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現今全球手機操作系統被蘋果的iOS和Google的安卓瓜分,縱使微軟也只能淪為其他,華為「鴻蒙」想要從這兩大巨頭口中分食,尋求夾縫生存的機會在哪兒?
在近兩周的時間里,一系列標題里帶著「封殺華為」的消息接連被爆出,每一條都足以讓外界為之一震。
事實上,美國政府「封殺華為」看似是特朗普的任性,其實背後存在著必然,這是全球化的副作用。正是憑借全球化的大潮,華為從立足國內到開拓國外,迅速成長為世界通信領域一哥,而美國在全球化趨勢下卻並非順風順水,特別在5G時代,美國通信領域正被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設備製造廠一步一步拉開差距。
基於中美貿易的複雜環境,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就無疑成為了雙方搏鬥的犧牲品。就像去年的「中興事件」一樣,中興當時的確有小尾巴被人揪住,同時在核心科技方面又受到美國科技大廠的牽制。實際上,中興是代表中國最高科技的企業,中美之間向來不缺故事,而「中興事件」注定成為中美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節點性事件。
而在Google宣布暫停對華為服務後,經歷過「中興之痛」,國內市場缺少操作系統之殤迅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當然,一部分是悲觀主義者,對華為操作系統仍存懷疑,對Google安卓系統念念不忘;另一部分則是樂觀主義者,對華為操作系統滿懷信心,對Google安卓系統抱怨已久。
iOS和安卓之後,世界是否需要第三大操作系統?
有句古話叫「居安思危」,當然,在和平年代里很多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人被說成了神經質,有迫害妄想症。但對於一個企業,特別是立足於世界的科技尖端企業,沒有這一思維的公司基本都被歷史所淘汰和遺忘了。
十年前,在手機終端市場占據半壁江山的諾基亞因為一套操作系統毀了前程,面對安卓和iOS的雙面夾擊,諾基亞做出了這家公司史上最糟糕的一次抉擇,直接導致終端部門被砍掉。當然,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失利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它從「手機大亨」到「斷臂求生」,被世人批評最多的卻是未能洞察未來趨勢。
5月20日,Google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宣布暫停向華為提供硬件和部分軟件的服務供應,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操作系統生態供應商,Google這一決定讓外界認定華為很難喘過氣來。
然而,「華為鴻蒙」即將出世立馬打臉美國。華為這套系統不僅能夠應用於手機上,它還打通了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等多個智能硬件,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不僅如此,華為操作系統將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這一被迫啟用的「plan B」會順風順水嗎?現在全球手機操作系統被蘋果的iOS和Google的安卓瓜分,縱使微軟也只能淪為其他,華為想在這兩大巨頭中尋求夾縫生存的機會,恐怕很艱難。
技術上,iOS的內核是Darwin,最底層繼承了UNIX開發而來;安卓是基於JAVA和LINUX開發而來。IOS和Android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多次的迭代和更新,而鴻蒙如果拋開這些成熟的技術來開發出一套全新系統,在技術迭代如家常便飯的智慧型手機中,實踐問題、技術周期問題都會成為市場質疑的對象。
生態上,iOS和安卓的長期壟斷下,盡管移動互聯網催生了軟件產業的繁榮,但軟件產業鏈還是受制於平台,比如阿里的Yunos,向下完全兼容安卓,就是為了顧及軟件生態鏈。
體驗上,在智慧型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並不是沒有人向iOS和安卓發起過挑戰,恰恰相反,iOS和安卓的大獲成功,其腳下幾乎堆滿了已死的明星系統,其中不乏諾基亞(Symbian、Meego)、微軟(Windows phone、Windows mobile)、黑莓(BlackBerry OS)……
不過,這些原因並不能說明未來世界不需要第三大操作系統。
三星智慧型手機每年的出貨量依舊牢牢霸占全球榜首,其中Android系統的手機占據99%。剩下的1%就是三星的「星星之火」。只不過,這1%的希望火苗始終沒有燃燒起來,轉而被迫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2017年,與安卓和iOS的鬥爭中屢戰屢敗的三星Tizen終於獲得了一場大捷。Strategy Analytics在當時的報告中顯示,第一季度中,三星Tizen系統在全球智能手表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了19%,超過了Android Wear(18%),僅次於蘋果的Watch OS。
