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摘要:從 1948 年開始設計,僅兩年的時間,福倫達就推出了全新的 35 毫米旁軸取景、固定鏡頭的 Vitessa 雙開門折疊相機。相對雙鏡頭相機 Superb 使用的技術,Vitessa 的旁軸視差補償技術更為簡單實用,它是通過一根拉桿,在拉近焦距時逐漸改變取景器的角度,自動補償近距離拍攝時鏡頭與旁軸取景器之間的橫向視差。

在膠片相機早已退出市場的今天,已經很少有年輕人知道福倫達這個品牌了。

但幾十年前,福倫達曾是個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著名品牌,創造過多項世界第一,有過輝煌的歷史。雖然福倫達很多巧妙的設計並沒有流行開來,但那些奇思妙想的相機卻留了下來,引來後人嘖嘖稱讚。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 60 多年前的福倫達 Vitessa 折疊型相機。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1張

01.1950 年推出,配備 Color-Scopar F3.5 鏡頭、不帶測光表的經濟型福倫達 Vitessa

另辟蹊徑的雙開門折疊相機

Vitessa 誕生在 1950 年,當時,德國相機製造業已經從戰後的廢墟重新崛起。福倫達在戰爭中受到的損失比其它德國相機公司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技術儲備使它很快恢復了相機設計和製造能力。

從 1948 年開始設計,僅兩年的時間,福倫達就推出了全新的 35 毫米旁軸取景、固定鏡頭的 Vitessa 雙開門折疊相機。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2張

02.折疊後的福倫達 Vitessa 雙開門相機

折疊相機很早就出現了,但無論是採用 135 還是 120 膠片的折疊相機,都採用一片鏡頭板向下或左右折疊的設計。

1950 年面市的 Vitessa 則另辟蹊徑,採用了左右兩片對稱鏡頭板同時開合的方式,既減小了相機體積,又保證了鏡頭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同時,它的機身頂部右側有一根可以伸出的天線般的金屬桿。通過它做到膠卷過片、快門上弦、計數等多種功能。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3張

03.Vitessa 相機的天線狀輸片桿

Vitessa 的設計思想是:拍攝者在眼睛不離開取景器的情況下,通過左右手的配合完成快速拍攝。具體講,拍攝者雙手持機,右手拇指轉動機身背部的對焦旋鈕精確對焦,左手食指按動立桿過片並為快門上弦,最後右手食指按動快門拍攝。

在不改變光圈、快門速度的條件下,兩手配合可以做到每秒一張的快速拍攝,這在當時非常先進。

即使改變焦距,眼睛也不用離開取景器。這樣的設計特別適合拍攝運動物體,在完全手動的條件下做到快速拍攝。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4張

04.拍攝時的左右手配合:左手中指按動立桿,右手拇指對焦,食指按快門

在 1950 年美國《攝影》雜誌上刊登的 Vitessa 相機廣告,上面有 Vitessa 相機的圖片和一對拳擊手比賽的照片,廣告中寫到:「漂亮的福倫達 Vitessa 能夠隨時凝固拍攝對象。

只要連續快速按動立桿,你就能拍到精美的連貫動作照片。這台小巧的 35mm 全金屬聯動測距相機能夠連續拍攝,適合於拍攝兒童、運動員、新聞事件和名人。拍攝如此簡單,只要按動高高的立桿,你就能夠過片、計數、上快門並防止重拍。Vitessa替你思考,不會錯過任何美妙的場景。」

除了設計先進,這台相機的其他配置也很給力:鏡頭是高素質的四組六片 50mm F2 Ultron 鏡頭、快門採用了當時最好的康班快速(Compur-Rapid),快門速度範圍1s~1/500s、有聯動對焦和手動視差調節裝置,全金屬機身,工藝精湛。

天線寶寶

Vitessa 相機剛推出時,人們對它充滿好奇,它真有廣告里說得這麼好嗎?要知道,這相機著實不便宜,當年價格高達 348 馬克或 159 美元!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被廣告吸引,大膽嘗試了這台雙開門、帶著高高「天線」的相機。

1950 年代中期的幾年時間里,各種型號的 Vitessa 竟然賣出了 20 多萬台,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它的奇特造型贏得了不少外號,有人根據它的兩扇小門叫它「谷倉門」,也有人根據那根立桿稱它為「燈塔」,在中國,它也有個響亮的名字:石庫門。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5張

