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外貿人熱議核心:阿里國際站到底還能做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現在的阿里巴巴已經不是2011或2013年左右的阿里巴巴,近幾年阿里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遊戲規則徹底變了;以前只要批量堆積產品關鍵詞,瘋狂發布產品,積累產品數量,就可以得到很不錯的流量,進而得到很多詢盤,而改革後的阿里主流趨勢就是P4P,燒錢拿詢盤。

對於絕大多數B2B平台來講,流量是王道,沒有流量,就沒有詢盤。於是大多數人都會拼命的燒錢做流量,然而流量是有瓶頸的,你的錢也是有數的。

如果你只是花錢開了一個幾萬塊的基本帳號甚至說是租用一個子帳號,想要不燒P4P,或者少燒錢,試試水,基本上都是給別人墊底的,等於是拿錢扔著玩,沒有太大意義,即便是現在燒錢玩P4P的都未必得到多少流量或多少有質量的詢盤,你指望一個基本帳號能做什麼?

很多人聽了阿里銷售的推薦,說你的某個同行公司在阿里開三四個、甚至八九個、甚至更多阿里平台,效果不錯,收益頗豐,你看人家現在的規模那麼大,於是聽信了的人回去就瘋狂充錢燒P4P,到最後,很多人恐怕連成本都收不回!

先不說銷售口中的公司是否真實存在,單說公司規模,那是人家自己一步一個坑踏出來的,並不是因為投了阿里平台才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說瘋狂投資平台才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這簡直就是偷換概念。

並不是否認阿里的價值,這麼大的平台,存在必然是有原因的,只是告訴你,想要不怎麼投錢就在阿里上吃肉,這是不可能的,持續海量燒錢的,流量都跑到人家那里,收到高質量大客戶也不足為奇了,但是有幾個小公司能扛得住這麼造?

而且現在在做阿里的人應該心里都很清楚,現在的阿里越來越趨向C端發展,越來越像天貓,很多都是非常小的小訂單!換做其他B2B平台,是一個道理,花錢未必就能得到多少詢盤或客戶,我們需要學會平台以外的客戶開發能力,才能夠綜合穩步發展。

還有現在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公司連官網都不做了,就拿阿里店鋪當官網,覺得平台就花費數萬了,再花幾千做個網站沒必要。

單一依靠平台做外貿,你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想辦法提高流量,因為有流量才有詢盤,你如果不燒P4P或者砸錢太少,自然沒多少流量,沒流量就代表不會有詢盤,沒詢盤就不會有訂單,所以,別說肥肉,恐怕連肉湯都喝不到!

如果想要低成本穩步發展,除了平台,還可以參加展會(當然展會成本最低也要數萬了,也不低),最好還要學會自主開發(基本上零成本,問題是,沒幾個人會,現在大多數外貿業務員都是淘寶式客服,脫離阿里巴巴平台,什麼也不會)。

當然,還有一條路,就是產品官網+SEO+SNS,通過自主引流來獲取詢盤,這個和Google開發是不衝突的。

所以,問題的本質並不是阿里還有沒有用,值不值得投資,而是你自身的能力是否允許你擁有更多別的選擇;阿里並非不能做,而是看你到底有多大本事或者多少資金,公司的經營成本和後期收益是否匹配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再說一個問題,平台不是萬能的,不要完全把沒有訂單怪到阿里巴巴這個平台的頭上,就像為什麼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外貿業績卻越來越差,面臨倒閉?!一文提到的,即便你能夠通過平台獲取很多詢盤,但是如果自身談判能力和引導能力太差,一樣無法拿下訂單,做到詢盤到訂單的轉化,外貿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尤其是與客戶的訂單談判環節。

如果預算充足的話,阿里巴巴是可以做的,因為多一條路,多一個機會,但是不要完全被綁死在平台上,現在很多是看不慣還逃不掉, 離不開的狀態!尤其是阿里培訓活動,參加過的人應該都很清楚「洗腦」的威力,基本打完雞血,回去就是充錢,所謂的「講師」講的東西什麼水平,聽過的人也應該很清楚,只有老板們還樂在其中,雞血其中,深信不疑。

但是與其天天在平台發產品,燒錢,堆積關鍵詞,不如再多走一條路,就是我上面建議的,做個官網,然後去用心經營,去做好優化和推廣,再通過SNS和SEO引流,來獲取詢盤,效果更好,比你在任何平台引流量、轉化率都會更高。

當然,平台,官網都是比較被動的開發方式,比較主動的,就是上面講的SNS、展會以及Google開發了。

然而Google開發並不是字面這麼簡單,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詞組會誤以為Google開發就僅僅是通過Google去搜尋客戶,開發客戶,其實並不是這樣的,Google只是其一,Mike口中的Google開發涉及面很廣,除了基本的Google搜尋,還會涉及到海關數據,領英等等多重調查分析,定位開發,是一個複雜但是系統化的綜合能力。(來源:Mike外貿說)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