超越Android Wear對三星而言的確意義重大,但正視差距之後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雖然在智能手表市場上擊敗了安卓系統,但在市場份額上卻被蘋果遠遠甩開,而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三星Tizen系統只能把陣地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等消費力薄弱的地方。
三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農村包圍城市是建立在中國國情上。可惜韓國人只學到皮毛而沒學到精髓,農村路線不但要避開敵人密集的布防,還需要集結廣大勞力人民的力量。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既然華為選擇硬剛,那麼這場戰爭就一定是一場持久戰。在戰略防禦階段,美國拉攏其他國際企業和行業協會對華為實行技術封鎖,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採取金融戰,華為的業務可能還將面臨收縮的危險。
今早BusinessKorea已經報導,韓國NH農協銀行(NH Nonghyup Bank)正計劃通知KT,如果KT繼續在其銀行通信網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今年9月將不再續約。而導致NH農協銀行對華為實施禁令原因就是美國限制令。
轉向戰略防禦,依賴於國內成熟的智能終端軟硬件供應鏈和國內市場的包容度,新打造一套操作系統並非難事,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需要讓商業市場接受。
1.硬件設備商
從智慧型手機設備商來看,僅華為(19%)、小米(8%)、VIVO(7.5%)、OPPO(7.4%)四家廠商就占據了全球手機出貨的41.9%。另外,還有中興、一加、聯想、魅族等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不計入其中,而其中絕大部分如今都依賴於安卓操作系統。
在如今全球化大環境下,中美貿易摩擦勢必將長期存在。中國科技企業與美國科技企業之間的差距是客觀的,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向「美國老師」學習,包括蘋果在內的設備製造商。因此,對於國內設備製造商而言,它們也迫切希望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這條供應線上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2.軟件生態鏈
除了騰訊、阿里巴巴、360、網易等上遊開發商和開發平台,還有如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商店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平台、電信經營商的應用平台以及第三方或個人團體開發用戶等。可以說,憑借國內技術力量打造全新完全自主的操作系統並不能算技術難題。
手機系統市場已經趨近飽和,在物聯網時代或許將出現更多機會。iOS發布時,正值諾基亞的Symbian系統如日中天,很多人都認為iOS會很快死在諾基亞的鐵蹄之下,但如今數年過去,蘋果高奏凱歌,反而Symbian系統卻已經徹底消失。
3.市場包容度
中國市場對於國產化、自主化的包容度隨著「中興事件」的發酵有了很大的提升,自主自研成為科技企業新的向往標籤。國內市場一向存在「缺芯之痛」、缺少數據庫資源之痛……經歷了「漢芯」、「紅芯」事件之後,依然能看到市場對國產的信任,足以見得國內市場對待自研核心科技的包容度了。
並且,根據各大媒體報導,這款華為操作系統並非臨時抱佛腳,華為在其研發上已經投入7年的時間。爆料人更聲稱,「鴻蒙」已經在華為部分手機中得到了實踐的驗證。從最近任正非口接受採訪中也不難看出,他對這些「非戰略部署的備胎」是信心滿滿。
在新系統投放到市場初期,對於長久以來習慣了安卓或iOS的消費者,新系統必定需要市場用很長的時間來適應。而在這之前解決好安全、穩定、具備自主產權三大問題,依然可以獲得足夠的市場青睞。
4.「5G」東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5G或許就是點燃星星之火的這股東風。華為智能手表上已經在使用自研的操作系統,5G吹來,智慧型手機將不再是惟一的智能入口,汽車、可穿戴設備、web應用,甚至雲都可能成為智能時代的入口應用。因而,特定的操作系統很可能也不再適應物聯網時代,對於華為來說「鴻蒙」又未嘗不是一次機會呢?
就如同Symbian系統的滅亡,4G與5G是兩代截然不同的通信網路。4G是人聯網時代,5G是物聯網時代。如果在基於5G網路的基礎上,打造出一個統一的物聯網設備操作系統,「鴻蒙」對iOS和安卓的挑戰未必見得沒有機會。
同樣的道理,不僅是華為,在5G和物聯網驅使下,Google和蘋果這兩大操作系統巨頭也將面臨技術的新一輪迭代。而打破「孤島效應」也不應該只在設備之間,還應該在行業企業之間。
總而言之,華為「鴻蒙」挑戰蘋果iOS和Google安卓並非沒有機會,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好國內市場中的資源才是關鍵。對於「華為鴻蒙」而言,這是最糟糕的時代,當然也是最好的時代!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能否「夾縫」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