05.呈半開狀態的兩扇鏡頭小門

「雙開門」相機的確非常少見。Vitessa機身正面的兩扇小門設計得非常漂亮,格外惹人喜愛。

閃亮的不銹鋼邊框配黑色真皮,閉合時鏡頭縮進機身,只要按動相機快門,兩扇小門就會自動彈開呈半開狀態,同時機身右側的過片桿也會自動彈出,這時稍稍用力向外扳動任意一扇小門,鏡頭就會完全彈出,進入工作狀態。

旋動機身背面的對焦旋鈕進行對焦時,兩扇小門也會由連桿帶動隨著鏡頭前後整體移動,關閉相機小門後,立桿也會縮回機身。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6張

06.小門通過連桿支架結構與鏡頭相連,隨鏡頭整體移動

這種通過折疊皮腔連接機身和鏡頭的設計使 Vitessa 在閉合後比一般固定鏡頭的 35mm 相機都要小,很容易放入外衣口袋中,非常便攜。

除了兩扇小門,Vitessa 最奇特的就是那根高高的「天線」。雖然它只能上下運動,卻能完成多種功能。

開始按下它時,首先會通過連桿觸動機身背面一個按鍵,鬆開膠片壓板,為過片做好準備;再向下按時,通過一根彈簧壓迫螺旋軸將向下的力轉化為橫向的力帶動過片齒輪和膠片軸過片,同時帶動計數器走過一格;

在「天線」下壓的過程中,會同時壓下快門上弦柄為快門上弦;在立桿回彈的過程中,會重新觸動機身背面按鍵,壓緊膠片,同時帶動鎖閉裝置,防止重復按下立桿出現空片;按動快門進行拍攝之後,與立桿連接的連桿會鬆開快門按鈕,防止重復曝光。

一個簡單的按壓動作,就能通過純機械裝置完成如此眾多功能,而且這套系統全部由可靠耐用的金屬部件組成,故障率低,維修簡單,不得不讓人佩服 Vitessa 設計者的高明。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7張

07.立桿的工作原理圖(引自英文版《福倫達相機收藏者手冊》,Terence Sheehy,第四版,2000 年)

Vitessa 相機都帶有內置的聯動對焦取景器,聯動對焦技術在 1950 年代初期已經很成熟,能夠將過去外置的對焦取景器縮小放進機身里,當時很多中高檔相機都帶有這種功能。

從 1952 年開始,Vitessa 相機又增加了自動視差調節功能。福倫達的視差補償技術一直很先進,在 1933 年面市的雙鏡頭反光相機 Superb 中就採用了非常先進的自動視差補償技術。Superb 在近距離對焦時,下面的成像鏡頭保持不動,上面的取景鏡頭會隨著拉近焦距逐漸向下傾斜,以補償被拍攝物體在上下兩顆鏡頭之間產生的縱向視差。

相對雙鏡頭相機 Superb 使用的技術,Vitessa 的旁軸視差補償技術更為簡單實用,它是通過一根拉桿,在拉近焦距時逐漸改變取景器的角度,自動補償近距離拍攝時鏡頭與旁軸取景器之間的橫向視差。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8張

08.帶有測光表、配備 50mm F2 Ultron 鏡頭的專業型 Vitessa

1950 年推出的第一代 Vitessa 相機機相對簡單,不能自動調節視差,機頂也沒有安裝冷靴,機身後蓋不能完全脫離機身,裝卸膠卷比較麻煩。在隨後幾年里,這款相機不斷改進,增加了自動調整節視差功能,後蓋也加以改進,增加了冷靴和機身掛鉤。

除了配有專業型 50mm F2 Ultron 鏡頭,又增加配備了普及型 Color-Scopar F2.8 口徑鏡頭和配備經濟型 Color-Scopar F3.5 口徑鏡頭。

1954 年開始,Vitessa 配備了應用硒光電池的內置測光表,並增加了自拍裝置。從1950 年到 1957 年,雙開門的 Vitessa 一共開發了 12 種不同機型,同時還開發了與其配套的閃光燈、皮套、濾鏡、近攝鏡等。

匆忙的改進

Vitessa 相機雖然方便實用,但是有個缺點,就是取景器很小,取景、對焦比較困難。

福倫達曾經設計出一款帶有大視窗取景器的 Vitessa 改進型,應用了同時期福倫達 Vito BR 型相機的 1:1 大視窗取景器,在 Vitessa 原來平滑的機身頂部安放了一個突出的取景器窗口,以改善取景效果。

