型企業?
A:發展多平台組合,讓AI融入工作流程,做到敏捷經營,重塑員工的專業和技能。
指數級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釋放出「從外到內,從內到外的數字化轉型」時代來臨的信號, 新一代業務模式即將崛起。
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總經理麥俊彥帶來IBM為此構建的藍圖並表示:「這種新一代的業務模式IBM稱之為‘認知型企業’。認知型企業能夠進化出類似人類大腦和感官的功能,通過‘五官’來搜集、了解外部客戶需求,通過‘AI頭腦’來分析信息,通過自動化對企業的數據、平台、人才、架構、敏捷、創新、安全七大關鍵要素做出反應和決策,從而更好地幫助企業應對複雜的客戶需求和多變的競爭環境。我們期待與客戶一起走過數字化重塑之旅,進化為新一代認知型企業。」
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使名創優品需要將消費者的需求快速傳遞給全球供應商,貨品準確快速地送達全球數千個門店,並實時掌握全球各個國家的經營狀況等。名創優品攜手IBM,打造全球業務經營服務平台,並通過大數據的決策與分析,展開了包括供應鏈、經營、財務、物流、人力等在內的全方位的數字化變革,以做到一體化的精細化經營,支持其在全球的快速擴張,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走向認知型企業。」
AIA(友邦保險有限公司)集團首席信息技術官Marcel Malan表示:「部署戰略規劃非常複雜,但可以簡化成為3個詞:安全、敏捷和穩定。有一個能夠去幫助你,指引走完這樣的一個過程的合作夥伴非常重要。而IBM正是這樣一位夥伴。它讓安全回歸信任,確保AIA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時刻謹記安全性,利用數據驅動企業創新,將敏捷性植根於工作方式,採用雲優先戰略等,建立跨職能領域的全新組合平台,這些轉型中的重點事項,有了IBM的助力,AIA可以做得更好。」
IBM大中華區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總經理謝少毅表示:「IBM也非常榮幸能夠和AIA一起進行認知型企業轉型。從基礎架構到以數據為中心、雲戰略的部署,AIA確實是離認知型企業越走越近。IBM希望與各企業在智能+時代,在走向認知型企業的路上,一起並肩共進。」
成就「智能+」時代科技
從2006年至今,對未來五年的五大創新預測成為IBM的傳統項目。以往的預測很多已經變成了現實,它們引領科技的發展方向,或是改變了商業經營模式,或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可以說IBM面向未來五年的五大科技預測,是全球科技發展的風向標。
Q:親愛的科技,下一個五年,改變世界的 新髮明是什麼?
A:是數字孿生子,信息透明預警,微生物組基因圖譜,AI傳感器,和新型塑膠回收技術。
今年,IBM再度發布了面向未來五年五大科技預測(「5 in 5」),展現了將如何把前沿的信息科技應用到「從種子到貨架」,再到塑膠回收,與人們的食品供應鏈和生存環境休戚相關的五大場景。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數字孿生子、微流體晶片、基因圖譜等信息科技的福音可以惠及食品供應鏈、農業和環保、可持續發展等領域。
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林詠華表示:「 IBM的科學家一直對人類關心的問題做不懈的努力,把握現在,是為了成就未來。IBM的5 in 5預測今年有所不同,但內涵卻是一樣的,我們的技術永遠是向善的,是為謀求全人類的福祉,不論它是有關一顆種子,一個橙子,還是探秘外太空。」
食品安全和健康是每個人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IBM T.J.Watson研究中心傑出工程師閔紅介紹到:「食源性污染威脅著人類健康,而傳統的檢測方式需要一定的生物醫學背景並且耗時,現在利用IBM AI傳感器,則可以將複雜專業的檢測簡化,AI結合傳感器將讓細菌無所遁形。而AI與傳感器的應用並不限於此,將AI傳感器和區塊鏈結合起來,也是防偽的良好解決辦法。
IBM Almaden研究中心傑出研究員、材料發現和創新部門主管Robert Allen:「塑膠使用廣泛,但我們在使用時也不得不正視它帶來的白色污染。IBM VolCat等創新技術將深刻改變塑膠回收的方式,這將推動人類對白色污染的控制。而現在IBM的科學家、工程師、管理人員等所有的塑膠生產商、消費者都應該一起合作,來做出一個生態系統,在未來致力於把垃圾塑膠變成可再生的資源。」
IBM研發超過六年的AI辯手 Project Debater在2018,2019年亮相後引發關熱議,IBM研究院人工智能技術副總裁Aya Soffer也揭示了為什麼IBM要投身研發 Project Debater,以及它蘊含的技術能力。暢想未來這項技術將會被應用到的行業場景,它將助力人類進行更加無偏頗的決策。
成行「智能+」時代社會責任
今天,人類的科技財富越來越多,科技對人類的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讓科技向善,最終服務於人類,是本次論壇的重要議題。
Q:親愛的科技,你在給世界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來憂思,「智能+」時代,如何讓科技引導社會的進步?
A:我們相信,如果把一切建立在責任之上,科技必會造福人類。
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行銷官周憶說:「人,才是科技的尺度,其價值觀與責任決定了科技的未來。
IBM幫助開發者變得更有力量。IBM賦予了開發者能夠參加自然災害救援的機會。通過「代碼行動2019」,IBM為參賽開發者提供相應的雲平台、人工智能、數據、區塊鏈和物聯網等可隨時調取的服務,幫助他們向全世界展示開發者在自然災害前拯救生命和世界的能力。
藍天救援創始人、總指揮的張勇說到:「在救援中,信息不對稱甚至沒有信息是最壞的情況,它可能帶來更多人員的傷亡。因此利用科技,利用代碼建立起即時的通訊網路對於救援來說意義非凡,期待新技術更好地保障被救援人與救援隊員們的安全。」
無獨有偶,「代碼行動2018」的優勝者Project OWL 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經營官Nick Feuer展示的作品則是類似的感知方案:探測器通過無線網路熱點發布信息,而且可以穿越屏障給到指揮總部,在雲的平台上形成地圖顯示幸存者所在位置,從而盡可能地挽救生命。
為了滿足產業發展對於新型人才的需求,IBM發起了全新的公共教育模式P-TECH,通過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針對新興科技應用所需的技能,培養有別於藍領和白領的「新領」(New Collar)人才,也賦予年輕人多一個選擇人生之路的機會。
作為P-TECH在布魯克林的首屆畢業生,Radcliffe Saddler表示:「P-TECH的經歷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現在我已是IBM市場部助理設計師,在這之前,P-TECH賦予我必備的職業道德以及很好的職業技能。」
P-TECH在台灣的首屆學生詹子萱的感受更深,她說:「P-TECH讓我看到了不同的成長方式,它諸多的課程與企業拜訪的實踐活動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我未來希望可以利用科學,幫助受傷行動不便的人士重拾運動樂趣。」
人類傳承著文明,開創著新紀元。未來雖充滿未知,但善用科技,下一站未來並不遙遠,我們明年think 論壇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