這款相機設計並不複雜,Vito BR 的取景系統也是現成的,但是它還沒有實際生產就夭折了。因為此時僅僅改進 Vitessa 的取景器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福倫達設計團隊面臨更為緊迫的形勢,必須直面咄咄逼人的對手,對 Vitessa 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9張

09.配備大窗取景器的 Vitessa 改進型圖紙(摘自德文版《福倫達報告》第一冊,Claus Prochnow,2003 年),該相機並未真正投產

二戰後,35mm 規格膠片開始流行,以徠卡為代表的旁軸 135 相機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徠卡相機能方便地更換各種鏡頭來滿足不同場合、不同拍攝對象的需要,特別是徠卡 M 系列在 1954 年的出現,給整個 35mm 小型相機市場帶來了巨大衝擊。

徠卡 M 系列相機可以換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明亮的取景器中帶有不同焦距的取景框,超長的對焦行程能夠更精確地測距,快速扳手過片能達到每秒兩張的拍攝速度……所有這些指標都超過了 Vitessa。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10張

10.固定機身配備 Color-Scopar 50mm F2.8 口徑鏡頭的 Vitessa T 型

另外,以徠卡為首的眾多競爭者已經有了規格齊全的鏡頭群, Vitessa 如何能夠迎頭趕上?於是,讓 Vitessa 能夠換鏡頭成了當務之急。

1956 年,能夠更換鏡頭的 Vitessa T 型相機終於面市,最大改變是將原有的雙開門伸縮皮腔設計改為固定機身設計,其它部分幾乎沒做任何改變。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11張

11.Vitessa T 相機只能使用特制的 4 款鏡頭

它能使用 4 只特制的不同口徑和焦距鏡頭:35mm Skoparet F3.4、50mm Color-Skopar F2.8、100mm Dynaret F4.8和135mm Super Dynaret F4。

但是,匆忙應戰的福倫達來不及對 Vitessa T 的取景器再做出相應改進,不得不用外接取景器來滿足不同鏡頭的取景要求。僅從這一點上看,Vitessa T 一開始在技術上就落後了徠卡 M 系列一大截。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12張

12.Vitessa T 相機不使用標準鏡頭時,只能用外接取景器取景

短暫的生命

丟掉了雙開門設計的 Vitessa 同時失去了原來優雅的身段,原本纖細的機身像增加了一個突出的肚腩,加上鏡頭後變得體態臃腫,沒有了便攜的優勢。

與同類相機比較,除了那根立桿再也沒有什麼其它特色。為了做到能夠換鏡頭的目標,它失去了太多。

被動地變革自然效果不佳,Vitessa T 型只生產了 42000 台,與雙開門機型相差甚遠。更要命的是, Vitessa T 與福倫達自家至尊系列(Prominent System)「撞機」了。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科技 第13張

13.雙開門的 Vitessa 與 Vitessa T 型的比較

福倫達至尊系列相機從原型機開始,就是能換鏡頭的旁軸相機,1950 年面市後逐漸完善,鏡頭和配件都很豐富,並且已經有了自己忠實的用戶群。

Vitessa T 與至尊系列在鏡頭焦段上是完全重復的,但是兩個不同系列的鏡頭因接口不同而不能互換,給福倫達用戶造成了選擇困擾。已經擁有至尊型相機的用戶基本不會購買 Vitessa T,因為他們必須重新購買鏡頭。

在繼續開發新一代機型時,福倫達面臨著痛苦的抉擇:兩個系列中不得不放棄一個。最後,開發較早、相對成熟、更受用戶喜愛的至尊系列得以保留。而 Vitessa 系列,包括雙開門的所有型號和固定機身的 T 型都在 1950 年代末停止了生產。

到 1960 年代末期,Vitessa 的名字又被重新啟用,不過新相機已經完全是另外的模樣了。

盡管倉促應戰,但福倫達憑著深厚的技術功力,在 1959 年就推出了帶有快速過片扳手和大取景器,取景器內同樣帶有不同焦距內框的福倫達至尊Ⅱ型(Prominent Ⅱ)相機,其配套鏡頭素質也不遜於徠卡 M 鏡頭。

可惜,它沒能改變福倫達可換鏡頭旁軸相機的命運,只生產了幾千台就停產了。在徠卡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福倫達選擇了退卻,從此再也沒有開發過新的可更換鏡頭旁軸相機。

>經典相機|天線寶寶——福倫達 Vitessa 相機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